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发病的意思

bìng

发病

拼音fā bìng

1.发病常用意思: 疾病开始发生;疾病发作。

词性动词
近义词 生病
反义词 痊愈 , 病愈

例句 1.他再次发病了,家人连夜将他送往医院救治。
2.为防止他突然发病,家人在他身边日夜照看。

发病引证解释

1. 某种疾病在体内开始发作。

1. 寄于上最亲,意伤之,发病而死。 《史记·五宗世家》
2. 帝大怒,释诸将,独系仲文。仲文忧恚发病,困笃,方出之。 《北史·于仲文传》
3. 听牟决鸣同志说他(何其芳)不知休息地带病写作,每天写到深夜,一直到发病进医院。 《衷心感谢他》 巴金


发病是什么意思

“发病”通常指的是疾病在人体内开始出现症状的过程。具体来说,发病是机体在病邪(如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的侵袭下,与人体的正气(即正常的生命活动和防御能力)之间发生矛盾斗争的过程,最终致机体出现异常的生命活动,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在中医理论中,发病涉及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当外界的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内伤邪气等)与人体的正气发生冲突时,若邪气超过正气的适应力或调节力,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内经》中提到“外内合邪”即指外邪与内伤结合侵入人体,引发疾病。

现代医学中,发病也可以指某种疾病首次出现症状的时间点,或者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明显症状的阶段。例如,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能在感染后的1至3天内发病。

需要注意的是,“发病”一词在不同语境下可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保险行业中,“发病”可能指出现疾病的前兆或异常身体状况,足以引起注意并需要检查、诊断、治疗或护理。

“发病”主要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和正邪斗争的结果,是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

发病的生物学机制涉及多个层面,包括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机体的异常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引发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体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遗传机制:基因突变或遗传变异引起的疾病机制,如亨廷顿舞蹈症和囊性纤维化。
  2. 感染机制: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的疾病机制,如艾滋病和肺结核。
  3. 免疫机制: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疾病机制,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4. 代谢机制: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机制,如糖尿病和痛风。
  5. 环境机制:环境因素(如污染、辐射、毒素)引起的疾病机制,如肺癌和石棉沉着病。
  6. 神经机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机制,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

此外,发病机制还涉及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 神经机制:病因通过直接损害神经系统或通过神经反射引起组织器官功能改变而致病。
  • 体液机制:病因引起体液质和量的变化、体液调节障碍最后造成内环境紊乱而致病。
  • 细胞机制:病因作用于机体后,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组织细胞,造成某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引起细胞自稳调节紊乱。
  • 分子机制:分子病和基因病,由于DNA变异引起的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了解发病机制对于诊断、预后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

中医如何解释疾病的发病过程?

中医对疾病的发病过程有独特的解释,主要基于“邪正斗争”和“阴阳平衡”的理论。以下是中医如何解释疾病的发病过程的详细描述:

  1. 邪正斗争: 中医认为,疾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是一个由病因损害机体与机体对抗损伤共同作用的过程,即邪正斗争。邪气指致病因素,正气则是机体对抗邪气的物质,成分随邪气性质而变化。疾病的本质是机体阴阳失衡,邪正斗争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2. 病因分类: 中医将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异常变化,这些因素通过皮毛、口鼻等途径侵袭人体。内因则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改变,以及饮食、劳倦房室过度等生活因素。这些因素在正气虚衰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疾病。

  3. 发机制: 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相互斗争过程,涉及正气和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原因,而致病因素入侵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正气不足导致身体抵抗力减弱,使致病因素得以入侵,引发疾病。

  4. 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方面,中医认为人体各部位病变可通过经络发生表里、上下及脏腑之间的传变。表里相传指病邪由皮毛肌表传至脏腑,或脏腑病变后病邪由里达表。上下相传指不同性质的外邪由不同位侵袭机体,但依然可通过经络发生上下传变。脏腑相传指脏腑功能失调或障碍可通过经络联系,影响相关脏腑功能。

  5. 阴阳失调: 疾病过程中,人体阴阳失去平衡,表现为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转化和失。阴阳偏盛包括阳偏胜和阴偏胜,阴阳偏衰包括阳虚和阴虚,阴阳互损指阴阳两虚,阴阳格拒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阴阳转化指阴阳相互转化,阴阳亡失指阴阳大量亡失。

  6. 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 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精虚、失精、精瘀、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运失常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7. 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指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与外邪致病似,统称为内生“五邪”。这些内生“五邪”在疾病过程中也会导致各种病理变化。

中医通过“邪正斗争”、“阴阳平衡”、“病因分类”、“病理变化”、“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和“内生‘五邪’”等多个方面来解释疾病的发病过程。

现代医学中,哪些因素最常导致疾病首次出现症状?

现代医学中导致疾病首次出现症状的最常见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感染:感染是许多疾病首次出现症状的常见原因。例如,流感、普通感冒、HIV、疟疾、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胃肠炎等都是引起发热和其他症状的常见感染。

  2. 炎症:各种皮肤炎症(如疖子、痤疮、脓肿)和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炎症性肠病)也会导致疾病首次现症状。

  3.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直接或作为不良反应引起症状,例如抗癫药物、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引起的药物热。

  4. 营养和心理压力:营养压力和心理压力也是导致疾病首次出现症状的因素之一。

  5. 物理和化学因素:物理压力(如手术、挤压综合征)、化学毒素(如辐射)和由基或炎症也是导致疾病首次出现症状的因素。

  6. 遗传因素:某些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虽然遗传因素,但大多数病例的原因仍不明确。

  7. 代谢和内分泌问题:例如糖尿病、肥胖和糖尿病肾病等代谢和内分泌问题也会导致疾病首次出现症状。

  8. 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的常见初始症状包括痛、感觉变化、视力丧失等。

  9. 泌尿系统疾病:尿液中出现泡沫可能是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或胆道病等泌尿系统疾病的早期症状。

  10. 常见疾病:如链球菌咽喉、流感、牙科感染、尿路感染、体重下降、生殖器疱疹、淋病、沙眼衣原体感染、梅毒、社交焦虑症、抑郁症、月经不调、阴道酵母菌感染、勃起功能障碍、脱发、感冒疱疹、戒烟、糖尿病、哮喘和皮肤感染等。

在保险行业中,“发病”一词的具体定义和应用是什么?

在保险行业中,“发病”一词的具体定义和应用主要涉及重大疾病保险(重疾险)的理赔条件。下是“发病”一词在保险行业中的具体定义和应用:

  1. 定义
  2. “发病”常被定义为出现疾病的前兆或异常的身体状况,或已经显现足以引起一般普通谨慎人士注意并寻求诊断、治疗或护理的病症。
  3. 在某些保险条款中,“发病”还可能被限定为重大疾病的前兆或症状。

  4. 应用

  5. 在重疾险中,保险公司通常要求被保险人在等待期后首次发病并经专科医生确诊,才能按照合同约定给付赔偿责任。
  6. 例如,李某的案例中,保险公司认为其在投保前已检查出肺部结节,应视为“首次发病”,拒绝理赔。然而,法院判决认为,李某的肺部结节不应被视为“首次发病”,因为肺部结节并不一定意味着癌症,且诊断和病情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7. 法律解释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三十条,采用格式条款的保险合同,对条款有争议时,应按通常理解解释,对两种以上解释的,法院应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9. 法院在李某的案例中判决保险公司应支付理赔款,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10. 行业标准

  11.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师协会共同制定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对25种常见疾病的定义进行了统一和规范。
  12. 这些规范旨在解决各公司对重大疾病定义不一引发的争议,确保消费者在面对类似情况时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理赔。

综上所述,“发病”在保险行业中是一个关键术语,其定义和应用直接影响到重疾险的理赔结果。

如何区分“发病”与“疾病”的其他阶段(如潜伏期、急性期等)?

我们可以详细区分“发病”与“疾病”的其他阶段(如潜伏期、急性等):

  1. 潜伏期
  2. 定义: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首次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段。此期间病原体在体内定位、繁殖和转移,但尚未引起明显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
  3. 特点:病原体数量较少,毒力较弱,机体抵抗力较强,因此潜伏期的长短受病原微生物特性、机体环境和机体抵抗力的影响。例,狂犬病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时,潜伏期较短。
  4. 临床意义:掌握潜伏期有助于传染病的及早隔离和预防治疗。

  5. 前驱期

  6. 定义:从疾病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主要症状出现为止的阶段。在此阶段,机体出现非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如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及脉搏变化、体温升高、生产性能下降等。
  7. 特点:机体进一步动员防御力量与致病因素作斗争,若防御力量战胜病因造成的损伤或加上治疗,疾病停止发展而逐渐好转;否则疾病继续发展进入第三期。

  8. 发病期(症状明显期)

  9. 定义:特征性临床症状充分表现出来的阶段。在此阶段,患病动物抗损伤功能得到发挥,病理损伤变化更明显,患畜表现出特征性症状。
  10. 特点:症状最明显和严重,诊断虽易,但病情最为严重,应积极治疗。此期是传染病最重要的传染期,应实施严格隔离措施。

  11. 恢复期

  12. 定义: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间。多数疾病痊愈,少数可能留有后遗症。
  13. 特点:机体免疫力增长到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14. 转归期

  15. 定义:疾病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如果机体的防御、代偿适应、修复能力占绝对优势,则机体逐渐康复;反之,如果机体抵抗力减弱,而病理性损害占绝对优势,则疾病恶化,甚至引起机体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