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啰唆的意思

luō suo

啰唆

拼音luō suo

1.啰唆常用意思: 说话絮叨,重复繁琐。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噜苏 , 絮叨 , 罗嗦
反义词 简洁

例句 1.这位老太太有些嘴碎,遇到事情就爱啰唆。

2.啰唆常用意思: (事情)琐碎;麻烦。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罗嗦

例句 1.这些手续异常啰唆,一时半会还不能结束。

3.啰唆常用意思: 絮絮叨叨地说;一再说。

词性动词
近义词 絮聒 , 唠叨

例句 1.你啰唆了半天,也没说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啰唆引证解释

1. 语言琐碎。

1. 黛玉站在炕沿上道:“啰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 《红楼梦》第八回
2. 偏偏碰着这位老先生极其啰苏,又是极其小心,见面之后,问长问短。 《官场现形记》第三四回
3. 这人有一点啰嗦,不过,听口气,倒是个好人。 《山乡巨变》上一 周立波

2. 麻烦。

1. 这种啰嗦的事情,本来是早点结束掉最好。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三幕第一场 洪深
2. 我这个人做事干脆,顶怕啰嗦!生产还不行,偏要订个计划,这不是怪事! 《模范班》 杨朔

3. 纠缠。

1. 陈炳荣: 要饭的也来啰嗦不清,(挥乞丐去)快走! 《咸鱼主义》 洪深
2. 林道静在北戴河杨庄小学校忍受不了余敬唐的啰嗦,结果……她又悄然从北戴河逃回了北平。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八章 杨沫


啰唆是什么意思

“啰唆”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用来形语言琐碎、冗长或事情麻烦、纠缠不清。具体来说:

  1. 语言琐碎:指说话时言繁复、冗长,缺乏精炼,给人一种絮叨的感觉。例如,一个人在讲话时总是重复相同的内容,或者使用过多的修饰语,使得听者感到厌烦。

  2. 麻烦:指事情复杂、纠缠不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处理。例如,一任务需要很多步骤才能完成,或者一个程序需要很多细节才能顺利进行。

  3. 纠缠:指事情难以解决,多互相推诿,难以达成一致。例如,在工作中,几个人因为意见不统一而无法做出决定。

“啰唆”一词在文学作品中也常被用来形容人物的性格或行为特征。例如,在《红楼梦》中,林黛玉曾用“啰唆”来形容某人的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啰唆”和“啰嗦”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的侧重点略有不同。“啰嗦”更侧重于言语繁复,而“啰唆”则更多指语言琐碎和事情麻烦。

“啰唆”是一个贬义词,通常用于描述那些说话冗长、琐碎或做事麻烦的人或事,表达了一种对繁琐事务的厌烦或对简洁处理方式的偏好。

嚂唆一词的历史起源是什么?

“嚂唆”一词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中的“唆”字。在古代汉语中,“唆”字的本义是怂恿人做事,如《西游记》中猪八戒被唆使去挑拨师父与妖怪的关系。此外,“唆”字还用于形容用嘴吮吸吃剩的桃核,以及在方言中表示咬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中,“唆”字常用于表示怂恿或挑动别人去干坏事,如“唆使”一词。例如,在《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中提到:“量汝是个医人,安敢下毒害我?必有人唆使你来!”。这表明“唆”字在古代文献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并且其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唆使”相似。

在现代汉语中,“啰唆”和“啰嗦”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何不同?

在现代汉语中,“啰唆”和“啰嗦”的使用频率和语境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推荐,正确的写法是“啰唆”,而不是“啰嗦”。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啰嗦”比“罗嗦”更常用,但两者都是错误的组合,不可使用。因此,“啰唆”在现代汉语中较少见。

从语境上看,“啰嗦”一词主要用于描述言语繁复、琐碎或麻烦的行为。例如,在描述某人说话冗长、重复无意义的话语时,常用“啰嗦”来表达。此外,“啰嗦”还可以用于描述手续繁琐或事情复杂的情况。

相比之下,“啰唆”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且主要作为形容词和动词使用,表示言繁复、话很多,总说个不停,以及事情琐碎、麻烦的意思。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如《红楼梦》中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备:“啰唆什么,过来,我瞧瞧罢。”。

总结说,在现代汉语中,“啰嗦”比“啰唆”更常用,且主要用于描述言语繁复、琐碎或麻烦的行为。

“啰唆”在不同地区的方言中有无特殊含义或用法?

“啰唆”在不同地区的方言中确实有特殊的含义和用法。

在益阳方言中,“啰唆”不仅表示语言文字上的繁复,还引申为事情上的琐碎、麻烦。此外,它还被来形容为人处事的不利索、不干脆,甚至是动作慢、反应慢、不灵活等。益阳方言中还有一个说法“蓑衣文章”,用来形容文章之繁复、唆。

另一方面,《汉语大词典》对“啰唆”的解释也提到其本义是多言,但《方言调字表》则认为其音义并合,实际是假借字形。在一些旧小说中,“啰唆”还写作“罗唣”,并且有“覶琐”的异体字。

如何区分“啰唆”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与日常语言中的贬义用法?

在文学作品中,“啰唆”一词的象征意义与日常语言中的贬义用法有明显的区别。在文学作品中,“啰唆”往往被赋予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而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琐碎或冗长。

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

  1. 深化主题与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啰唆”可以用来深化主题和情感。例如,在张贤亮的《习惯死亡》中,卡根用他“无比啰唆的语言”反复论证“死亡并不可怕,永生才是坏事”,尽管这种表达方式显得啰唆,但其背后的哲学思辨却能帮助读者深入思考“死亡”这一形而上且现实的问题。这种用法不仅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还通过语言的冗长来强调主题的复杂性和深刻性。

  2. 揭示人物性格: 在托尔斯泰的《复活》中,“啰唆”一词于描述人物的语言风格,从而揭示其性格特征。例如,某些角色可能会因为啰唆而显得缺乏效率或不够果断,这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犹豫和矛盾。通过这种描写,作者能够更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心世界。

  3. 增强叙事效果: 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啰唆”可以作为一种叙事技巧,增强故事的层次感和丰富性。例如,在朱自清的《潭柘寺戒坛寺》中,描述老道的装束时使用了“啰里啰唆”的形容词,不仅描绘了外貌的杂乱无章,还暗示了人物的内心状态和生活背景。这种描写方式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日常语言中的贬义用法

  1. 语言琐碎: 在日常语言中,“啰唆”通常指说话絮絮叨叨、语言琐碎。例如,在朱自清的《儿女》中,描述饭桌上的对话时使用了“啰啰唆唆”的形容词,表明说话者在讲述事情时过于啰嗦。这种用法强调了语言的冗长和缺乏简洁性。

  2. 拖沓乏味: 在其他日常用法中,“啰唆”常用来形容文章或讲话内容拖沓乏味、废话多。例如,在描述冗长的演讲或报告时,人们会用“啰唆”来形容废话多、持续时间过长。这种用法带有明显的贬义,表达了对冗长内容的不满和厌烦。

  3. 影响沟通效率: 在日常交流中,“啰唆”还可能影响沟通的效率和效果。例如,在《河州文摘》中提到的歇后语“数冬瓜,道茄子”,形容说话啰里啰唆,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对方失去耐心。这种用法强调了语言表达的简洁性直接性的重要性。

总结

在文学作品中,“啰”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作者用来深化主题、揭示人物性格和增强叙事效果的重要手段。而在日常语言中,“啰唆”则主要指语言琐碎、拖沓乏味,带有明显的贬义。

“啰唆”一词在心理学或社会学研究中是否被探讨,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如何?

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中,“啰唆”一词确实被探讨,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得到了一定的关注。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啰唆”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及其影响。

从情感需求的角来看,“啰唆”行为背后往往隐藏着人们寻求关注和关心的潜意识需求。人们通过重复话题来释放情感,渴望被理解和理解他人。这种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花费大量时间在短视频、直播等平台上表达自己,这使得“啰唆”变得更为普遍。

然而,“啰唆”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当一个人过于啰嗦时,不会使听众感到疲倦,还可能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过多冗长的言辞会侵蚀沟通的精髓,让人难以集中精神,引发负面情绪。简洁有力的交流方式更容易吸引注意力,帮助构建良好的沟通氛围。此外,啰嗦可能给人一种自我中心的印象,频繁的插话和无尽的展开使对方感到被忽略,产生被冒犯的感觉,最终导致关系的疏远。

适度的“啰唆”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乐趣。幽默感与叙事能力的结合让啰嗦者成为社交场合的受欢迎人物,唤起共同回忆,拉近彼此距离。然而,在某些场合下,适度的“啰唆”显得不合时宜,当重要信息被无谓细节淹没时,听众的耐心受到挑战,此时更简洁有效的沟通式更为合适。

在流行文化中,“你啰嗦了”成为了一种轻松幽默的调侃方式,既可以用来指责朋友说话啰嗦,也可以轻松地化尴尬。这种调侃方式不仅体现了人们对于高效沟通的追求,也有助于缓解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加深彼此的关系。

“啰唆”一词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研究中确实被探讨,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适度的“啰唆”可以增强情感联系和社交互动,但过度的“啰唆”则可能破坏沟通效率和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