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早已习惯每天早起跑步,已经坚持十多年了。
例句
1.面对残酷的现实,逆来顺受成了许多人的习惯。
1. 亦作“習貫”。原谓习于旧贯,后指逐渐养成而不易改变的行为。
引
1. 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
《大戴礼记·保傅》
2. 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莫能原察。
汉
《风俗通序》
应劭
3. 今世俗浮薄少年,或身为卑官,而与尊者言话,称其侪流,必曰“某丈”。谈其所事牧伯监司亦然。至于当他人父兄尊长之前,语及其子孙甥婿,亦云“某丈”。或妄称宰相执政贵人之字。皆大不识事分者,习惯以然,元非简傲也。
宋
《容斋四笔·轻浮称谓》
洪迈
4. 这也是他近来的一种习惯,看书的时候,并没有次序的。
《沉沦》一
郁达夫
2. 习俗;风尚。
引
1. 那么您死啦,没有棺材睡又有什么关系呢?这都是一种习惯!
《北京人》第三幕
曹禺
2. 我掏出两角钱递给他,不知应该说什么。假如习惯允许我的话,我真想拥抱他。
《征尘》
杨朔
3. 对新的情况逐渐适应。
引
1. 鄱阳和风乡民杨五郎家,自庆元二年十月以后,每到夜分,必有扣户不已者。及令仆妾出应,则无人焉。凡经数月许。三年二月,杨习惯其声,不甚畏。
宋
《夷坚三志己·杨五郎鬼》
洪迈
2. 生便遣三娘操作。三娘雅不习惯,然承顺殊怜人。
清
《聊斋志异·水莽草》
蒲松龄
3. 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月就完全习惯了,犹如在自己家里一般。
《灭亡》第八章
巴金
“习惯”是一个多义词,具有丰富的含义和应用。在不同的语境中,习惯可以指代不同的概念。
基本定义:习惯通常指通过长期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方式和动作顺序已经变得稳固,难以改变。例如,一个人可能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心理学视角:在心理学中,习惯被视为一种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模式,通常表现为自动性。这种模式可能源于有意练习或无意重复,受后天环境影响,旨在规避消极刺激或追求积极刺激。习惯的形成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是后天获得的趋于稳的动力定型。
社会文化视角:习惯也可以指习俗或风尚,如中国人见面时握手是一种习惯。此外,习惯还可以指对新情况逐渐适应的过程,如某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完全习惯了当地的生活方式。
自动化特征:习惯具有后天习得和自动化两个关键特性,即习惯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并能自动执行,节省能量。这种思维或行为习惯可以分为规模和复杂度不同的两类:小规模习惯如理解基本词汇,大规模习惯如掌握一门语言或技能。
法律和社会学视角:在法律和社会学领域,习惯指的是长期形成的传统或风俗,如早上七点吃早餐是家庭的习惯。这些习惯常常与社会阶层和文化背景相关,影响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或适应方式。
哲学和伦理学视角:在哲学中,习惯以指四种后先质朴之一,或英语中称为条件的特殊类别。习惯通常指人的着装或特定的着装风格,但更广泛地指重复的物理、心理和道德行为模式。
教育和成长视角: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对个人一生有深远影响,学校教育在习惯养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真正的教育让人忘不掉,而习惯正是这种教育的体现。
“习惯”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概念,盖了从个人行为模式到社会文化传统等多个层面。它不仅反映了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自动反应,还体现了文化和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在心理学中,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心理和神经科学机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习惯的形成:
习惯循环:习惯的形成通常遵循一个简单的循环模式,即触发(Cue)、常规(Routine)和奖励(Reward)。这个循环不断重复,使得行为逐渐自动化。例如,当看到香烟时,吸烟者可能会自动点香烟,因为这种行为在过去获得了奖励(如满足感)。
神经可塑性:习的形成与大脑的神经可塑性密切相关。通过重复的行为,大脑建立了新的神经连接,从而使得某些行为模式变得自动化。这种神经回路的建立是习惯形成的基础。
SMART原则与微习惯理论:为了有效地建立积极的习惯可以采用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和时限性)来设定目标,并通过微习惯理论从小改变开始,逐渐积累形成大习惯。
环境线索:环境中的线索可以显著影响习惯的形成。稳定的环境信号有助于习惯的巩固,而环境的变化则可能成为习惯形成的障碍。
认知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习惯的形成与个体的认知发展阶段有关。儿童时期主要通过模仿和社会学习形成习惯,而成年后则更多依赖于内部认知过程。
奖励机制:当行为获得积极反馈时,我们倾向于重复这种行为,最终形成习惯。内在奖励(如行为本身的满足感)和外在奖励(如即时的奖励效果)都对习惯的形成有重要响。
程序性记忆:习惯的形成还涉及到程序性记忆,即习惯神经回路如捕捉重复反应,并随着时间推移将习惯储存在程序记忆中。
年龄与压力的影响:年龄的增长和压力的增加都会影响习惯的形成。在压力下,人们往往倾向于坚守旧习惯。
习惯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种心理和神经机制的复杂过程。
从社会文化视角来看,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习惯具有显著的异同。这些差异主要源于各个民族的历史背景、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行为习惯对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例如,在某些文化中,进入他人家中需要脱鞋,而在其他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不礼貌。了解这些细微差别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不适,并促进良好的国际关系。
总之,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习惯不仅反映了各自的历史和价值观,还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互动。
在法律和社会学领域中,习惯对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或适应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活动或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模式不仅包括正式的法律规范,也可以是个人的习惯性行为。习惯的形成往往源于长期的重复和适应,使人们在特定情境下能够自然地做出反应。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习惯可以成为法律的一部分。法律文本中的习惯认可为习惯与法律的融合提供了制度空间。例如,机动车驾驶规则逐渐内为个体习惯,使得驾驶者不再需要明确考虑规则,而是形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反应。这种转化过程使得法律规则在日常生活中“遗忘”,但过个体习惯的支撑,法律规则具有了更大的生命力。然而,任何类型的习惯的合法性都是以不得与成文法相背离为前提。因此,法律职业共同体需要对地方性习惯进行搜集、整理、分类,从中筛选出契合当下法学观念与法学思维认知的习惯,然后再将这些习惯以立法的方式变成法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习惯是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涉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技能、策略和目标材料,通过整合环境中的能量来控制环境。习惯化是指个体对这些习惯的内部化准备,使其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同时保持行为的一致性。习惯化受到生物钟、生理需、社会规范和个人能力的影响,它允许个体在参与环境中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行为。然而,当个人的生理或心理能力受损时,习惯可能会受到破坏,需要发展新的习惯来适应变化。
此外,习惯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主体性,定义了他们在世界中的位置感和价值感,影响着他们在交换和互动中的行为。个人经历和环境变化对习惯的形成和重塑具有重要作用。例如,作者的成经历和环境变化使他具备了适应和重建空间的能力。
总之,习惯在法律和社学领域中对个体对环境的反应或适应方式有着重要影响。习惯不仅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主体性和价值感。
在教育和成长视角中,学校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学校需要通过细致的规范准则、系统的课程设置以及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形成有益于终身发展的好习惯。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可以开设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时间管理等课程,并结合劳动、美育、体育等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并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此外,校园文化也对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用。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模式,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如“好习惯之星”评选、读书分享会、体育竞赛等,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在活动中融入好习惯的培养元素。
课外活动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不仅能为孩子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其全面发展,还能在活动中培养孩的良好习惯。因此,将课外活动与好习惯培养相结合,是实现孩子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家庭与学校的紧密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家庭是习惯养成的第一课堂,学校教育需要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形成教育力。学校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了解学生在家校两地的表现,共同助力好习惯的养成。
此外,教育者需持续关注、引导和强化学生的习惯。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反复强调和训练,以有效巩固。面对挑战,教育者需展现耐心和毅力,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关注学生行为、思想和情感。
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视角来看,习惯与人的道德行为模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亚里士多德在其伦理学著作中强调,人的道德品格并非天生,而是通过重复的行为和习惯逐渐形成的。指出,通过持续地进行美德行为,如诚实、善良等,个体可以培养出相应的美德习惯,从而塑造其道德品格。这种观点认为,习惯不仅影个体的行为模式,还深刻地塑造了其道德倾向和选择。
在哲学上,习惯被视为一种质量,与物质世界的固定性不同,它更稳定适应性强。习惯的形成涉及生理和心理因素,如重复行为、神经系统的痕迹、意识过程的增强等。这些习惯在道德上分为善恶,影响个体的道德行为。教育学上,习惯的培养有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但需注意避免不良习惯的形成。
此外,习惯在社会心理学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个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模式往往受到社会群体的影响,而这影响又源于先前的习俗。家庭、社会团体等不同群体的互动影响个体的行为和习惯,这些习惯反过来又塑造了社会群体的行为模式。
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对“习惯”概念的理解远比现代语境下的理解更为丰富和复杂。他区分了“习惯”与“倾向”的概念,指出“习惯”不仅指重复的行为模式,还涉及情感和意志的选择,是个人道德成长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视角来看,习惯是通过重复行为形成的,对个体的行为模式产生深远影响。习惯的形成与个体的自然倾向、心理因素和生理适应性有关,对个体的道德行为和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