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在会场舌战群雄,辩驳对手的言论。
2.他不但不接受大家的意见,反而逐条加以辩驳。
1. 辩难驳诘;争辩反驳。
引
1. 藩臬二司闻之,亦拘之亲审,司道五六人各有辩驳,李氏应答不滞。
明
《济南纪政·杨化记》
徐榜
2. 台上台下可辩驳,只有拳头动不得。
《海德公园》诗
陶行知
3. 他不满意枚少爷的答话,但也不加辩驳。
《春》七
巴金
“辩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biàn bó,注音为ㄅㄧㄢˋ ㄅㄛˊ,其基本含义是通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反驳对的意见。在不同的语境中,“辩驳”可以指质疑、辩论或争论,强调对某事的反驳或否认。此外“辩驳”也可以表示逻辑上的反驳,即通过证据、论点或理由来反驳对方的观点。
在实际应用中,“辩驳”常用于辩论赛、辩论课、辩论性文章等场合,是一种辩论技巧,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支持,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辩驳在法律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法庭辩论中,律师会通过引用已知为真的命题来揭露或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从而驳斥谬误,证明对方立场不能成立。
辩驳术源自古希腊哲学,原指检验方式或审问,后引申为辩驳、反驳之意。柏拉图在其对话篇中使用辩驳术,旨在通过提问促使对方就论断的意义和真理价值进行深入讨论。
辩驳是一种通过逻辑推理和论证来否定或反驳他人观点的行为,广泛应用于学术讨论、法律辩论和日常争辩中。
辩驳术在古希腊哲学中的具体应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辩证法的形成与发展:辩证法是古希腊哲学中一种重要的论证方式,它通过提问和反驳来检验知识和信念的真实性。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论题》中详细描述了辩证法的概念,认为通过彻底的反驳可以更好地判断哪些观点是真实的,哪些是错误的。这种辩证法不仅用于哲学学,还被应用于逻辑推理和命题分析中。
苏格拉底的辩证法:苏格拉底的辩证法特别强调通过提问和反驳来揭示知识的矛盾和不一致性。这种方法促使人们反思自己的信念承诺,并探索不同论述承诺的后果。苏格拉底通过对话形式进行辩证法实践,使提问者和回答者在观众面前相互制衡,从而确保了辩论的真实性。
柏拉图的辩证法: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详细阐述了辩证法的应用,认为辩证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他区分了智者对辩证法的使用,警告我们关于智者辩证法的不良影响,但也为辩证法的概念形成做出了贡献。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与辩证法:亚里士多德将逻辑学视为研究推理过程的科学,而辩法则通过提问和反驳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他的著作《论辩篇》、《修辞篇》等详细阐述了逻辑学和辩证法的理论,对后世哲学家和逻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辩证法在政治、哲学和文学中的应用:辩论艺术在希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用于政治辩论和法律程序,还被用于哲学探讨和文学创作。例如,在政治领域,辩论艺术被用于辩论和辩论技巧的训练在哲学领域,辩论艺术被用于检验知识和信念的真实性;在文学领域,辩论艺术被用于表达复杂的哲学思想。
现代影响:古希腊辩论艺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在于其辩论技巧和辩论技巧的练方法,可以为现代社会的辩论和辩论技巧的训练提供借鉴和启示。此外,法国哲学家布列松和高蒂埃以及作家埃米尔·左拉对高尔吉亚的评也反映了古希腊辩论艺术在现代思想中的持续影响。
在法律领域中,有效地使用辩驳技巧进行辩护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和技。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充分准备:确保对案件有深入的了解,并掌握所有相事实和法律依据。这包括对对手的案件进行详细研究,以便能够预见并反驳其可能的论点。
清晰简洁的沟通:在法庭上,律师应使用清晰、简洁且连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模糊不清的表述,确保论点逻辑清晰、时间有效利用。
选择最佳论:挑选最重要的论点,并集中火力进行辩论。在闭幕陈词中,律师应确保其论点和理由能够说服法官,从而赢得案件。
反驳对方论点:通过反驳论点、引用证据和引用法律来削弱对手的论点。在辩论过程中,要仔细聆听并记录,为反驳做好准备。
提出异议:适时提出议,以阻止对方使用不利事实作为论据。在听证会前的听证会上,应提出对证据的异议,以防止不相关、非法、禁止或不必要的证据进入审判。
修辞技巧: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来装饰论点,并用魅力和效果来表它们。这包括使用修辞问题来强调争议,挑战对手并明确支持自己的立场。
结构和内容:确保论点逻辑清晰,时间有效利用,并适当强调问题。理解案件问题、建立案件理论、进案件、遵循指令、允许证人陈述、寻找相关可采证据、避免不可采证据以及保护证人。
法律策略:巧妙运用法律策略,如闭幕陈词和适时的异议,以削弱对手的论点。利用对手未反驳的事实,将其作为支持自己的论据,积累法律势。
在辩论赛中,辩手们常常采用多种策略来反驳对手的观点和增强自己的论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辩驳策略:
使用荒谬的论点:通过提出看似合理的但实际上是荒谬的论点,迫使对手接受或拒绝这个论点,从而达到反讽的效果。
反击对手的论点:检查对手的论点是否与其他论点、原则或行为相矛盾,并质疑其一致性。例如,如果对手主张自杀,可以反问:“那你为什么不也自杀呢?”。
用四分之一的头发来保护自己:当对手驳斥我们的论点时,可以通过建立一个新的论点来保护自己,这个新论点是我们之前没有考虑过的。
打断并转移话题:如果意识到对手已经提出了一个连贯的论证,导致我们失败,那么不应该让手完成他的论证,而是要打断他,转移话题,并引导他转向其他主题。
参与策略:要求对手采取一个让发言者等待其继续发言的立场。
影响力策:利用魅力和声音来显得自己对所讨论的话题有深刻的见解。
行动策略:挑战对手在言语上仅有的立场,要求他们采取行动。
同理心策略:利观众的无知来扰乱对手。
权威策略:试图通过展示自己的资格而非论证来赢得辩论。
讽刺策略:表现出对主题的无知,以显得某些观点不值得深究。
赋予标签策略:用简单或冒犯性的标签来描述对手的论点,使其显得泛泛而论或冒犯。
假装无知策略:避免引起观众的注意,从而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交控制环境。
引用不具说服力的论据策略:挑衅观众,试图将他们的不满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引用非争议性的结论和争议性的论据策略:扮演一个制造问题的非理性色,可能引发观众对争议性的重新定义。
提出真正有争议的结论策略:选择足够有说服力的论据,这通常是最有效的建立身份和尊重观众身份的方式。
言语策略:括投诉、激励等,指出对手的明显错误或使用相同手段保持平衡。
情感策略:包括持续和情感刺激,通过情感上的不适来削弱对手的论点。
身策略:包括中断和躲避,让对手停止发言或退出辩论。
概括对手的具体陈述策略:隐藏自己的游戏,提出虚假前提,假设需要证明的事实等。
怒对手策略:通过激怒对手来揭示其弱点。
按绕道顺序提问策略:利用提问让对手承认错误。
利用沉默者策略:通过沉默来影响对手。
选择有利于自己论点的比喻策略:通过比喻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同意拒绝对方的反驳策略:即使失败也要宣称胜利。
使用看似荒谬的论点策略:利用对手的观点来捍卫自己。
通过微妙的区别来捍卫自己策略:利用细节差异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打断或转移争议焦点策略:通过打断或转移争议焦点来避免直接对抗。
在学术讨论中,辩驳与论证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根据晋荣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研究,辩论是一种集逻辑论证、语言表达、知积累、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等于一身的言语交际行为。辩论通常是一种互动性强的对话形式,其目的是通过证明和反驳来消除分歧或争议。辩论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书面或口头的,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人们理解案件或问题的不同方面,并找到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论证则是一种独白形式,它涉及提供理由和证据以支持某个观点或立场的过程。论证可以被视为一组命题,其中一些命题作为前提,旨在为接受另一些命题(结论)提供理由。论证需要从双方共同承认的前提或假设出发,并通过有效的推理程序建立起自己的观点。
尽管论与论证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区别。首先,辩论是互动性的,而论证通常是单向的。其次,在辩论中,证明和反驳的地位相对独立,且通常没有共同话题;而在论证中,结论是关键环节,需要对论题进行严格的批判性考察。此外,辩论中的语言表达是否为他人理解、是否具有感染力,以及辩论者的知识积累与文化底蕴是否深厚等因素也会影响辩论的效果。
从逻辑和修辞的角度来看,论证可以分为辩证法、逻辑法和修辞法三种方法。辩证法强调通过理性说服对方;逻辑法关注论证的结论是否从真实的或可接受的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而辞法则侧重于说服听众。这些方法相互补充,不同论证理论分支可能更侧重于其中一种。
在实际应用中,辩论和论证常常交织在一起。例如,在法律论证中,目标是说服法官认为他们的立场应该被接受,同时保持一定的说服力。而在政治领域,说服听众至关重要,一个不那么有说服力的论证也不能被视为有效的论证。
总之,辩驳与论证在学术讨论中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辩论是一种互动性强的对话形式,旨在通过明和反驳来消除分歧;
柏拉图在其对话篇中运用辩驳术的方式多种多样,涵盖了反诘法、回忆法、假设法、分合法和转向法等多种辩证法形式。例如,在《Protagoras》对话录中,柏拉图面对一位自称智者的主张,即所有知识仅来源于感官感知,人是衡量一切的标准,不存在其他形式的知识。柏拉图一方面肯定智者的观点,另一方面又指出其观点中的矛盾,即如果存在真理,那么智者自己也必须承认真理的存在。种辩证法抓住了有限、不完整和不完整的思想或学说,将其内部矛盾揭示出来,使其自我否定。
在《戈尔吉亚》对话录中,柏拉图运用了强烈的戏剧性,结合修辞手段,使戈尔吉亚、波洛和卡利克勒斯陷入矛盾,从而“赢得”辩论。柏拉图使用了宏量学、针对个人的批判、模糊的术语以及引起对手羞耻的羞耻感,展现了苏格拉底批判性辩论的独特一面。
在《埃乌提德摩斯》对话录中,柏拉图展示了如何通过分析对话中的对话来构建一个关于自己对逻辑论证模式的恰当运用的连贯论点。文章指出,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逻辑学家,都使用了反驳和反证法,通过对比《埃乌提德摩斯》和《吕西》中柏拉图在对话中的策略,揭示了哲学家如何掌握不同的语言和论证方式,并通过这种能力,将哲学视为一种更高级的对话。
在《泰阿泰德篇》、《王位篇》和《克里提亚卢斯篇》等对话录中,柏拉图探讨了辩证法的结构、方法和目的,以及它们与柏拉图哲学思想的联系。这些论文分析了辩证法的演进、术语和概念,以及它们在对话录中的作用,讨论了辩证法的教育目的,以及它们如何为学生提供教学练习。
在《理想国》第六卷中,柏拉图描述了“对话的力量”是理性的力量,它基于假设,追溯至非假设的原则,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推论,从一个思想到另一个思想,直到最后的结论。这种内部的“对话力量”过程,与《费德鲁篇》中对思想或言语的定义相似,即“心灵与自己之间的内部沉默对话”。
在《律篇》中,柏拉图强调了辩证法与语言和逻辑的关系,展示了如何将早期对话中的方法论步骤应用到辩证法中。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将些见解置于分割线的框架内,与他在《法律篇》中对知识的分割相呼应。
在《费鲁斯》中,柏拉图对Parménides的论证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批判,超越了哲学理论和Gorgias的修辞方法。文章强调,修辞不应被视为空洞的内容填充方法,而应是论证的工具,尽管可能繁琐,但应源于对存在本质和真理的深刻反思。
在《对话录》中,柏拉图区分了“对话”和“争辩”,并强调了他对于直接或字面的辩论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