例句
1.每到冬天,这些大雁都会飞到温暖的地方栖居。
2.每一片土地上都栖居着不同的生物。
1. 亦作“栖居”。栖息寄居。
引
1. 其中香桂成林,气清烟澄,桂父县人也,栖居此林。
北魏
《水经注·温水》
郦道元
2. 〔刘夔〕一旦上章解组,径入武夷山,栖居遐想,日俟仙去。
宋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
吴曾
3. 最初发现这种动物,是在四川的宝兴县,栖居在山上的竹林里,后来在四川另一些地方的竹林中也捉到过。
《竹的故事》
杨宪益
4. 要研究湖泊水生物,主要是研究湖水中动、植物和生物群的栖居问题。
《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19期
“栖居”一词在汉语中具多重含义。基本意思是栖息或寄居,通常用于描述动物或人类在某一地方安定居住的状态。具体来说,“栖表示停留、栖息,而“居”表示居住、定居。这种状态不仅涉及物理上的占据,还可能涉及到精神上的安顿和心灵的归属感。
在哲学领域,特别是海德格尔的哲学中,“栖居”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海德格尔认为,栖居不仅仅是物理的占据,而是与历史本质和诗意理解相联系的,他称之为“诗意栖居”。这种栖居方式强调人与世界、历史、文化和信仰的深刻联系,体现了人类存在的本质。
此外,海德格尔还指出,栖居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它通过筑造来实现,筑造即栖居,栖居即筑造。这种观点认为,栖居是终有一死者在大地上自由逗留的状态,强调了人在世界中的位置和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诗意栖居”也常被提及,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哲学。这种思想主张通过建筑和空间的设计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栖居”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解释,既可以指简单的物理居住,也可以指一种更深层次的精神和文化状态。在现代语境中,它还涉及到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海德格尔关于“诗意栖居”的具体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栖居的本质与诗意的关系: 海德格尔认为,栖居不仅仅是对住所的占用,而是包含了筑造、劳绩等行为,这些行为构成了栖居的基础。作诗是栖居的前提条,它将人带向大地,使人归属于大地,从而进入栖居之中。栖居可以是诗意的基础,但诗意只能作为栖居的装饰品或附属品,不能替代栖居成为人类生活方式的全部。
诗意栖居的审美意义: 海德格尔强调,诗意栖居是一种以审美的人生态度在大地上居住的方式。这种境界超越了至高的世俗人生审美,触及了宗教精髓所启迪的禅境至地——“明心见性、“中道无为”。他提出“栖居本质上是诗意的”,归家就是诗意地栖居。
诗意栖居与术理性的批判: 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统治一切的时代使得世界的一切成了技术的“物”,人、自然统统落入了技术的“座架”之中,即是艺术也不能幸免。因此,他主张应当以诗的语言重新寻找存在的依托,学会“倾听”,并进入高层次的真修实悟的参禅修炼状态,以达到无执无住、无分辨心的境界。
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 海德格尔认为,诗意栖居是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而诗意的存在让栖居变得更加丰富和自由。他指出,如果人作为筑居者仅耕耘建屋,由此而羁旅在天穹下地上,那未人并非栖居着。仅当人是在诗化地承纳尺规之意义上筑居之时,他方可使筑居为筑居。
诗意栖居的艺术哲学: 海德格尔把艺术——诗当作一种生存方式,也即诗意地栖居:“作诗首先让人之栖居进入其本质之中。作诗乃是原始的让栖居。”这就将艺术和审美视为一种自由的生存方式,它回归了存在,而不仅仅作为真理的显现。
在中国文化中,“诗意栖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活哲学,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彼此相互依存和影响。这种思想认为,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例如,《周易》中包含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倡导把天地万物与人类道德紧密联系起来。
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等建筑形式,通过庭院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设计,使得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一,营造出通透酣畅的居住体验。这种设计不仅满足了物质需求,更强调精神层面的满足,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山水诗画的意境: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诗和山水画表达了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实现了心灵的皈依。这些作品展示了中国人追求自然本性和诗意栖居的理想境界,如宋代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描绘了可居可游之境,表达了理想居住之境的优美宜人。
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儒家以“和”为美,特别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道家则强调道法自然,追求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这些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诗意栖居”的核心理念。
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议程,旨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正是为了摆脱环境困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科学回答。
“诗意栖居”在中国文化中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精神愉悦。
在现代语境下,栖居的概念对人们追求生活品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栖居不仅仅是满足基本居住需求的住所,而是被视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体现。栖居强调人与空间的交织和非流动状态,这与现性带来的流动性特征形成了鲜明对比。
现代人对栖居的追求不仅限于物理空间的舒适度,更注重精神层面满足。例如,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使得人们对身心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希望在居住环境中找到呵护健康、放松身心的空间。这种追求反映了人类返璞归真的人文需要,也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
海德格尔认为,栖居的真正困境不在于住房匮乏,而在于人是否懂得栖居的本质。他指出,栖居使自身显现为“诗意”,并强调终有一死者必须重新去寻求栖居的本质。这种观点促使现代人在面对技术性栖居方式时,更加注重精神家园的构建,以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此外,现代居住空间的演变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从功能到审美再到质感,居住空间的进化反映了人类返璞归真的人文需要现代人在房屋最原始的需求上开拓了更多文明,追求诗意栖居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栖居的概念在现代语境下对人们追求生活品质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不仅关乎物理空间的舒适度,更强调精神层面的满足和自我存在的意义。
栖居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居住环境的物理形态上,还反映在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中。
从居住环境的物理形态来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居住建筑有着各自独特的设计和功能。例如,Tzeltal社区使用当地材料建造的传方形房屋,而Maya地区男性负责建造房屋,这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居住建筑的重视程度和建造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原始聚落的起源与穴居巢居两种古老的居式有关,这两种居式经过长期融合,形成了中国居式建筑的“土木”传统。而在游牧民族中,如蒙古族和哈萨克族,他们的帐篷是典型的居形式,便于搭建、拆卸和搬迁。
从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来看,不同文化中的居住方式也体现了各自的社会组织和文化信仰。例如,柏迪厄的研究揭示了柏伯尔人居住空间中光与暗的划分,反映了他们对男女关系的社会信仰。在中国,农家院子不仅是物质生存的问题,更是精神和社会生活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而在德国农村,保留了原始本土文化的自由奔,与母系自由的理念相呼应。
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来看,不同文化中的栖居不仅仅是居住的问题更是精神追求和文化传承的问题。海德格尔认为,栖居可以用诗意作为某种基础,诗意让栖居变成了人类的某种生活。现代人的居住形式分为定居和游居两种,而诗意栖居作为一种高端游居方式,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外,定居生活和游牧生活虽然都可能涉及农业、畜牧业或狩猎采集,但它们之间也存在重要差异,如游牧生活限制人口增长,倾向于平等主义,而定居生活则鼓励人口增长,依赖较少的食物来源,倾于社会阶层化。
总之,栖居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形式差异显著,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居住环境的物理形态,还反映在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中。
在哲学和建筑学中,栖居与筑造之间的关系被深入探讨并应用于多个领域。海德格尔在其著作《筑·居·思》中提出了栖居与筑造的辩证关系,认为筑造不仅是栖居的手段,更是栖居本身。他指出,栖居是终有一死的人在大地上存在的方式,而筑造则是通过保养生长和建立建筑物来实现这一过程。
栖居的基本特征是保护,它贯穿整个栖居范围,使一切事物保持在本质之中。栖居者拯救大地,接受天空,期待诸神,并护送终有一死者至死亡的本质。居通过在物中保藏四重整体的本质来实现对四重整体的四重保护。文章以桥为例,说明筑造归属于栖居,桥不仅连接河岸,还使河岸成为风景带的一部分,为有一死的人提供道路。
此外,建筑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让栖居”现象,它不仅提供住所,还赋予栖居本质烙印。建筑通过筑造这一过程,将天、地、神、人等元素融入场地中,创造出四重整体的空间设置。筑造的本质在于让栖居进入其本质之中,并为这种本质提供住所。
海德格尔还提出,人并不是人形物,而是终有一死的此在,这个此在可以思考为打开了一个空间(场域),这个空间自行开展,万物以自身之呈现撑开这个空间(林中空地),而这就是天地神人之呈现,聚集于物”。海德格尔认为,一旦我们提出问题,我们就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而这也正是真正的思,思就是与可思之事合,“首先必须学会栖居”,去思“无家可归”,因为,“无家可归状态乃是把终有一死者召唤入栖居之中的唯一呼声”。
栖居与筑造之间的关系在哲学和建筑学中被理解为相互并存、目的与手段的关系。栖居是存在的基础,筑造是栖居的物质载体,而建筑物则是栖居与筑造的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