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好像喝醉了一样,趔趄着走进了家门。
2.这个袋子很重,他趔趄了几下,没扛起来。
1. 身体摇晃,脚步不稳。
引
1. 不觉的身趔趄,不觉的醉模糊。
元
《后庭花》第二折
郑廷玉
2. 〔凤姐〕扬手一下,打的那丫头一个趔趄,便蹑脚儿走了。
《红楼梦》第四四回
3. 猛地一起身,没站住脚又趔趄了两步,倒在座椅上。
《红旗谱》二
梁斌
1. 进退不定,畏畏缩缩。形容尴尬的样子。
引
1. 老婆子讨得没趣,只得趔趄着退到后面。
《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
2. 那十五六岁的,却立住,不好意思坐。老残就脱了鞋子,挪到炕里边去盘膝坐了,让他好坐。他就侧着身,趔趄着坐下了。
《老残游记》第十二回
3. 只得站在书房门口趔趄着,欲进不进。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
“趔趄”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iè qie”,意指身体摇晃,脚步不稳,行走时身体歪斜或站立不的状态。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因失去平衡而东倒西歪的情况,可能由外力、身体虚弱、醉酒等原因引起。
“趔趄”最早见于元代郑廷玉的《后庭花》中,描述了醉酒模糊的状态,并在《红楼梦》、《红谱》等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用来形容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站立不稳或跌倒的情景。此外,“趔趄”也可以用来比喻面对突发事件或困境时,心理和行动上不知所措、步伐不稳的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趔趄”不仅用于描述行走时的不稳定状态,还可以用来形容进不定、畏畏缩缩的状态。例如,在《官场现形记》中,有描述老婆子因尴尬而趔趄着退到后面的情节。
“趔趄”是一个中性词汇,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主要用于形容身体摇晃、行走不稳的情况。通过理解这个词语的出处和用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其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的应用。
在古代文学中,“趔趄”一词常用来形容身体摇晃、行走不稳的状态。以下是几个具体的用例:
“趔趄”一词的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作品中。趔趄的拼音是liè qie,意指身体因某种原因歪斜,脚步不稳。该词出自多个古代文学作品,包括元代廷玉的《后庭花》、《红楼梦》、梁斌的《红旗谱》、《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以及《文明小史》。这些作品涵盖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学风格,显示趔趄一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使用和演变。
从我搜索到的资料来看,趔趄一词在古代文学中的使用表明了其作一种描述身体状态的词汇,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随着时间的推移,趔趄一词可能经历了从特定文学作品到更广泛语言环境的传播和演变过程。
在现代汉语中,“趔趄”除了描述身体摇晃外,还可以用来形容疑惧不决、犹豫观望的样子,如想前进又不敢前进。此外,“趄趄”在方言中还表巧避、躲避的意思。
“趔趄”、“踉跄”和“蹒跚”都是用来形容行走不稳的词语,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和联系。
出处:《红楼梦》第二十四回中有相关描述:“两个人共提着一桶水,一手撩衣裳,趔趔趄趄,泼泼撒撒的样子。”
踉跄: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回:“头重脚轻,对明月眼红面赤;前合后仰,趁清风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摆摆摇摇回寺去,如出水之龟。”
蹒跚:
“趔趄”在不同方言中的表达方式和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可以看到“趄”字在多个语境下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趄”字的基本词义包括行不进的样子、阻隔、倾斜、翘起、斜靠等。这些含义盖了行走不稳、犹豫、欲行又退、脚步歪斜踉跄等多种状态。
方言用法:
在方言中,“趄字有特定的用法。例如,在昆明方言中,“趄”字指把屁股翘起。这表明方言中的“趄”字可能与身体姿态有关,而非行走状态。
成语中的应用:
在成语“趔趔趄”中,“趄”字被用来形容身子歪斜,行路不稳的样子。这个成语在《红楼梦》中也有出现,描述了两个人提着一桶水,一手着衣裳,趔趔趄趄的情景。
其他含义:
综上所述,“趄”字在不同方言中的表达方式和含义存在差异。在普通话中,“趄”主要与行走不稳、身体姿态有关,而在方言中可能有更具体的用法,如昆明方言中的翘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