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拘禁的意思

jìn

拘禁

拼音jū jìn

1.拘禁常用意思: 拘捕并暂时监禁。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囚禁 , 拘留 , 拘押 , 关押 , 扣押 , 羁押 , 拘系 , 看押
反义词 释放 , 开释

例句 1.这个人因涉嫌制假售假,已被公安机关拘禁。
2.那个驾车肇事且逃逸的司机已被拘禁起来了。

拘禁引证解释

1. 关押;逮捕监禁。

1. 将我一顿毒棒,拘禁在监。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2. 〔象〕自东长安门伤人之后,全行拘禁,不复应差,三二年间,饥饿殆尽矣。 清 《燕京岁时记·洗象》 富察敦崇
3. 现查有在红十字会李凤镕诸人勾结革党,宜早拘禁。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军谘府致内阁函》
4. 他本来是一个出名的游闲好手,染有某种嗜好,曾经因为一家大商店失窃案的嫌疑,被拘禁了三个月。 《古城的忧郁》 王西彦

2. 拘束;限制。

1. 不成闲愁厮拘禁,恋香衾。 元 《小桃红·闺思》曲 乔吉
2. 时焦赞路途辛苦,到官两日,亦不觉得,连住了几日,拘禁得慌。 《杨家将》第十八回
3. 约束拘禁,不畅其天,明者转昧,智者转愚,且勿谓顽耍无益也。 清 《壶天录》卷中 百一居士


拘禁是什么意思

“拘禁”一词在中文中通常指限制或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使其无法自由开特定的空间或区域。拘禁可以是通过各种手段实现的,包括行政拘留、刑事拘留等。拘禁的法律定义涉及将人限制在由施加者设定的界限内,无论拘禁的时间长短,只要达到一定期限,即可构成责任基础。

拘禁不仅限于直接限制身体活动,如捆绑,也包括间接限制,例如将人监禁于特定场所,使其难以离开。拘禁的手段可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比如通过羞耻心使他人无法离开。拘禁行为若由国家执行,则需有法律依据,否则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

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拘禁通常由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依法进行,例如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拘留和逮捕措施。拘禁的目的在于保障社会秩序和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拘禁行若未经过合法程序,如未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批准,即为非法拘禁,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8条中有明确规定。

禁在历史上和现代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如《大宋宣和遗事》和《京本通俗小说》,拘禁常被用来描述人物被限制自由的情景。此外,在现代法律实践中,拘禁还可能涉及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强制措施。

拘禁是一种法律上对人身自由的限制措施,其合法性需依据法律规定执行。非法拘禁是一种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拘禁不同国家的法律定义和执行标准是什么?

拘禁在不同国家的法律定义和执行标准存在显著差异。以是一些主要国家在拘禁方面的法律定义和执行标准:

  1. 美国
  2. 在美国,非法拘禁罪被定义为违反他人自由的行为,并通过被迫胁迫、欺骗或强制而得以实施。该罪行被视为重罪,可判处长达30年的监禁或死刑。
  3. 监禁通常指的是法院对犯罪行为施加的刑事判决,包括因犯罪或违反缓刑或假释条件而被监禁。第八修正案禁止残酷和不人道的惩罚,要求监禁条件达到一定的基本标准,如提供足够的医疗护理、营养、锻炼和宗教实践的 access。

  4. 日本

  5. 在日本,非法拘禁罪被定义为非法拘禁、绑架或虐待他人,且必须是以非法手段实现的。该罪行被定为刑事罪,最高可判处10年的监禁。
  6. 日本的羁押制度较为严格,羁押是逮捕的后续程,由法官或法庭决定。羁押通常在审判前进行,以确保被告人的出庭和审理。

  7. 中国

  8. 在中国,非法拘禁罪被定义为违反他人自由的行为,但必须有证据证明被告人实施此行为的目的是为了敲诈勒索、报复他人或其他不法目的。该罪行被定为刑事罪,最高可判处15年有期徒刑。
  9. 中国的拘留制度包括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和刑事拘留的不同类型和程序。拘留者被称为“被拘留人”,在某些情况下,如在反恐行动中,拘留期限可能长达90天。

  10. 欧洲国家

  11. 在许多欧洲国家或地区,如丹麦、比利时、希腊等,逮捕和拘留是一短时限的限制被告人人身自由的临时性措施,通常是羁押的前置程序。羁押是逮捕的后续程序,由法官或法庭决定。
  12. 荷兰法中,根据强制措施的条件不同,分为拘留、逮捕、羁押三种。决定拘留、逮捕的权力由检察官行使,而决定羁押的力在于法院。

  13. 其他国家

  14. 在其他国家或地区,如葡萄牙法中,逮捕是一种临时性的措施(不能超过48小时),所以理论上不被视为强制措施,只有羁押才是剥夺人身自由的措施。
  15. 在一些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监禁条件可能较恶劣,个人还经常被剥夺许多基本人权。

如何区分合法拘禁与非法拘禁的具体标准?

合法拘禁与非法拘禁的具体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区分:

  1. 法律授权与程序:合法拘禁通常由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法定职权和程序下执行,如逮捕、拘留等。非法拘禁则可能是个人或组织未经授权,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限制他人自由。

  2. 拘禁时间: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之一是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如果拘禁时间较短,可能不构成犯罪。

  3. 行为方式:非法拘禁可能涉及绑、殴打、侮辱等恶劣手段,而合法拘禁则应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手段。

  4. 目的与动机:非法拘禁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勒索财物或满足不法要求,而合法禁通常是基于法律授权和正当程序。

  5. 结果严重性:如果非法拘禁导致被拘禁人重伤、死亡或精神失常,应予以刑事追究。合法拘禁则不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

  6. 次数与对象:多次非法拘禁或对无辜者进行拘禁的行为更可能被认定为非法拘禁罪。

  7. 自愿同意:在某些情况下,如公民逮捕,如果存在自愿同意的情况,可能被视为合法拘禁。

在现代法律实践中,拘禁措施对人权的影响有哪些案例研究?

在现代法律实践中,拘禁措施对人权的影响可以通过多个案例研究来探讨。以下是一些相关的案例和研究:

  1. 移民拘留
  2. 根据Kiera Burns的研究,移民拘留对人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寻求庇护者和难民。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还削弱了人的尊严。例如,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移民拘留已成为一种常规做法,尽管存在一些改革措施,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来确保人权得到保护。

  3. 刑事羁押

  4. 在中国,刑事诉讼法虽然在立法上强调了“加强制约,保障人权”的精神,但在司法实践中,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仍然存在过多过滥的现象。例如李洪元被羁押251天的事件显示了司法机关在使用刑事羁押措施时可能的滥用问题。这种滥用不仅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还可能导致长时间的羁押,从而严重侵犯人权。

  5. 非法拘禁

  6. 非法拘禁罪的案例分析表明,这种行为严重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例如,张某、李某等人因经济纠纷非法拘禁王某,导致其遭受身体和精神伤害。法对此类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日益加大,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7. 监禁犯罪

  8. Reeti Tripathy的研究指出监禁犯罪是对个人自由的无正当理由的侵入,包括在警察看守期间遭受的虐待和折磨,这些行为严重侵犯了人权。印度最高法院通过解释法第21条,发展了人权法,保护囚犯的人格尊严权利,并坚决反对警察暴行和酷刑。

  9. 监禁死亡

  10. 监禁死亡是一个全球性的人权问题,涉及对生命权的严重侵犯。例如,孟加拉国、美国、伊拉克、阿富汗和牙买加国家都有监禁死亡的案例,这些死亡往往是由于虐待、掩盖、种族主义和忽视等原因造成的。国家有责任保护公民的生命权,监禁死亡应受到调查,否则将构成违法行为。

  11. 单独监禁

  12. 单独监禁被视为一种违反自由权利的行为,且可能对囚犯的心理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Guantanamo Bay监狱中,Abu Zubaydah被关押在一个棺材大小的盒子里,这种做法被认为是酷刑。单独监禁不仅增加了监狱内的暴力行为,还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这些案例表明,在现代法律实践中,拘禁措施对人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对个人自由的剥夺、心理和身体健康的损害以及生命权的侵犯。

拘禁的历史演变其在社会秩序维护中的作用是什么?

拘禁的历史演变及其在社会秩序维护中的作用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首先,拘禁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在美索不达米亚和埃及文明中,早期记录显示了拘禁作为惩罚形式的存在。在中国,监狱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夏朝,当时称为“夏台”。

在欧洲,拘禁的使用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在16世纪和17世纪,监狱主要用于暂时关押罪犯,而非作为长期惩罚的手段。然而,到了18世纪,随着理性改革者的推动,监狱开始被用于改造罪犯,并强调孤独对悔改的重要性。这一时期,监狱的功能逐渐从单纯的惩罚转向教育和再社会化。

到了19世纪中叶,监禁取代了死刑,成为最严重的罪行的主要惩罚手段。监狱数量增加,并开始注重改善囚犯的生活条件和提供教育项目。例,在爱尔兰,监狱进行了进一步改进,囚犯在释放前需经过隔离、工作项目和“中间监狱”三个阶段。

现代监狱系统则更加多样化,不仅关注囚犯的安全,还通过分类和安全措施来管理囚犯。年轻囚犯通常被单独关押,以加强治疗和矫正。监狱的成功在于实现了隔离罪犯和惩罚犯罪的目的,但个人康复的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拘禁在社会秩序维护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威慑作用:拘禁通过将罪犯隔离在特定场所,减少了他们次犯罪的可能性,从而起到了威慑其他潜在犯罪者的作用。

  2. 再教育和改造:现代监狱系统强调对囚犯进行教育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再犯率,也促进了社会的整体稳定。

  3. 公共安全:拘禁有时也被用作保护公众安全的手段,对被认为对社会构成威胁的人进行监禁,以防止进一步的犯罪活动并保护社区。

然而,拘禁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例如,拥挤、医疗保健不足和囚犯间的暴力等问题仍然存在,并且需要持续的改进和辩论。此外,长期监禁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离,这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监狱管理中得到重视。

总之,拘禁的历史演变反映了社会对犯罪行为态度的变以及惩罚方式的逐步人性化和理性化。

非法拘禁的法律后果和国际法上的处理方式有哪些?

非法拘禁的法律后果和国际法上的处理方式如下:

法律后果

  1. 刑事处罚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8条,非法拘禁罪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3. 如果在非法拘禁过程中存在殴打、侮辱等恶劣情节,法律将对此予以从重处罚。
  4. 若非法拘禁行为导致被害人重伤或死亡,犯罪者将面临更严厉的刑事处罚,如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甚至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5. 民事赔偿

  6. 非法拘禁的损害赔偿主要关注自由丧失的损失,有时还包括因拘留导致的恐惧和焦虑。
  7. 受害人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经济赔偿。

  8. 其他法律后果

  9. 对于拘禁时间短且没有严重后果的情况,可以通过民事途径解决,要求对方道歉、赔偿损失等。
  10. 对于拘禁时间长、后果严重的情况,应立即报警,让警方介入调查取证,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最终由法院依法判决。

国际法上的处理方式

  1. 国际公约与机构
  2. 国际社会为打击非法拘禁罪做出了努力,包括通过签署相关公约和设立专门机构来应对这一问题。
  3. 美洲人权法院(IACHR)和人权委员会裁定,任意拘禁定义为依据非律程序或与个人自由和安全相悖的法律原则进行的拘禁。

  4. 国际法框架

  5. 国际法中,非法拘禁被视为任意行为而非犯罪,具体法律形式由各成员国自行确定。
  6. 人权宣言明确出,任何人不得任意拘留,美国权利与义务宣言强调个人的自由不得在未遵循既定法律程序的情况下被剥夺。

  7. 国际社会的努力

  8. 尽管国际社会宣布保护所有人免受非法拘禁并包含这些原则的重要性,但公约并未对国家法律义务施加任何压力,公约的价值仅限于学性。
  9. 建议国家应立即加入保护所有人免受非法拘禁的国际公约,作为打击这种罪行的第一步和基础,寻找有效途径和实施措施来约束国家遵守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