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再次发病了,家人连夜将他送往医院救治。
2.为防止他突然发病,家人在他身边日夜照看。
1. 某种疾病在体内开始发作。
引
1. 寄于上最亲,意伤之,发病而死。
《史记·五宗世家》
2. 帝大怒,释诸将,独系仲文。仲文忧恚发病,困笃,方出之。
《北史·于仲文传》
3. 听牟决鸣同志说他(何其芳)不知休息地带病写作,每天写到深夜,一直到发病进医院。
《衷心感谢他》
巴金
“发病”通常指的是疾病在人体内开始出现症状的过程。具体来说,发病是机体在病邪(如细菌、病毒等致病因素)的侵袭下,与人体的正气(即正常的生命活动和防御能力)之间发生矛盾斗争的过程,最终致机体出现异常的生命活动,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在中医理论中,发病涉及正气与邪气的相互作用。当外界的致病因素(如外感六淫、内伤邪气等)与人体的正气发生冲突时,若邪气超过正气的适应力或调节力,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例如,《内经》中提到“外内合邪”即指外邪与内伤结合侵入人体,引发疾病。
现代医学中,发病也可以指某种疾病首次出现症状的时间点,或者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明显症状的阶段。例如,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能在感染后的1至3天内发病。
需要注意的是,“发病”一词在不同语境下可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保险行业中,“发病”可能指出现疾病的前兆或异常身体状况,足以引起注意并需要检查、诊断、治疗或护理。
“发病”主要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包括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和正邪斗争的结果,是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
发病的生物学机制涉及多个层面,包括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机体的异常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引发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具体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此外,发病机制还涉及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了解发病机制对于诊断、预后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
中医对疾病的发病过程有独特的解释,主要基于“邪正斗争”和“阴阳平衡”的理论。以下是中医如何解释疾病的发病过程的详细描述:
邪正斗争: 中医认为,疾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是一个由病因损害机体与机体对抗损伤共同作用的过程,即邪正斗争。邪气指致病因素,正气则是机体对抗邪气的物质,成分随邪气性质而变化。疾病的本质是机体阴阳失衡,邪正斗争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病因分类: 中医将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异常变化,这些因素通过皮毛、口鼻等途径侵袭人体。内因则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改变,以及饮食、劳倦房室过度等生活因素。这些因素在正气虚衰的情况下容易导致疾病。
发机制: 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相互斗争过程,涉及正气和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原因,而致病因素入侵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正气不足导致身体抵抗力减弱,使致病因素得以入侵,引发疾病。
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展与传变方面,中医认为人体各部位病变可通过经络发生表里、上下及脏腑之间的传变。表里相传指病邪由皮毛肌表传至脏腑,或脏腑病变后病邪由里达表。上下相传指不同性质的外邪由不同位侵袭机体,但依然可通过经络发生上下传变。脏腑相传指脏腑功能失调或障碍可通过经络联系,影响相关脏腑功能。
阴阳失调: 疾病过程中,人体阴阳失去平衡,表现为阴阳偏盛、偏衰、互损、格拒、转化和失。阴阳偏盛包括阳偏胜和阴偏胜,阴阳偏衰包括阳虚和阴虚,阴阳互损指阴阳两虚,阴阳格拒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阴阳转化指阴阳相互转化,阴阳亡失指阴阳大量亡失。
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 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也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机制。精虚、失精、精瘀、气虚、气机失调、血虚、血运失常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内生“五邪”: 内生“五邪”指化风、化寒、化湿、化燥、化火等病理变化,与外邪致病似,统称为内生“五邪”。这些内生“五邪”在疾病过程中也会导致各种病理变化。
中医通过“邪正斗争”、“阴阳平衡”、“病因分类”、“病理变化”、“精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和“内生‘五邪’”等多个方面来解释疾病的发病过程。
现代医学中导致疾病首次出现症状的最常见因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感染:感染是许多疾病首次出现症状的常见原因。例如,流感、普通感冒、HIV、疟疾、感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胃肠炎等都是引起发热和其他症状的常见感染。
炎症:各种皮肤炎症(如疖子、痤疮、脓肿)和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病、炎症性肠病)也会导致疾病首次现症状。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直接或作为不良反应引起症状,例如抗癫药物、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引起的药物热。
营养和心理压力:营养压力和心理压力也是导致疾病首次出现症状的因素之一。
物理和化学因素:物理压力(如手术、挤压综合征)、化学毒素(如辐射)和由基或炎症也是导致疾病首次出现症状的因素。
遗传因素:某些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虽然遗传因素,但大多数病例的原因仍不明确。
代谢和内分泌问题:例如糖尿病、肥胖和糖尿病肾病等代谢和内分泌问题也会导致疾病首次出现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症的常见初始症状包括痛、感觉变化、视力丧失等。
泌尿系统疾病:尿液中出现泡沫可能是糖尿病、肾脏疾病、肝脏或胆道病等泌尿系统疾病的早期症状。
常见疾病:如链球菌咽喉、流感、牙科感染、尿路感染、体重下降、生殖器疱疹、淋病、沙眼衣原体感染、梅毒、社交焦虑症、抑郁症、月经不调、阴道酵母菌感染、勃起功能障碍、脱发、感冒疱疹、戒烟、糖尿病、哮喘和皮肤感染等。
在保险行业中,“发病”一词的具体定义和应用主要涉及重大疾病保险(重疾险)的理赔条件。下是“发病”一词在保险行业中的具体定义和应用:
在某些保险条款中,“发病”还可能被限定为重大疾病的前兆或症状。
应用:
例如,李某的案例中,保险公司认为其在投保前已检查出肺部结节,应视为“首次发病”,拒绝理赔。然而,法院判决认为,李某的肺部结节不应被视为“首次发病”,因为肺部结节并不一定意味着癌症,且诊断和病情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法律解释:
法院在李某的案例中判决保险公司应支付理赔款,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行业标准:
综上所述,“发病”在保险行业中是一个关键术语,其定义和应用直接影响到重疾险的理赔结果。
我们可以详细区分“发病”与“疾病”的其他阶段(如潜伏期、急性等):
临床意义:掌握潜伏期有助于传染病的及早隔离和预防治疗。
前驱期:
特点:机体进一步动员防御力量与致病因素作斗争,若防御力量战胜病因造成的损伤或加上治疗,疾病停止发展而逐渐好转;否则疾病继续发展进入第三期。
发病期(症状明显期)
特点:症状最明显和严重,诊断虽易,但病情最为严重,应积极治疗。此期是传染病最重要的传染期,应实施严格隔离措施。
恢复期:
特点:机体免疫力增长到一定程度,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基本终止,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
转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