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卑劣的意思

bēi liè

卑劣

拼音bēi liè

1.卑劣常用意思: (品质、言行等)下流恶劣。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丑恶 , 恶劣 , 低劣 , 卑鄙 , 下贱 , 卑贱 , 下流 , 轻贱 , 下劣
反义词 高洁 , 高尚 , 崇高 , 高贵
例词手段卑劣
例词人品卑劣

例句 1.他用卑劣的手段赢得了比赛,真是可耻!
2.他绝不是卑劣之人,这一点你不用怀疑。

卑劣引证解释

1. 低下鄙俗;卑鄙恶劣。

1. 傲慢者,最卑劣之根性也,自尊人之所不为也。 《新民说·论自尊》 梁启超
2. 为了那个人太卑劣,我一定要警戒他! 《烟云》五 茅盾
3. 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4. 于是从他那卑劣的思想中所发出的更丑的誓语,又振起我的自尊心来。 《莎菲女士的日记·三月二十八晨三时》 丁玲


卑劣是什么意思

“卑劣”一词在汉语中具有贬义色彩,主要用来形容品行低下、行为恶劣或环境险恶。具体来说,“卑劣”的拼音为bēi liè,其基本含义是“低下鄙俗;卑鄙恶劣”。

“卑劣”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品行或行为,如“卑劣的人”、“卑劣的行为”等,这些用法都强调了其负面的道德评价。例如,在文学作品中,梁启超、茅盾、闻一多等人曾用“卑劣”来形容某些人物或事件,以表达对这些行为的谴责。

此外,“卑劣”的近义词包括“卑鄙”、“下流”、“下贱”等,而其反义词则是“高尚”。在英语中,卑劣”可以翻译为“base, mean, despicable”,而在法语中则有“turpitude, saleté, sordidité”等多种表达方式。

“卑劣”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品行和行为,还可以用来形容环境的恶劣,如“处在这种卑劣的环境下,更应该努力奋发”。这种法显示了“卑劣”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广泛适用性。

“卑劣”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用来形容那些品行低下、行为恶劣的人事物,以及环境的恶劣。在使用时,它常用于批评那些缺乏道德和正义感的行为.

“卑劣”一词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是什么?

“卑劣”一词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首先,“卑劣”一词最早出现在梁启超的《新民说·论自尊》中,其含义为低下鄙俗、卑鄙恶劣。随后,茅盾、闻一多、丁玲和周海亮等作家在不同作品中引用了这一词汇,以强调其贬义含义。

在古代汉语中,“卑”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的原始形态,经过西周春秋时期与“又”结合形成“攴”,最终在现代汉中基本义为地位低下,引申为人格低劣。而“劣”字则有形容词义,表示品质低劣或浅陋。因此,“卑”一词结合了这两个字的含义,指代恶劣的行为或品性。

从历史典故来看,《三国志》、《北史》、《白雨斋词话》、《客窗闲话》、《三闲集》、《浮生六记》、《上杨侯陈善后事宜书》、《四世同堂》、《我对小品文的意见》等文献中都有提到“卑劣”一词的使用情况,进一步说明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学作品中的广泛适用性。

在现代汉语中,“卑劣”一般用于描述恶劣的行为或品性,如“衣冠禽兽”一词最初指穿着官服的官员,但后来因政治腐败而带有贬义,特指道德败坏、行为卑劣的人。此外,“卑劣”还被用来形容人格低下、举止不端、品性恶劣等。

“卑劣”一词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映了从古代地位低下到现代贬义词的转变过程。

在不同文化中,“卑劣”的表达方式有哪些差异?

在不同文化中,“卑劣”的表达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文化差异:

  1. 中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通常代表尊贵、权势与地位,古代帝王均穿戴黄袍。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黄色多表示胆小、卑鄙或低级趣味的意思,例如“yellow dog”(卑鄙的人)和“yellow press”(低级趣味的刊物)。这种颜色象征的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对“卑劣”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表达。

  2. 日语中的“卑劣”: 在日语中,“卑劣”可以翻译为“ひれつ”、“げれつ”或“げせん”,但日本人通常在吵架时不会使用过于激烈的词汇,除非情况严重。这表明日本文化中对“卑”的表达较为温和,强调行为的恶劣而非直接贬低他人。

  3. 古代与现代汉语中的“卑鄙”: 古代的“卑鄙”原来是联合词组,“卑”指地位低下,“鄙”指见识短浅;后来凝固成形容词,意思是“卑微鄙陋”。现代的“卑鄙”则更多地用于形容人的言行恶劣,不道德,如“这些无耻的话从这个卑鄙的小人嘴里说出来,竟如流水一样顺畅”。这种演变反映了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卑劣”概念的不同侧重。

  4. 法西斯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法西斯主义强调种族生理差异,而文化相对主义则强调文化差异。这种思想上的差异也影响了对“卑劣”的表达方式。例如,法国极端民族主义者勒庞主张尊重民族文化和身份的差异,认为“民族不能概分为优越或卑劣”,这表明在某些文化中,“卑劣”的概念被用来区分而非贬低

“卑劣”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语境变化是怎样的?

在现代汉语中,“卑劣”一词的使用频率和语境变化主要体现在其贬义色彩的加强以及在书面语中的频繁使用。我们可以看到“劣”一词在古代和现代的含义存在显著差异。

在古代,“卑”通常指地位低下,“鄙”则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然而,在现代汉语中,“卑劣”已经转变为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人格低下、地位低微或环境险恶,常用于描述卑鄙恶劣的行为或状态。例如,“卑劣手段”、“卑劣行径”等表达方式在现代语境中较为常见。

此外,“卑劣”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书面语中。它多用于描述某些具体的行为或状态,如“手段卑劣”、“行为卑劣”。相比之下,“卑鄙”一词虽然也有类似的含义,但其语意较轻,且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可以使用。

如何区分“卑劣”与其他贬义词如“卑鄙”、“下流”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区分“卑劣”与其他贬义词如“卑鄙”、“下流”的具体含义和用法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基本含义
  2. 卑劣:通常指品质低下、恶劣或行为不端。例如,在描述一个人的行为时,可以说“他的行为非常卑劣”,意味着他的行为是恶劣的、道德的。
  3. 卑鄙:主要指品行低劣、品质恶劣,常用于形容人的道德水平低下。例如,“他是卑鄙的小人”,这里的“卑鄙”强调的是道德上的恶劣。
  4. 下流:可以指河流的下游,也可以指引起性欲的描述,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例如,“他的行为下流”,这里的“下流”强调的是行为上的恶劣。

  5. 用法区别

  6. 卑劣:常用于描述具体的行为或事物的质量低下。例如,“这是一个卑劣的产品”,这里的“卑劣”强调的是产品质量差。
  7. 卑鄙:更侧重于描述人的道德品质恶劣。例如,“他是个卑鄙的人”,这里的“卑鄙”强调的是人的道德水平低下。
  8. 下流:除了指河流的下游外,还常用于形容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例如,“他的行为下流”这里的“下流”强调的是行为上的恶劣。

  9. 例句对比

  10. 卑劣:用于描述具体的事物或行为。例如,“他的手段卑劣”,这里的“卑劣”强调的是手段的恶劣。
  11. 卑鄙:用于描述人的道德品质。例如,“他是个卑鄙的人”,这里的“卑鄙”强调的是人的道德水平低下。
  12. 下流:用于描述人的行为或品质。例如,“他的行为下流”,这里的“下流”强调的是行为上的恶劣。

虽然“卑劣”、“卑鄙”和“下流”都含有贬义,但它们在具体含义和用法上有所区别。“卑劣”多用于描述具体的事物或行为的质量低下;“卑鄙”则侧重于描述人的道德品质恶劣;

“卑劣”一词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

在文学作品中,“卑劣”一词常用于描绘人物的恶劣行为和品性。以下是一些应用案例:

  1. 《官场现形记》 :这部作品中描述了贾某的卑劣行为,如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并与市侩黄某串通,到处钻营,表现出卑鄙无耻的一面。

  2. 《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清末作家沉复在书中提到,在热闹场合中见到的卑鄙之状不堪入目,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某些人的低劣行为。

  3. 《上杨侯陈后事宜书》 :张杓在书中批评奸商为了利益而甘愿从事卑劣的行为,揭示了商业伦理中的恶劣现象。

  4. 《四世同堂》 :老舍在小说中提到蓝东阳被描述为狡猾卑劣的诗人,反映了文学创作中的道德争议。

  5.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 :鲁迅在文章中提到白话文被批评为卑劣,没有价值,反映了语言和文化上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