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们在此次战役中大获全胜,俘虏敌军数千人。
例句
1.各国军队都应该对俘虏执行宽大政策。
1. 亦作“俘擄”“俘鹵”。战争中擒获或被擒获。
引
1. 冞入其阻,裒荆之旅。
《诗·商颂·殷武》
2. 乃歌曰:“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
《晋书·祖逖传》
3. 应有百姓妇女,曾经俘掳他处为婢妾者,一任骨肉识认。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
4. 而《咸通录》言是役也,俘卤百万,总集相州,断六十万人于漳河,血流成川。
清
《随园随笔·诸史下》
袁枚
5. 有时指着我们俘虏来的高大的日本马,他们说:“那是匹洋马。”
《老百姓和军队》
何其芳
6. 追了好半天,总算把弯弯绕放出来的鸡全部俘虏了。
《艳阳天》第八六章
浩然
2. 战争中擒获之敌人,或为敌所擒获者。
引
1. 十四年春正月癸亥,诏淮南所获俘虏付诸作部者一皆散遣,男女自相配匹,赐百日廪。
《晋书·孝武帝纪》
2. 于俘虏之中擢其才识者贾彝、贾闺、晁崇等与参谋议,宪章故实。
《魏书·太祖纪》
3. 兄为俘虏受困辱,骨露力疲食不足。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梁鼓角横吹曲》
3. 比喻以一种情感、气氛或艺术的力量等吸引、感染或征服对方。
引
1. 但是她又是那样的颤抖呵,她恐惧这手臂会将她俘虏。
《琴》
端木蕻良
2. 祁连山俘虏了我的心,青海湖我一见钟情。
《三峡记》
徐迟
“俘虏”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首先,它主要指在战争或冲突中被敌方捉获并作为战利品的,这些人通常失去自由,处于被控制或监禁的状态。例如,在古代战争中,俘虏可能被当作奴隶使用。
此外,“俘虏”也可以用来比喻某人完全被某种情感、气氛或艺术力量所吸引,如“他被爱情俘虏了”。这种用法在日常对话中较为常见,强调了情感上的束缚和无法自拔的状态。
在法律和军事领域,“俘虏”特指被敌方占领的人员,涉及交换、释放或审判等复杂程序。在国际法中,战俘是指在武装部队中被敌方扣押的人员,他们有特定的权利和保护制度。
“俘虏”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捕获的敌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含义扩展到任何被捕获并失去自由的人。历史上,俘虏的处理方式反映了社会的道德和法律标准,例如古罗马时期,俘虏可能被卖为奴隶,在现代,国际法规定了对战俘的人道对待。
“俘虏”不仅在战争中指代被敌方捉获的人,还用于描述情感的束缚或被某种力量吸引的状态。无论是在历史文献中还是现代语境下,“俘虏”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俘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处理方式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社会制度、文化背以及国际法律的发展。
在古代社会,尤其是秦汉时期,战俘的处置方式多样,包括变作奴隶、作为战利品赏赐将士、囚禁、迁徙等。其中,变作奴隶和迁徙是最常见的处置方式,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对俘虏劳动成果的占有。此外,古代战争中还存在极端的处置方式,如坑杀俘虏,例如战国时期白起坑杀四十万俘虏的事件。然而,也有通过降来利用俘虏的情况,这体现了古代对忠心的重视。
进入中世纪以后,随着金概念的出现,俘虏的待遇有所改善。赎金使得战士们更倾向于俘获富有士兵,而不是直接杀害他们。到了17世纪和18世纪,随着争被视为国家之间的关系,对俘虏的态度开始变得更加人性化。例如,在美国革命期间,被俘的美国士兵没有被当作俘虏对待,而是被视罪犯,受到严酷对待。
近现代以来,随着人道主义的重视,不杀战俘成为基本的人道主义原则。国际法律逐渐完善,如《日内瓦公约》等,为战俘保护提供了法律约束。优待俘虏的政策可以瓦解敌方斗志,对于战斗意志不坚定的敌人,优待俘虏比真刀真枪的炮火更实用。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采取了与国民党军队截然不同的俘虏处理式,对俘虏给予尊重和人道待遇,有效收编敌军士兵,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在古希腊时期,战俘的命运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战俘往往被转化为奴隶,尤其是妇女、儿童和老人。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战俘的待和屠杀变得更加严重。
总体来看,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现代文明,俘虏的处理方式经历了从残忍人性化的转变。
国际法对战俘权利和保护制度的具体规定主要体现在《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中。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在武装冲突中被俘的敌武装人员得到人道主义待遇,并防止他们被杀害或受到不人道的对待。
根据1949年第三版《日内瓦公约》,只有在国际武装冲突中,被俘的敌方武装人员才能被认定为战俘,而不能被杀害。战俘的保护制度旨在平衡军事利益、被俘人员自身利益以及被俘人员的权益。战俘必须得到人道主义待遇,禁止造成死亡或严重伤害,禁止进行医学或科学实验,战俘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
战俘不能因直接参与战斗而被起诉,其拘留并非惩罚手段,而是为了防止他们再次参与冲突。战俘必须在所有情况下得到人道待遇,免暴力、恐吓、侮辱和公众好奇心的侵害。国际人道法还规定了拘留的基本条件,包括住宿、食物、衣物、卫生和医疗护理。
此外,《日内瓦公约》及其附加议定书为战俘提供了广泛保护,包括生命安全、人格尊严、医疗照顾、宗教信仰自由等基本权利。战俘应受到人道主义待遇,享有适当健康条件、适量饮食和医疗照顾,不受虐待或侮辱,并有权与家人保持联系。
战俘的释放可以通过赎金、交换或签署协议来实现,但这些方法都源于已灭绝的赎金制度。战俘的释放也可能通过签署协议来实现,但协议必须得到政府或军队指挥官的批准。
国际还强调了战俘交换的重要性,确保战俘交换过程的公正透明,并尊重战俘的个人意愿。战俘并非物品,他们享有个人意愿表达的权利,在换过程中应充分尊重战俘是否愿意参与交换的决定。
在现代语境下,“俘虏”一词被广泛用于描述情感上的束缚或被某种力量吸引的状态。这种用法源于“俘虏”一词的多重含义,不仅包括战争中的战俘,还涵盖了被强烈情感或激情所控制的人。例如,在爱情中,一个人可能因为深爱对方而成为“爱情的俘虏”,完全无法逃脱其影响,这种状态体现了人类情感和心理复杂性的一面。
此外,“俘虏”一词也被用来比喻以情感、气氛或艺术力量吸引、感染或征服对方。这种用法强调了个体在情感交流中的被动性和被影响的程度,类似于战争中的俘虏,但更多地关注于情感层面的束缚和依赖。
在古代汉语中,“俘虏”一词起源和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俘”字的本义是通过战争手段获取对方的人或物,即俘获。具体来说,“俘”字由“人”和“孚”组成,其中“孚”表示劫掠男丁的意思,后来造出了“俘”字来代替。在古代文献中,“俘”字常用于描述战争中擒获的敌人或珍贵物品,如《左传》和《春秋传》中的记载。
“俘虏”一词的演变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战争、征服和民族关系。例如,“虏”字不仅指俘虏,还引申为奴仆、敌人、叛逆等含义。在古代文献中,“虏”字常用于描述对北方外族或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蔑称,如《指南录后序》和《教战守》等。此外,“虏”字用于地名,如《水经注》中提到的“虜城”。
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俘虏”这一概念被描绘和利用的方式多种多样,反映了人类对权力、自由、爱情以及文化差异的深刻思考。从历史到现代,从战争到爱情,俘虏的形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
在历史和战争的语境中,俘虏通常指的在战斗中被敌方捉获的人。这种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来探讨战争的残酷性和人性的复杂性。例如,《魏书·太纪》中提到的俘虏被选拔为参谋议政的例子,展示了俘虏在特定情境下可能获得的尊重和利用价值。此外,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中Caitiff一词的使用,也反映了俘虏在社会中的地位变化,从最初的战利品到后来的卑微仆从。
在文学和情感领域,俘虏的概念被用来比喻一种情感上的征服或吸引。例如,端木蕻良的《琴》中描述的手臂将人俘虏的情节,以及徐迟的《三峡记》中祁连山俘虏人心的描写,都体现了俘虏在情感交流中的重要性。这种比喻不仅丰富了文学作品的情感深度,也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力量。
“被俘叙事”是文学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它探讨了不同文化、种族或宗教群体之间的冲突和融合。这种叙事利用了人们对“其他”的恐惧和想象,激发了听众或读者的情感共鸣。例如,巴尔扎克的海盗故事和乔森·迪金森的日记《上帝的保护》,都展示了被俘者可能遭受的苦难以及救援带来的喜悦。这些故事不仅在历史上真实发生,也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引用,成为探讨文化差异和人类共性的平台。
现代文学作品中,俘虏的形象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例如,在抗战时期的战俘文学中,普通士兵被视为无罪的受害者,与中国人一样,都是战争的受害者这种阶级意识在对待俘虏问题上,轻松越过了关于战争罪的问题,将敌兵视为无辜者。这种处理方式反映了当时民族主义的功利主义用心,即通过优待战俘来赢得战争,避免日军在无望时拼死抵抗。
“俘虏”这一概念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被广泛描绘和利用,涵盖了战争、情感、文化差异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权力、由、爱情以及文化差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