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逮捕的意思

dài

逮捕

拼音dài bǔ

1.逮捕常用意思: 抓,捉拿罪犯。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拘捕 , 捉拿 , 抓捕 , 缉捕
反义词 释放
例词逮捕令

例句 1.那个在逃的通缉犯已经被警察逮捕了。
2.直到被逮捕,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也跟着犯了法。

逮捕引证解释

1. 捕捉;捉拿。

1. 其后人有上书告勃欲反,下廷尉,廷尉下其事长安,逮捕勃治之。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2. 望之大臣……不奉法自修,踞慢不逊攘,受所监臧二百五十以上,请逮捕系治。 《汉书·萧望之传》
3. 上海解放以后,伪工会理事长逃到川沙,给上海市公安局逮捕回来法办了。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七 周而复


逮捕是什么意思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院依法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发生社会危险性,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逮捕是一种最严厉的刑强制措施,通常在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且有必要进行羁押的情况下实施。

逮捕的适用条件包括:(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的刑罚;(3)有逮捕的必要,即不采取逮捕措施不足以防止社会危险性。逮捕的程序通常由检察机关审查批准,确保逮捕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逮捕的本质是一种程序保障措施而非实体处罚手段。其主要目的是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非直接打击犯罪。在国际上,逮捕制度到高度重视,各国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均有明确规定,以防止随意逮捕和滥用权力。

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关于逮捕的国际法律标准的具体问题。虽然有几篇文献提到了国际法律文件和各国法律中关于逮捕的规定,但这些文献并没有详细列出具的国际法律标准。例如, 提到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9条、《非洲人权宪章》第6条、《美国人权公约》第7条和《欧洲人权约》第5条等国际公约中的相关规定,但没有具体说明这些条款的内容。此外, 提到了《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中的逮捕程序,但也没有详细描述这些程序的体内容。

因此,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关于逮捕的国际法律标准的具体问题。

如何确保逮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确保逮捕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

  1. 证据充分:在逮捕前,公安机关必须充分搜集证据,确信被抓捕人员有违法行为,并掌握足够的证据予以支持。这包括确凿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犯罪对其社会危险性进行评估,如可能再次犯罪等。

  2. 法律依据:逮捕的合法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71条和第73条。执法机关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逮捕措施,但需要满足以下必要条件:

  3.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符合构成犯罪的要件;
  4. 存在证据证明嫌疑人犯罪的事实;
  5. 犯罪嫌疑人可能会逃跑、毁灭证据、妨碍查等;
  6. 逮捕是必要的手段,不能通过其他方式保证侦查取证的顺利进行。

  7. 审查批准:前在我国只有检察院享有批捕权,对于任何公民的逮捕,除法院决定逮捕或者检察院对自侦案件的决定逮捕的以外,必须经检察院批准。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做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

  8. 程序规范:逮决定由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公安机关需向同级人民检察院提出逮捕申请,并附具我搜索到的资料。逮捕决定的执行是最终环节,公安机关必须严格遵法律规定,确保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9. 通知家属: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后,请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批准或决定逮捕的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在24小时之内进行讯问。对于发现不应当逮捕的,应当变更强制措施或者立即释放。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在24小时以内将逮捕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通知被逮捕人的家属或所在单位。

  10. 社会危险性评估:在具备证据条件和刑罚条件的前提下,要审查必要性条件,进一步健全社会危险性评估机制。对于严重危害家安全、严重侵犯人身权利、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等犯罪,该逮捕的要坚决逮捕。

  11. 司法监督:人民检察院肩负着监督逮捕行为合法性的重要职责,确保逮捕的决定是基于充分的证据和合法的理由。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也会对逮捕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和确认。

  12. 解除或变更逮捕:如果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备了解除或变更逮捕条件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应当解除或变更逮捕,以切实维护被逮捕人的合法权益。

在不同国家中,逮捕的适用条件有哪些差异?

在不同国家中,逮捕的适用条件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实质要件和形要件上。

实质要件

  1. 美国
  2. 有证逮捕:必须存在“合理据”相信发生了犯罪,并且拟逮捕的嫌疑人实施了这一犯罪。这是批准逮捕的关键。
  3. 无证逮捕:重罪的无证逮捕要求警员有“可能性原因”相信被捕者已经实施了某种重罪行为;而轻罪的无证逮捕各州规定不同。

  4. 德国

  5. 德国的逮捕条件比美国更严格,需要在“紧急情况”下方可适用。

  6. 法国

  7. 法国的逮捕适用于三种情况,分别相当于我国的拘传、扭送和一般意义上的有证逮捕。

  8. 英国

  9. 英国分为有证逮捕和无证逮捕。无证逮捕不规定任何条件,任何人可以无证逮捕正在实施或者有正当理由怀疑其正在实施可捕罪的人。

  10. 日本

  11. 普通逮捕的条件是“有相当的理由足以怀疑犯罪嫌疑人曾经犯罪”;现行犯逮捕则没有条件限制,“任何人可以无逮捕证逮捕现行犯”。

  12. 中国

  13.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的规定,逮捕的实质要件包括: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形式要件

  1. 美国
  2. 以有证逮捕为原则,无证逮捕为例外,二者均需接受司法审查。

  3. 德国

  4. 形式要件相对宽松,可以认为是无证逮捕为主。

  5. 法国

  6. 法国的逮捕形式要件较为复杂,及拘传、扭送和一般意义上的有证逮捕。

  7. 英国

  8. 英国的无证逮捕不规定任何条件,形式要件较为宽松。

  9. 日本

  10. 日本的普通逮捕和现行犯逮捕在形式要件上有所不同,普通逮捕需要有相当的理由,而现行犯逮捕则没有条件限制。

  11. 中国

  12. 形式要件包括预先取得有权机关签发的逮捕证(或逮捕状)。

总结

不同国家在逮捕的适用条件上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和德国的逮捕条件较为严格,需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而英国和日本则在无证逮捕方面较为宽松。法国的逮捕形式多样,涵盖了拘传、扭送和一般意义上的证逮捕。中国的逮捕条件则结合了实体要件和程序要件,强调社会危险性和证据的充分性。

逮捕对犯罪嫌人或被告人的权利有哪些具体保护措施?

逮捕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权利有以下具体保护措施:

  1. 知情权:犯罪嫌疑人有权知道自己被逮捕的原因和依据。公安检察机关依法实施逮捕后,应当在短时间内告知被逮捕人逮捕的理由以及法与事实根据,并应告知其所享有的权利。

  2. 辩护权:犯罪嫌疑人有权聘请律师为自己辩护。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辩护人,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3. 保持沉默权:犯罪嫌疑人有权保持沉默,不作任何陈述。

  4. 人身安全权:犯罪嫌疑人在被逮捕后,应当受到人身安全的保护。

  5. 申请法律援助的权利:该规定使当事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从诉讼阶扩展到了侦查阶段,对维护犯罪嫌疑人辩护权有着积极意义。

  6. 当面陈述权:赋予犯罪嫌疑人当面陈述,明确规定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通过赋予该项权利,可以使相关当事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逮捕程序中。

  7. 被动会见权:修改后刑诉法明确了及时会见的权利,内容更加丰富,程序可操作性强。

  8. 暂时被释放的权利:审前羁押在我国当前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地使用,绝大多数被告人是在被羁押的状态下等待审判的。国际准则规定,对被指控人进行审前羁押应是例外而非常规的做法。应建立、完善无条件释放及释(取保候审)制度,以保证大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非羁押状态等待审判。

  9. 获得救济的权利:犯罪嫌疑人有权要求解除超过法定期限的强制措施。

  10. 在法官面前迅速出庭的权利:被捕者必须在规定时间内(通常为24小内)在法官或司法机构面前出庭,以确保独立机构审查逮捕和拘留的合法性。

如何防止逮过程中的滥用权力和随意逮捕现象?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如何防止逮捕过程中的滥用权力和随意逮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