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金色的阳光透过罅隙,洒在肆意生长的小草上。
2.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罅隙,在地上映出一片斑驳。
1. 缝隙;裂缝。
引
1. 背面生罅隙,质状朴且丑。
唐
《拾得古砚》诗
姚合
2. 良久,金附着满中,了无罅隙。
宋
《夷坚丁志·琉璃瓶》
洪迈
3. 深则必实,矿内棺外用灰土实筑之,不留罅隙。
清
《报当事揭》
陈
2. 嫌隙。
引
1. 若便拥兵前进,吾恐别生罅隙,则和议之事必难成矣。
明
《辍耕录·独松关》
陶宗仪
2. 他想在鲁迅先生和《新文化》一群人之间找出一点罅隙,加以挑拨,进一步扩大文艺界的分裂。
《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
3. 瑕疵;缺憾。
引
1. 看书眼如月,罅隙无不照。
宋
《吊李台卿》诗
苏轼
2. 虽盛唐名家,亦有罅隙可议,所谓瑜不掩瑕是也。
明
《四溟诗话》卷二
谢榛
3. 虽注家强为分别,而罅隙显然。
清
《与胡竹村》之二
恽敬
“罅隙”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xià xì”,主要含义有三个:
缝隙、裂缝:指物体表面的不连续部分,如岩石的裂痕或木头的缝隙。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描述物品表面的瑕疵或不平整。
嫌隙:指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分歧,常用于政治或社会领域,表示内部的矛盾或对立。例如,在明陶宗仪的《辍耕录·独松关》中提到的“若便拥兵前进,吾恐别生嫌隙”担心拥兵前进会引发内部矛盾。
瑕疵、缺憾:指事物存在的一些不足或缺陷,如人的缺点或物品的瑕疵。例如,宋苏轼在《吊李台卿》诗中提到的“看书眼如月,罅隙无不照”,形容书籍存在一些不足处。
此外,“罅隙”在英语中可译为gap, crack, rift,在法语中可译为trou, fente, foss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罅隙”也有不同的用法和解释,例如在《春秋左传》中,“隙”字指的是门开时中间的缝隙。
“罅隙”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物理上的缝隙或裂缝,也可以指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或事物的缺陷,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应用背景。
“罅隙”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应用和例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宋代洪迈的《夷坚丁志·琉璃瓶》中也提到:“良久,金附着满中,了无罅隙”,描述了琉璃瓶表面的平整无瑕。
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嫌隙或分歧:
明代李昌祺的《剪灯余话·卷五·贾云华还魂记》中提到:“然非子之临机应变,则罅隙呈露,吾二人安得复合耶?”也表达了因嫌隙而无法复合的情况。
描述文字和思想上的裂痕:
宋代陶谷的《清异录·卷下·斗磨大同簟》中提到:“李文饶家藏会昌所赐大同簟,其体白竹也,斗磨平密,了无罅隙”,描述了斗磨大同簟表面的平整无瑕。
其他相关用法:
“罅隙”在古代文献中不仅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不平整或不规则,还广泛用于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嫌隙或分歧,以及描述文字和思想上的裂痕。
“罅隙”一词在不同历史时的文化内涵和变化主要体现在其三个主要含义上:
缝隙;裂缝:这是“罅隙最原始的含义,指的是物体表面的缝隙或裂缝。例如,在唐代姚合的《拾得古砚》中提到“背面生罅隙”,以及宋代洪迈《夷坚丁志·琉璃瓶》中描述“良久,金附着满中,了无罅隙”。
嫌隙在感情层面上,“罅隙”指两人之间的嫌隙或不和。例如,明代陶宗仪在《辍耕录·独松关》中提到“若便拥兵前进,吾恐生罅隙”,以及《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中提到的“他想在鲁迅先生和《新文化》一群人之间找出一点罅隙,加以挑拨”。
瑕疵;缺憾:在文学作品中,“罅隙”也用来形容书籍中的瑕疵或缺憾。例如,宋代苏轼的《吊李台卿》诗中提到书籍中的瑕疵,以及明代谢榛的《四溟诗话》卷二中提到的“虽盛唐名家,亦有罅隙可议”。清朝恽敬的《与胡竹村》之二中也提到了“虽注家强为分别,而罅隙显然”。
在现代汉语中,“罅隙”与“嫌隙”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含义、用法以及情感色彩上。
从含义上看,“嫌隙”(xián xì)指的是因猜疑或不满而产生的恶感、仇怨。它通常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因小事引发的紧关系,如朋友间的误会、合作关系的破裂等。而“罅隙”(xià xì)则更多地指物理上的裂缝或缝隙,如玉上的斑点裂纹,比喻旧有的嫌隙。
从用法上看,“嫌隙”常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不和,如《三国志·魏志·胡传》中的“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而“罅隙”则多用于描述物理上的裂缝或缝隙,如玉上的斑点裂纹。
从情感色彩上看,“嫌隙”带有较强的负面情感色彩,如仇怨、不满和恶感。而“罅隙”则相对中性,更多地描述物理上的裂缝或缝隙。
“嫌隙”与“罅隙”的区别在于前者主要描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不和,后者则描述物理上的裂缝或缝隙。
在文学作品中,“罅隙”这一词汇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案例。首先,“罅隙”可以指缝隙或裂缝,也可以比喻事物间的漏或瑕疵。这种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王安忆的《史诗的罅隙里》中,“罅隙”被用来描述史诗般大时代中文学状况的缝隙,这些缝隙不仅指物理上的空隙,更象征着文学史中的空白和未被记录的部分。这种用法体现了“罅隙”在文学创作中的象征意义,即对历史和文化的隐秘角落的探索。
此外,“罅隙”在古代诗词中也有多种用法。例如,樊增祥的诗句“帘隙偷度”描绘了流萤穿过帘缝隙的情景,隐秘而美丽。类似的还有沈曾植的诗句“乍鱼霞晕里,一掐新黄,奁隙晚妆点”,通过“奁隙”来表现晚妆的细节之美。
在现代文学中,“罅隙”同样被赋予了深刻的象征意义。茅盾在《子夜》中写道:“月的笑脸从云罅中探视下界的秘密”,这里的“云罅”象征着自然界的缝隙,同时也暗示着人物内心的隐秘。郭沫若在《塔喀尔美萝姑娘》中提到“从这一点微微的罅穴中,会有剧烈的火山爆发”,这里的“罅穴”则象征着潜在的巨大能量。
“罅隙”在文学作品中不仅指代物理上的缝隙或裂缝,还象征着历史、文化、自然以及人物内心深处的隐秘角落。
“罅隙”一词在其他语言中的对应词汇及其文化背景如下:
英语中的对应词汇是“gap”、“crack”和“rift”。这些词汇在英中广泛用于描述物理上的缝隙、裂缝或裂痕,如墙上的裂缝、地壳的裂痕等。此外,英语中还存在类似“观衅伺隙”的成语,意为寻找对手的弱点或漏洞。
德语中的对应词汇是“Riss”和“Spalt”,这两个词分别表示裂缝和缝隙。在德语中,“Riss”常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裂痕,而“Spalt”则更多地用于描述地质上的裂隙或缝隙。
法语中的对应词汇是“fissure”,意为裂缝或缝隙。这个词在法语中常用于描述自然界的裂缝,如岩石的裂缝或大地的裂隙。
意大利语中的对应词汇是“fessura”,同样表示裂缝或缝隙。这个在意大利语中也常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裂痕或地质上的裂隙。
西班牙语中的对应词汇是“fosa”,意为沟渠或缝。这个词在西班牙语中常用于描述自然界的裂缝或人工挖掘的沟渠。
日语中的对应词汇是“隙間”(k孳an),意为缝隙或空隙。这个词在日中常用于描述物理上的缝隙或时间上的空闲。
韩语中的对应词汇是“틈”(teon),意为缝隙或空隙。这个词在韩语中常用于描述物体表面的裂痕或时间上的空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