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由于灯光很暗,我没有看清他的面目。
例句
1.看看你的所作所为,你有何面目面对家乡父老?
1. 面孔;面貌。
引
1. 有腼面目,视人罔极。
《诗·小雅·何人斯》
2. 泗州被围凡七月,守城者不得寐,面目皆生疮。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3. 韩道国到家,拜了家堂,脱了衣裳,净了面目,夫妻二人,各诉离情一遍。
《金瓶梅词话》第五九回
4. 〔余小姐〕姿态美丽,面目富有表情,服装精致。
《一只马蜂》
丁西林
2. 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状态。
引
1. 王徽之以菖蒲映竹,曰:“菖蒲止以九节为贵,而此君面目耸然。”
唐
《云仙杂记》卷三
冯贽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
《题西林壁》诗
苏轼
3. 我本书生起家,身后子孙通塞不可知,第还我穷秀才面目足矣。
明
《野获编·勋戚·世官》
沈德符
4. 明代《水浒》面目,遂得重睹。
《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一
胡
3. 面子;颜面。
引
1. 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
《国语·吴语》
2. 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纵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于地下乎!
《汉书·王陵传》
3. 众囚徒见宋江有面目,都买酒来与他庆贺。
《水浒传》第三七回
4. 你这样做就使我犯了罪,犯了一种没有面目见朋友的罪!
《上海屋檐下》第一幕
夏衍
4. 情面。
引
1. 云长执剑在手曰:“休再言!此剑上并无面目。”
《三国演义》第六六回
“面目”一词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外貌或相貌:这是“面目”最常见的用法,指的是人的面部特征和整体外观。例如,“面目可憎”形容一个人的面貌令人厌恶。
事物的外表或态:除了指人的相貌,“面目”也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外在状况或表面。例如,“庐山真面目”用来比喻事物的真实面貌。
比喻事物呈现的景象或状态:在某些情况下,“面目”可以比喻为事物所呈现的景象或状态。例如“还其本来面目”表示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面子或体面:在人际交往中“面目”有时也指面子或体面,如“愧无面目见人”,表示因羞愧而无法面对他人。
文化与历史背景:在文学作品中,“面目”常用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和气质,如《红楼梦》中对林黛玉的描写。
“面目”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含义,既可以指人的外貌,也可以用来描述事物的外在状况或状态,还可以涉及面子或体面的概念。
在古代汉语中,“面目”的原始含义主要指的是人的面部特征,尤其是眼睛和脸颊的部分。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面”字从目从囗,部的囗标示一张脸的形状,中间有一只大眼睛,属于独体象形,本义为人的脸。此外,甲骨文中的“面”字也画了一张脸的轮廓,中间突出了眼睛,象征着人面部特征。
在古代,“面”字最早出现于商代甲骨文中,古字形模拟脸部轮,中部是“目”,本义是“脸”。随着时间的推移,“面”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指人的脸,还用于描述事物的各个部分和不同侧面,以及面向、朝向等概念。
“面目可憎”这一成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主要体现在其出处、含义以及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应用。
从历史背景来看,“面目可憎”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韩愈的《送穷文》中。愈在这篇文章中以诙谐的笔调描述了五个穷鬼(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跟随他,使他一生困顿,但最终帮助他获得英名。在文中,韩愈提到:“凡所以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这句话表明了“面目可憎”最初是用来形容因某种原因而让人感到厌恶的外貌或神情。
关于成语的文化意义,“面目可憎”不仅指人的外貌丑陋,还可能指说话或写文章词汇单调贫乏,令人反感。这种用法反映了古人对语言和行为的重视,认为一个人的外貌和言谈举止可以反映其内在品质。例如,宋代黄庭坚曾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这表明读书人若长时间不读书,不仅会失去智慧,还会显得面目可憎和语言无。
此外,“面目可憎”在现代汉语中通常作为谓语或定语使用,结构为主谓式。它常用于描述某人相貌丑陋,给人留下不良印象的情景。成语的近义词包括“獐头鼠目”,而反义词则有“眉清目秀”等
“面目可憎”这一成语不仅源于唐代韩愈的《送穷文》,而且在历史上和文化上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用来形容外貌上的丑陋,还象征着一个人内在品质的缺失,如缺乏智慧、语言无味等。
“庐山真面目”这一成语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题西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庐山时的不同视角和感受,表达了对庐山变化多姿面貌的赞叹,并借景抒发了客观全面观察的重要性。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文学中,“庐山真面目”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真实面貌。苏轼通过这首诗揭示了一个哲理:只有跳出事物本身,才能全面认识其本质。这种观点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毛泽东在《登庐山》中引用了这一成语,强调要揭示庐的“真性格”和“真精神”,并赋予其新的内涵。
此外,朱良志在其论文中指出,“庐山真面目不仅仅是对庐山景色的描述,更是对世界真实相和人的生命真性的呈现。他强调,所谓“真面目”,不是庐山的真相,而是在不依人分别见的础上,让生命真性无碍地呈现。
总体而言,“庐山真面目”这一成语在文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仅用于描述自然景观的变化,还被用来表达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
在现代汉语中,“面目”一词不仅反映了语言文字的发展历程,还体现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从初的口头表达到书面文字,再到现代的书面语,“面目”一词逐渐变得更加清晰、明确,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原始的韵味和魅力。
“面目”一词在社会文化中的演变与“面子”概念密切相关。在中国文化中,“面子”被视为个体身份、理想形要求的体现,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地位、社会价值和生活需求的总和。这种文化符号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变迁,“面子”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性依然存在,但其赖以存续的手段性条件发生了变化。例如,在传统熟人社会中,社会舆论机制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较大,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舆论压力减轻,人们追求面子的手段也随之改变。此外,全球化和西方价值观的引入也改变了中国商业和就业文化,反映了外国企业带来的西方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
“愧无面目见人”这个成语源自于古代儒家思想,强调道德操守的重要性。根据《孟子·尽心上》中的原文:“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二乐也。”该成语意指因做了亏心事而感到羞愧,无法面对他人。
在《射雕英雄传》中,郭靖曾听到有人对他说:“我累君母惨亡,愧无面目再见。”这表明说话者因为自己的行为导致了郭靖母亲的不幸去世内心感到极大的愧疚和羞耻,认为自己没有脸面再见到郭靖。这种心理状态反映了“愧无面目见人”的深刻含义,即因为做了对不起他人的事情而感到羞愧,无法直视对方的眼睛。
此外,在《白鹿原》中,嘉轩也表达了类似的情感:“踢卖先人业产,愧无脸面见人。”他因为败家子的行为而感到羞愧,认为自己没有脸面再见人。这种情感在《第8号当铺》中也有体现,陈精因为怀有身孕而感到无颜见人,请求老爷赐死以保全自己的尊严。
“愧无面目见人”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深刻的心理体验。它提醒人们在行为上要正直无私,不辜负天意,也不让自己的行为令他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