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不顾一切,跳到河里把孩子救了起来。
2.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坚决要出去闯一番事业。
1. 不回头看。
引
1. 宾出,公再拜送。宾不顾。
《仪礼·聘礼》
2. 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史记·刺客列传》
3. 林宗异而问之:“甑破可惜,何以不顾?”叔达曰:“甑既已破,视之无益。”
晋
《后汉纪·灵帝纪》
袁宏
4. 居岁余,如有所不乐,一旦载妻子入阌乡南山,不顾。
唐
《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
韩愈
2. 不顾念;不照顾。
引
1. 务在独乐,不顾众庶。
汉
《上林赋》
司马相如
2. 不顾身之卑贱兮,惜皇舆之不兴。
《楚辞·刘向〈九叹·离世〉》
3. 不理会。
引
1.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楚辞·九章·涉江》
2. 诸国皆聘以重爵,什并不顾。
南朝 梁
《高僧传·译经中·鸠摩罗什》
慧皎
3. 马周初入京,至灞上逆旅,数公子饮酒,不顾周,周市斗酒濯足,众异之。
明
《珍珠船》卷四
陈继儒
4. 朱暮堂不顾汤富海的意见,不满地说:“非筛不行!苏账房!”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五
周而复
4. 不考虑;不顾忌。
引
1. 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
《韩非子·十过》
2. 君少修清节,不顾荣禄。
《后汉书·列女传·王霸妻》
3. 人有恣其淫性而不顾五伦,真兽类也。
明
《七修类稿·奇谑二·帝王淫乱》
郎瑛
4. 战士们不顾一切地在钢架上爬行。
《东方》第三部第十章
魏巍
“不顾”一词在中文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不回头看:最初的意思是指不回头看,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提到荆轲离开时“终已不顾”。
不顾念、不照顾: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忽视或不关心。例如,司马相如在《上林赋》说“务在独乐,不顾众庶”,意思是只顾自己快乐,而不顾念众人。
不理会:指对某事或某人完全不予关注,例如《楚辞·刘向〈九叹·离世〉》中的“不屑一顾”,表示极端轻视。
不考虑、不顾忌:指不参与决策或不担心后果,例如《韩非子·十过》中提到耽于女乐而不顾国政的后果。
不顾死活:形容不顾自己的生命,比喻拼命。例如,《西游记》中提到“这呆子不顾死活,闯宫殿”。
不顾一切:指什么都不考虑,什么都不顾忌,例如“他这样不一切地蛮干,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顾他人感受:在某些情况下,“不”也可以用来形容不顾他人的感受或利益,例如成语“不管不顾”,表示对人不照料或举动莽撞。
“不顾”涵盖了从回避忽视、不计较到不考虑的多种情境,具体含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不顾”一词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具体使用例子和语境,涵盖了从忽视到不顾忌的广泛含义。
不回头看:最早见于《史记·刺客列传》,其中描述刺客在执行任务时的无畏神:“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晋代袁宏的《后汉纪·灵帝纪》也有类似用法表示对某事的无视或忽视。
不顾念、不照顾:汉代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提到:“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这表明他为了国家利益而放弃个人安危。此外,《楚辞·刘向<九叹·离世>》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不理会:《庄子·逍遥游》中有:“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这里匠人对不符合标准的大树不予理会。
不考虑或不顾:《韩非子·十过》中提到:“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后汉书·列女传·太原王霸妻》也强调了国家政事的不顾及。
拼命、毫无顾忌:如“奋不顾身”、“掉臂不顾”等成语,分别出自西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史记·孟尝君列传》,形容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放任或忽视:明代郎瑛的《七修类稿·奇谑二·帝王淫乱》和魏巍的《东方》中出现了“不顾”的用法,表示对某些事情的放任或忽视。
在现代汉语中,“不顾”通常表示对某事或某人的漠视、不考虑、不顾忌或不顾及他人感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和例句:
例句: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史记·刺客列传》)
不照顾、不考虑:表示对事或某人的漠视或不关心。
例句:务在独乐,不顾众庶。(司马相如《上林赋)
不理睬、不顾虑:表示对某事的漠视或不去计较。
例句: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庄子·逍遥游》)
不顾虑、不去计较:表示在特定情境下不顾一切的行为。
此外,“不顾”还可以与其他词语结合形成成语,如“不管不顾”,表示对人不照料或举动莽撞,不顾别人。例如:- 成语:不管不顾 - 例句:他不顾一切地冲向危险的地方,不顾个人安危。
“不顾”、“不管”和“不顾一切”在含义和用法上都有所区别。
用法:通常作为动词使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如“不顾儿女”、“不顾一切”。
“不管”:
用法:可以为连词使用,引导条件状语从句;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不理会或不考虑。
“不顾一切”:
总结来说,“不顾”侧重于不看顾或不理会某事或某人;“不管”既可以表示假设的连词,也可以表示无视或顾;
在不同地区或方言中,“不顾”的表达方式和含义确实存在差异。例如,在长沙方言中,“不顾”常用于比喻用语中,描述一种不顾实际状况的行为。而在普通话中,“不顾”通常表示不顾惜、不顾及的意思,如成语“不顾一切”,表示不顾一切去做某事。
此外,从汉语到英语的翻译中,“不顾”可以被翻译为“in spite of”或“regardless of”,这些表达方式在英语中用来描述对困难、反对意见或危险情况时的态度。这表明在不同语言中,“不顾”的概念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但具体用法和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不顾”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其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情况来推断。根据《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年史》中的记载,“不顾”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经存在,并且具有明确的语义。例如,在《左传》中,“不顾”被用来描述人们在市场上的行为,即有人在早晨争先恐后地进入市场,而到了傍晚则掉臂而过,不再关注市场的情况。
然而,关于“不顾”一词的具体历史演变过程,现有资料并未提供详细的解释或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