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弹劾的意思

tán

弹劾

拼音tán hé

1.弹劾常用意思: 君主时代官员之间检举罪状向君主报告,请求给予处罚。

词性动词
近义词

例句 1.中国古代的弹劾制度是封建监察制度的核心内容。

2.弹劾常用意思: 现代某些民主国家,审议机构对行政人员的罪状给予揭发与抨击。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揭发
反义词 庇护

例句 1.监察委员应该对公务员的失职行为提出弹劾。

弹劾引证解释

1. 由国家的专门机关对违法失职或职务上犯罪的官吏采取揭发和追究法律责任的行为。

1. 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 《晋书·阮孚传》
2. 凡中外百僚之事,应弹劾者,御史言于大夫。 《旧唐书·职官志三》
3. 那时有吕诲亦上疏弹劾安石。 《宣和遗事》前集
4. 父官京师,以鲠直闻,居台谏,弹劾不避权贵。 清 《淞隐漫录·白秋英》 王韬
5. 官吏受贿,议院得弹劾而去之;议院受贿,谁弹劾而去之? 《五无篇》 章炳麟
6. 我们应该先行检举,提出弹劾。 《动摇》十 茅盾


弹劾是什么意思

拼音:tán hé

词性:动词

解释:指国家权力机关对政府官员或公职人员的违法行为或失职行为进行控告和追究责任的法律程序。

例句:国会决定对总统进行弹劾,以调查他是否滥用职权。

近义词:控告、起诉

反义词:赦免、宽恕

1. 弹劾的定义是什么?

弹劾是指通过法律程序对政府官员(如总统、法官或其他高级官员)的行为进行正式指控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犯有严重不当行为或违法行为。如果弹劾成功,可能会导致该官员被免职或失去职位。弹劾通常由立法机构(如国会或议会)发起和进行。

2. 弹劾的法定程序是怎样的?

弹劾的法定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启动调查:通常由立法机构(如国会或议会)启动对某位公职人员(如总统、法官等)的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可弹劾的行为。

  2. 提出弹劾条款:调查结束后,立法机构的相关委员会会起草并提出弹劾条款,详细列出被指控的违法行为。

  3. 投票表决:立法机构的下议院或类似机构对弹劾条款进行投票。如果多数议员支持弹劾,则弹劾案成立。

  4. 审判:弹劾案成立后,通常由上议院或类似机构进行审判。审判过程中,双方可以提出证据和辩论。

  5. 最终裁决:审判结束后,立法机构进行最终投票。如果达到法定多数(通常是三分之二),被弹劾的公职人员将被免职。

具体程序可能因国家或地区的法律体系而有所不同,但大致遵循上述流程。

3. 弹劾在政治中的作用是什么?

弹劾在政治中是一种法律程序,用于追究和罢免犯有严重不当行为或违法行为的公职人员,特别是高级官员如总统、法官等。其主要作用包括:

  1. 问责:确保公职人员对其行为负责,防止滥用权力或腐败。

  2. 制衡:作为三权分立的一部分,弹劾机制允许立法机构对行政和司法部门进行监督和制约。

  3. 维护法治:通过弹劾程序,确保公职人员遵守法律和宪法,维护法治原则。

  4. 公众信任:弹劾程序有助于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表明不当行为不会被容忍。

总的来说,弹劾是维护政治体系健康和公正的重要工具。

4. 历史上著名的弹劾案例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弹劾案例包括:

  1. 美国:安德鲁·约翰逊总统 - 1868年,约翰逊因违反《任职法案》被众议院弹劾,但在参议院以一票之差未被定罪。

  2. 美国:理查德·尼克松总统 - 1974年,尼克松因水门事件面临弹劾,但在众议院投票前辞职。

  3. 美国:比尔·克林顿总统 - 1998年,克林顿因伪证和妨碍司法公正被众议院弹劾,但在参议院未被定罪。

  4. 美国:唐纳德·特朗普总统 - 2019年和2021年,特朗普因滥用权力和煽动叛乱被众议院弹劾两次,但在参议院均未被定罪。

  5. 巴西:迪尔玛·罗塞夫总统 - 2016年,罗塞夫因违反财政法规被弹劾并罢免。

这些案例在不同国家引发了广泛关注,并对政治和法律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5. 弹劾与罢免有什么区别?

弹劾和罢免都是对公职人员进行问责的机制,但它们在程序、适用范围和目的上有显著区别:

  1. 弹劾

  2. 适用范围:通常针对高级官员,如总统、法官等。

  3. 程序:弹劾通常由立法机构(如国会或议会)发起,通过调查和投票决定是否提出指控。如果弹劾成功,被弹劾者可能会被免职或受到其他处罚。

  4. 目的:弹劾主要用于处理严重的违法行为或渎职行为,是一种政治和法律程序。

  5. 罢免

  6.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公职人员,包括地方官员。

  7. 程序:罢免通常由选民发起,通过收集签名和举行投票来决定是否移除某位官员。如果罢免成功,被罢免者将立即失去职位。

  8. 目的:罢免主要用于处理公众对官员的不满或不信任,是一种民主机制。

总结来说,弹劾是由立法机构发起的对高级官员的法律程序,而罢免是由选民发起的对各级官员的民主程序。

6. 弹劾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弹劾是指对公职人员(如总统、法官等)的正式指控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应被免职。其法律依据通常体现在相关国家的宪法或法律中。例如,在美国,弹劾总统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美国宪法》。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和所有文职官员如果被判定犯有叛国、贿赂或其他重罪和轻罪,可以通过众议院提出弹劾,并由参议院进行审判。如果参议院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弹劾,该官员将被免职。其他国家的弹劾程序和法律依据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都涉及对公职人员不当行为的调查和审判。

7. 弹劾对国家政治稳定有何影响?

弹劾对国家政治稳定的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首先,弹劾程序通常是对政府高层官员或领导人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如果处理得当,可以增强公众对法治和制度公正性的信任,从而维护政治稳定。然而,如果弹劾过程被视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或者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政治动荡。此外,弹劾期间可能会引发政策执行的中断或不确定性,影响国家治理效率。总体而言,弹劾的影响取决于其执行的方式和社会的反应,既有可能促进政治稳定,也有可能引发不稳定因素。

8. 弹劾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机构有哪些?

弹劾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机构通常包括立法机构、司法机构和行政机构。具体来说:

  1. 立法机构:在大多数国家,弹劾程序由立法机构(如国会或议会)发起和进行。立法机构负责提出弹劾指控、进行调查和举行听证会。

  2. 司法机构:在某些国家,司法机构可能在弹劾过程中扮演角色,例如审查弹劾指控的法律依据或参与听证会。

  3. 行政机构:被弹劾的对象通常是行政机构的高级官员,如总统或总理。行政机构的其他成员可能会被要求提供证据或参与调查。

在美国,弹劾程序由众议院发起,参议院负责审判,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审判。

9. 弹劾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弹劾成功的标准通常取决于具体的法律体系和国家宪法。以美国为例,弹劾程序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1. 众议院投票:首先,众议院需要以简单多数通过弹劾条款,指控总统或其他官员有“叛国、贿赂或其他严重罪行与不端行为”。如果通过,弹劾案将提交给参议院。

  2. 参议院审判:在参议院进行审判时,需要至少三分之二的参议员投票支持定罪,才能成功弹劾并罢免该官员。如果未达到三分之二多数,弹劾失败,官员继续留任。

在其他国家,弹劾的标准和程序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也需要议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或超级多数支持。

10. 弹劾失败后会有哪些后果?

弹劾失败后,通常会有以下后果:

  1. 被弹劾者继续任职:如果弹劾失败,被弹劾的官员将继续保留其职位,继续行使职权。

  2. 政治影响:弹劾失败可能会对被弹劾者的政治声誉产生一定影响,但也可能增强其支持者的忠诚度。此外,弹劾过程本身可能会引发公众对政府和司法系统的信任问题。

  3. 党派斗争加剧:弹劾通常涉及党派之间的激烈斗争,失败后可能会导致党派之间的对立进一步加剧,影响未来的政治合作。

  4. 公众舆论分裂:弹劾失败可能导致公众舆论的进一步分裂,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对立情绪可能会加剧。

  5. 法律和程序审查:弹劾失败后,可能会引发对弹劾程序和法律依据的审查和讨论,甚至可能导致相关法律的修改或完善。

总的来说,弹劾失败的影响取决于具体案件的性质、社会背景以及公众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