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妄语的意思

wàng

妄语

拼音wàng yǔ

1.妄语常用意思: 虚妄的话。

词性名词
近义词 空话 , 妄言
反义词 实话 , 真话 , 真言
例词口出妄语

例句 1.这绝不是一句闲言,也不是一句妄语,而是他对世事风云变幻的感悟。
2.我们不要被他的妄语所欺骗,要自己去探寻事实的真相。

2.妄语常用意思: 说假话;胡说。

词性动词
近义词 胡说 , 胡扯

妄语引证解释

1. 谎言;虚妄不实的话。

1. 每戏语人云:“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以一缣。”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梁书·良吏传·何远》
2. 相书上有一条说,北人南相,南人北相者贵。我看这并不是妄语。 《花边文学·北人与南人》 鲁迅

2. 撒谎;胡说。

1. 光武笑曰:“候吏果妄语也。”遂前。 《后汉书·王霸传》
2. 知尔妄语,都不可信。 《百喻经·偷
3. 温公谓诚自不妄语始。真格言也。 宋 《吹剑四录》 俞文豹
4. 咸以其新苏妄语,殊未深信。 清 《聊斋志异·祝翁》 蒲松龄
5. 有说他偷的,有说他剽的,有说他“热昏妄语,不知天高地厚”的。 《那五》六 邓友梅

3. 佛教五戒之一,又十恶之一。

1. 妄语者,不净心,欲诳他,覆隐实,出异语,生口业,是名妄语。 《智度论》十四
2. 又缘其妄语,便致两舌,今身言无慈爱,谗谤毁辱,恶口离乱,死即当堕拔舌、烊铜、犁耕地狱。 《法苑珠林》卷八七
3. 我与你摩顶受记,教你“一不可杀生,二不可偷盗,三不可邪淫,四不可贪酒,五不可妄语”。此五戒乃僧家常理。 《水浒传》第四回
4. 然神道设教,使人知畏,亦警世之苦心,未可绳以妄语戒也。 清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 纪昀


相关词 无端妄语

妄语是什么意思

“妄语”在佛教中是一个重要的术语,指的是虚妄不实的言语,即说谎或编造虚假信息的行为。它被视为十恶之一,是佛教戒之一,也是十善业道中的禁忌之一。妄语不仅包括口头上的虚假陈述,还包括通过书写、手势等方式传达虚假信息的行为。

妄语的定义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欺骗意图:妄语通是为了欺骗他人而说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如获取利益、名声等。

  2. 虚假内容:妄语的内容与事实不符,可能是完全捏造的事实,也可能是对事实的歪曲和隐瞒。

  3. 损害他人:妄语往往会对他人造成伤害,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损失。

  4. 分类:妄语可以分为大妄语和小妄语。大妄语是指那些对他人或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虚假言论,如声称自己已经证悟或拥有某种超凡能力等;小妄语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不实之言,如见言不见、闻言不闻等。

  5. 果报:妄语会导致严重的果报,包括口业、身业和心业的恶果。在佛教中,妄语被视为一种严重的罪行,可能导致下地狱、转生为饿鬼或傍生等恶趣。

  6. 戒律在佛教戒律中,妄语戒是非常重要的戒条之一,要求修行者必须避免说谎和传播虚假信息。

妄语不仅限于口头上的虚假陈述,包括任何形式的虚假表达,其核心在于欺骗他人并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避免妄语,以维护他人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

妄语在不同佛教传统中的定义和解释有何异同?

根据提供的信息,妄语在不同佛教传统中的定义和解释存在一定的异同。以下是对妄语在不同佛教传统中的定义和解释的详细分析:

定义和分类

  1. 重妄语与轻妄语
  2. 根据《佛说未曾有缘由经,妄语分为重妄语和轻妄语。重妄语包括不修才智、愚痴无智、诽谤佛教三宝等行为,犯此罪者将堕入阿鼻狱;妄语则涉及日常琐碎的问题,如拒绝与不喜欢的人共餐,或对顾客说生意亏损等,这些不算犯戒。
  3. 《梵经菩萨戒》中提到,菩萨应常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4. 大妄语与小妄语

  5. 大妄语通常涉及诽谤、诽谤佛教三宝或教界圣贤,犯此罪者将堕入金刚阴间;小妄语则包括日常琐碎的问题如客套、含蓄语类,这些口业较轻。
  6. 《未曾有因缘经》解释,妄语不仅指不真实,还包含胡乱、荒诞、不合理的意思,如轻举妄动、大妄为等。

  7. 方便妄语

  8. 方便妄语在特定情况下不算犯戒,如在救众生时隐瞒真相。

妄语的严重性和果报

  1. 重罪与轻罪
  2. 大妄语成重罪不可悔,即使中罪可悔,向天人、畜生作大妄语,下罪可悔。
  3. 说妄语的罪报包括口气臭、善神远之非人得便、虽有实语人不信受、智人谋议常不参预、常被诽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常多忧愁、种诽谤业因缘、身坏命终常堕地狱、若出为常被诽谤。

  4. 具体行为的后果

  5. 未证言证的严重性,即一个佛道修人明明没有证得某个果位或神通,却声称自己有,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佛教,属于重大的妄语。
  6. 对癌症患者说他们活不了几天才可能是妄语。

妄念与妄想

  1. 妄念的分类
  2. 妄念是指心在虚妄颠倒状态下对诸法的分别,源于心的执着,无法看清事物真实面目,产生虚妄分别。
  3. 《楞伽经》列举的十二种妄念,包括妄语、妄说、妄想等;《菩萨地持经》列举的八种妄念,如自性妄念、分别妄念等;《大般波罗蜜多心经》列举的五种妄想,如实妄想、虚妄妄想等。

  4. 妄想的种类

  5. 妄想是佛教术语,指对虚妄分别的执着,源于《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和《大乘义章》等经典。
  6. 妄包括言说妄想、所说事妄想、相妄想、利妄想、自性妄想、因妄想、见妄想、成妄想、生妄想、不生妄想、相续妄想和缚不缚妄想。

总结

在不同佛教传统中,妄语的定义和解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定义:妄语是指虚妄不实的言语,包括两舌、恶口、绮语等。- 分类:分为重妄语、轻妄语、大妄语、小妄语和方便妄语。- 严重性和果报:重妄语和大妄语被视为严重的口业,可能导致严重的果报,如堕入地狱。- 妄念与妄想:妄念和妄想是佛教中对虚妄分别的执着和误解的进一步解释,涉及多种分类和影响。

妄语的果报在佛教经典中是如何详细描述的?

在佛教经典中,妄语的果报被详细描述为多种痛苦和负面后果。根据《如意妙宝珠佛子抱佛正法念处经》的描述,妄语业者在地狱中会遭受舌舌被烧、脓血成河、虫生舌中的痛苦。此外,《南怀瑾故里游记》提到,妄语之罪会导致众生堕入三恶道,并在人间常被人诽谤和为他人欺诳。

《略谈口业果报–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中指出,妄语者会乐于多做,最终堕入地狱、畜生或饿鬼道,即使转世为人,也会失去他人的信任,身体状况不佳,面色苍白。《冒充佛菩萨的果报是什么,?》进一步解释了妄语戒的含义和犯戒果报,包括堕入三恶道、多被诽谤、他所诳、言无人受、语不明了、种不得果和口气臭恶。

《妄语的定义与果报中详细列举了妄语的十种业报,包括呼气有臭味、善神远避、不能取信于人、经常遭人毁谤等。《果报》中也提到,妄语会导致众生堕入三恶道,并在人间多诽谤和为人所诳。

《妄语的果报》中引用了《智度论》中的十种罪过,包括气臭、善神远之、虽有实语人不信受等,并通过公案说明了妄语业的严重后果。《详解妄语的种类及果报》中提到,妄语者下地狱多为拔舌地狱或耕犁地狱,再世为人则可能感应哑巴、无舌或多舌之报。

《妄语是什么?“善意的谎言”有没有果报呢?》中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并指出即使出于善意的妄语,其果报也不会改变。《佛教所说的妄语如何定义》中详细定义了妄语,并列出了十种业报。

佛教经典中对妄语的果报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括地狱之苦、畜生道、饿鬼道、人间的诽谤和欺骗等。

如何在现代社会中识别和避免妄语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中识别和避免妄语的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控制消极想法:根据,控制消极想法是免妄想和妄语的重要步骤。通过向亲密朋友倾诉、保持忙碌以避免空想、换位思考以及识别妄想的根源是否与焦虑有关,可以有效减少妄想和妄语的发生。

  2. 选择正确的社交生活:提到,选择正确的社交生活是控制妄语的关键。避免扮演谐星角色,追求与人共同提升行,真实、可靠的人格比短期刺激更能获得友谊和敬重。

  3. 专注于实际行动和当下感受:强调了专注于实际行动和当下感受的重要性,避免盲目追求热度和流量而陷入麻烦。当主观意识出现波动时,应立即停止行动,等待头脑清醒后再做决定。

  4. 树立因果正见:指出,现代社会中造妄语业的现象普遍,根源在于人们缺乏因果正见。树立因果正见,停止造妄语,可以避免业果的放大和人类社会的恶果。

  5. 戒妄语:提到,戒妄语即言行端正,诚实可靠,不借词掩藉自己过失,不为名利而妄自夸大、自赞毁他。不因妒忌而挑拨离间,中伤破坏。不因嗔恨,而恶口粗口骂人。不因取悦于人而花言巧语。不为满足自己,而欺骗对方。

  6. 识别妄人:讨论了如何识别和应对“妄人”,即那些因过度愿望思维而与现实脱节的人。改变决策环境是纠正这种思维偏误的有效方法,即彻底改变原有的认知系统。

  7. 科学地识别和应对妄想症:介绍了如何科学地识别和应对妄想症,这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关键步骤包括认识妄想症的症状,寻求专业助,保持开放和沟通,教育和认知重塑,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社会支持和自我照顾,避免触发因素,如压力和药物滥用,以及长期管理和预防。

  8. 从心源抓起:强调了远离妄语要从心源抓起,通过日常生活的领悟与践行,时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及时警醒并予以遏止,从而自然地远离妄语,不再造作妄语。

  9. 建立幸福人生的十种行为:提到,远离妄语者能获得良好的心态和习惯,因为妄语是在种虚妄之因从而远离如实之道,失去清净、殊胜的意乐。

  10. Carl Jung对妄想的看法及其在现社会中的应用:探讨了克尔凯郭尔森(Carl Jung)对妄想的看法,以及如何在当代社会中识别和应对妄想。文章提供了九种避免或处理妄想的方法,包括承认心理现实、提高自我意识、停止投射阴影等。

妄语与其他佛教戒律(如杀生、偷盗)相,其重要性和影响有何不同?

妄语与其他佛教戒律(如杀生、偷盗)相比,其重要性和影响有显著的不同。首先,妄语的定义和范围较为广泛,包括大妄语、小妄语和方便妄语等多种形式。大妄语尤其严重,涉及未证四果、得四禅或未开悟而妄言已证、已得或已悟,以及宣谈感应神通等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扰乱佛教秩序,还误导众生,破坏修行者的正知正见,导致沉溺于三苦海,无法成就三昧。

相比之下,杀生、偷盗和邪淫等戒律主要关注具体的行动和行为,如杀害有情生命、非法占有他人财物和非法的两性关系等这些戒律的违反直接导致具体的恶果,如堕入恶趣、失去功德等。然而,妄语的影响更为深远和隐蔽,它不仅影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修行清净,还可能通过误导他人而产生更广泛的负面影响。

此外,妄语的后果也更为严重。《楞严经》中提到,说大妄语的人如同用刀砍断多罗树,断绝了善根,无法恢复正知正见,死后将沉溺于三苦海,无法成就昧。这表明妄语不仅影响个人的修行,还可能导致严重的业力果报。

在现代社会中,妄语的传播围和影响力大大增强,通过各种媒体工具,妄语的破坏力和负面影响更加显著。因此,佛教强调不妄语的重要性,认为保持言语的真实、确和有益是修行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规范。

总之,妄语与其他佛教戒律相比,其重要性和影响在于其对个人修行、社会秩序和众信仰的深远影响。

在佛教修行中,对于妄语的忏悔和修正有哪些具体方法?

在佛教修行中,对于妄语的忏悔和修正有多种具体方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法:

  1. 端坐念实相:根据《普贤观经》的教义,忏悔妄语应从端坐念实相开始。实相指的是事物的真实本质,如空性或无我。通过观照实相,认识到业障和妄想的虚幻性质,净化心灵。智慧之光(慧日)能消除罪业,穿透妄想迷雾,看到事物真相。此,应全心忏悔六情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活动,净化感知世界和产生妄想的主要渠道。

  2. 心忏悔:忏悔妄语时,应在佛前或对着天空发真诚心忏悔。忏悔时要详细禀报自己何时何地为了什么事情说过妄语,并发誓痛改前非,永不再犯。如果忘记具体的事情,也可以发真诚心忏悔。真心忏悔能够净化心灵,恢复先天的光明。

  3. 依止力:向金刚萨埵本尊祈求加持和垂念,念诵他的心咒后,发愿不再传播邪见,并努力忏悔。忏悔时要在上师金刚萨埵面前口述或用笔写下自己的过失,并在佛前发愿忏悔。

  4. 反省与改过:通过公案和自身反思,认识到妄语的严重后果,包括果报、信任丧失和修行障碍。作者意识到作为修行人,不应妄语,应利益众生。省过去的妄语行为,决心忏悔改过,谨言慎行,严持戒律,与佛菩萨三业相应,早日成就解脱。

  5. 持戒忏悔:持戒是修行的基础,若因故未能坚持,应及时至诚忏悔。忏悔后再犯应有惭愧心,继续忏悔。避免用另一个妄语来掩饰自己的语,这样会产生连锁反应,引发更多妄语。

  6. 观想与供养:修行中的观想与忏悔是修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行者应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通过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彻底忏悔过去所造的恶业,切断错误,不再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