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们几个人久未碰面,一旦聚首,就有聊不完的话题。
2.我们是总角之交,阔别五十年,重新聚首,感到分外亲切。
1. 犹碰头;聚会。
引
1. 然民情汹汹,聚首横议,咸有忧悸之色。
宋
《诣匦疏》
苏舜钦
2. 此别纷纷难聚首,天涯那许梦魂闲?
明
《八月朔日予返白下》诗
曹学佺
3. 有几番,天涯聚首;有几番,弹泪别西东?
清
《八声甘州》词
查礼
4. 前在兽居村聚首一日夜,彼此各抒所见。
清
《与同志某君书》
吴樾
5. 他在唐山工业学校肄业,离家很远,只有年假暑假,我们才能聚首。
《庄鸿的姊姊》
冰心
“聚首”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ù shǒu”,注音为ㄐㄨˋ ㄕㄡˇ。其基本含义是聚会或碰头,指的是人们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会面交流。这个词语最早见于宋代苏舜钦的《诣匦疏》,描述了民众因民情汹汹而聚首横议的情景。此后,“聚首”在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如曹学佺的诗作、查礼的词作以吴樾和冰心的著作中均有提及。
在现代汉语中,“聚首”常用于描述人们特定时间或地点会面的情景,例如校友们聚首一堂,或者兄弟重聚等。此外,“聚首”也被用来表达对重逢的喜悦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聚首”的近义词包括“聚会”,反义词为“仳离”和“结婚”。在不同的语境下,“聚首”可以指正式的聚会,如卫生部长共商防治疟疾策略的会议,也可以指个人思念与命运的无奈,或者兄弟重聚等。
“聚首”一词不仅在古代文献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也在现代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以表达相聚的喜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在宋代苏舜钦的《诣匦疏》中,“聚首”一词的具体使用情境是描述民众在特定情境下的聚集和议论。具体来说,苏舜钦在文中提:“然民情汹汹,聚首横议,咸有忧悸之色。”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民众的情绪非常激动,他们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议论,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忧虑和恐惧的情。
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聚首”一词的典型例子包括:
现代汉语中“聚首”一词的使用频率和主要应用场景如下:
在国语辞典中,“聚首”的解释为会面,例句如“她俩久未碰面,一旦聚首,就有聊不完的话题”。
主要应用场景:
“聚首”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应用案例如下:
“聚首”一词在现代生活中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重逢与情感寄托:在日常交流中,“聚首”常用于描述亲人、朋友或旧时同伴的重逢,强调的是长时间分离后的喜悦和感动。这种情感寄托不仅体现在个人层面,也反映在社会交往中,如同学会、家人团聚等场合。
文物保护与传承:在文化遗产保护域,“聚首”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例如,在南宁展出的圆明园兽首暨回流文物特展中,展览以“聚首盛世”为主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成就,并反映了文物流失和回归的历史背景。这不仅突出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也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历史事件与纪念活动:在重大历史事件或纪念活动中,“聚首”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故宫与敦煌研究院合作的特展展示了丝路文物与文化传承,标志着两个机构的强强联合。此外,在美国华人社区举行的排华法案废除80周年纪大会上,来自各地的代表聚首国会山,共同回顾历史并展望未来。
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层面,“首”也体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例如,亚非作家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亚非两大洲作家们历史上第一次聚首一堂,讨论文学和社会活动相问题。这不仅推动了反殖民主义斗争,也促进了亚非人民在和平、民主、民族独立等方面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