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灵。有,助词。
引
1. 惟尔有神,尚克相予。
《书·武成》
2. 故天子昭有神于天地之间,以示威于天下也。
《大戴礼记·少间》
2. 有神助。喻指奇妙生动,有神韵。
引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2. 他画着,渐渐艺术感觉唤醒了,手平稳了,下笔有神了。
《笼鹰志》
李玲修
3. 有精神。
引
1. 这双大眼睛,瞳人深而有神。仿佛即使是在黑暗之中,它们也能发光。
《人的世界·第三家邻居》
王西彦
“有神”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神灵的存在或帮助:在古代文献中,“有神”常用来表示神灵的存在或神灵的帮助。例如,《书·武成》中的“惟尔有神,尚克相予”即指依靠神灵的帮助来实现目标。
奇妙生动、充满神韵:在文学和艺术中,“有神”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奇妙生动或充满神韵。例如,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写作时的灵感涌现。
精神饱满、有生气:在现代汉语中,“有神”也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如“眼睛炯炯有神”,表示人精神饱满、充满活力。
宗教信仰中的神:在宗教语境中,“有神”指的是承认并信仰某种超自然的神灵或创造者。例如,在基督教中,“有神”意味着承认上帝作为宇宙的唯一创造者。
中医中的“神” :在中医理论中,“神”指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包括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例如,正常的生命活动表现为“有神”,而精神萎靡则为“无神”。
“有神”一词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有不同的解释,既可以指神灵的存在或帮助,也可以形容事物的奇妙生动或人精神状态,还可以涉及宗教信仰中的神的概念。
在古代文献中,“有神”一词的理解和使用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首先,从字学的角度来看,“神”字由“示”和“申”组成,本义为天神,引出万物者。古人认为“神”具有被信仰和巨大力量两个重要属性,其形被描绘为聪明正直、能妙万物并影响周围事物。这种理解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中,也反映在文化和社会活动中。
在古代文献中,“神”被广泛用于描述天神、地神、鬼神等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祭祀、信仰和文化活动。例如,《说文解字》中,“神”被定义为“天神”,是万物的主宰者,其字形结构蕴含了天、地、人三者的关系,以及阴阳、精气、变化等概念。这明古人对“神”的理解是基于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而非仅凭想象。
此外,“神”在古代文献中还被用来容特别希奇、不可思议的事物,如神秘、神奇、神异、神话等。在心理和情感层面,“神”可以指心思、心力、注意力,以及表情、精神状态,如神清气爽、采飞扬等。这些用法展示了“神”在古代文献中的多义性和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在古代文献中“有神”一词不仅指代超自然的存在,如天神、地神、鬼神等,还涵盖了对特别希奇、不可思议事物的描述,以及对精神状态和情感的表达。
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的“有神”具体指的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从而在写作时能够文思泉涌,灵感涌现,如同有神力相助一般。这句诗出自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表达了杜甫对阅读与写作关系的深刻理解,即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在写作时游刃有余,灵感涌现。
这句诗对后世对文学创作的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它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通过大量阅读可以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杜甫通过这句诗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灵感涌现。其,这句诗也反映了杜甫个人的文学才华和对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杜甫在诗中自夸年少时担任长安国都嘉宾,参加科举考试,读过大量书籍,文思泉涌词赋可与杨雄匹敌,诗不让曹子建三分。
此外,这句诗还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为夸赞博学多才的典句子。然而,这句诗背后隐藏着杜甫个人的坎坷经历和对朝廷不公的揭露。杜甫在长安应试落选后,虽有才华却仕途不顺,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总之,“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诗不仅体现了杜甫个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于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即只有通过广泛阅读,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灵感涌现。
在现代汉语中,“有神”与“无神”常用描述人的精神状态,这两个概念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健康状况,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
“有神”通常指一个人精神饱满、思维清晰、反应灵敏。具体表现为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迅速。这种状态反映了个体的气血充盛、五脏功能正常,身体昌健。在中医诊断中,“有神”是健康的重要志,表明体内气血充足,脏腑功能正常,身体不易生病。
从文化角度来看,有神”象征着生命力和精神的旺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不仅指不可知的天道,也与人的道德、智慧和生命力相关。如,在道教和《庄子》中,神被视为人的身体和心灵结合展现出的一种总状态,强调个人内在精神状态的重要性。因此,“有神”不仅是一个医学上的概念,更是一种文化上的理想状态,体现了对生命力和精神状态的高度重视。
“无神”则表现为精神不振、面色萎黄、语言无力等。这种状态反映了个体的气血衰微、五脏功能衰弱,容易患病甚至死亡在中医诊断中,“无神”是病情严重的表现,预示着生命活动进入末期。
从文化角度来看,“无神”象征着生命力的衰竭和精神的萎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与人的行为和自然现象紧密相关,如四季变化、日月星辰等。当个体表现出“无神”的状态时,可能意味着其内在的精神状态与自然规律脱节,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感恩。
“有神”与“无神”的对比不仅反映了个体的健康状况,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力和精神状态的深刻理解。在中医中,“有神”是健康和长寿的象征,而“无神”则预示着生命的终结。在文化层面,“有神”象征着对生命力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而“无神”则反映了对生命力的忽视和对自然的冷漠。
此外,“有神”与“无神”的概念也与个人的情感和行为密切相关。例如,当一个人表现出“有神”的状态时,往往意味着其内心充满情感力量和行动力。相反,“无神”的状态则可能表明个体缺乏情感支撑,行为迟缓,反应迟钝。
现代汉语中的“有神”与“无神”不仅描述了人的精神状态,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意义。这两个概念反映了个体的健康状况、生命力和精神状态,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力和精神状态的高度重视。
在基督教和其他宗教信仰中,“有神”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定义和理解。在基督教中,神被视为宇宙的创造者和维持者,具有全能、全知和全善的属性。基督教中的神是唯一至高无上的存在,控制着所有创造,并且自足,即他的存在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事物。基督教还强调神的三位一体概念,即神由三个位格组成:父、子和圣灵,他们平等且拥有相同性质。
在犹太教中,神被称为Yahweh或YHWH,被视为严格遵守摩西十诫的神。犹太教认为神没有性别,是超越、个人和统一的存在。伊斯兰教中的神被称为Allah,也被视为创造宇宙的永恒、全能、无所不在的真主。
在印度教中,神的概念则更为复杂,缺乏单一的神祇,而是有众多神祇,每个神祇与宇宙的不同方面相关联。洲宗教中,神的内在性和非个人化性质受到强调。
此外,在原始宗教中,太阳和天空被视为创造者或滋养父,而大地或夜晚则被视为被滋养的母亲。在古希腊和北欧神话中也有丰富的神祇体系。
尽神的概念在不同宗教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几乎所有社会都普遍相信神的存在。
中医理论中“神”的概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这些活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体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的生理活动状态。
形色、眼神、言谈、表情、应答、举止:这些外在表现是“神”的具体体现,通过观察这方面可以判断“神”的状态。
气色、声息、脉象:这些生理指标也是“神”的重要表现形式,反映了人体的健康状况。
聪明智慧、巧妙、高明、神采:这些内在品质和外在表现都是“神”的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和智慧水平。
水谷精气、正气:这些是“神”的物质基础,与五脏相关联,其中心主志、统领魂魄,魂魄是“神”的两种表现形式。
针刺感应:在临床治疗中,通过针刺特定穴可以影响“神”,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
“神”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它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还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保持“得神”状态是健康的关键,而“失神”则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中医认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病痛,还包括心理的健康,即身心的和谐统一。
中医对健康和疾病的看法深受神”的概念影响。中医强调“天人合一”和“形神统一”的健康观,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影响,健康状态依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疾病观强调邪正交争和阴阳失调,认为疾病是正邪矛盾的结果,治疗应注重治未病,即预防疾病的发生。中医还强调整体观,认为疾病是人体与环境失衡的整体反应,治疗应从整体层次进行调整。
总之,“神”在中医理中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概念,涵盖了精神活动、生理指标和物质基础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