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灾害的意思

zāi hài

灾害

拼音zāi hài

1.灾害常用意思: 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祸害。如

词性名词
近义词 灾祸 , 灾难 , 劫难 , 灾殃

例句 1.这场残酷的灾害夺去了千万人的生命。
2.近年来由于人类滥砍滥伐,泥石流等灾害频发。

灾害引证解释

1. 亦作“葘害”。天灾人祸造成的损害。

1. 是以神降之福,时无灾害。 《左传·成公十六年》
2. 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礼记·大学》
3. 间者以来,阴阳不调,菑害并臻,元元蒙辜。 《汉书·佞幸传·董贤》
4. 是书者造物之所甚忌也,不特不覆护之,又从而菑害之如此。 清 《天一阁藏书记》 黄宗羲


灾害是什么意思

灾害是指能够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以及生存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件或现象。这些事件或现象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人为引起的。灾害通常指局部范围内的事件,但其影响可能扩展并演变成灾难。

灾害的定义涉及多个方面,包括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然灾害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如地震、洪水、台风等;而社会灾害则由人类活动引起,如战争、环境污染等。灾害不仅限于物理破坏,还包括对经济、健康和社会秩序的广泛影响。

灾害的特征包括不可抗拒性、突发性和广泛性等。其成因和过程往往超出受影响社区或社会利用自身资源应对的能力,因此需要外部援助。灾害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预防减轻、应对和恢复等多个环节。

总结来说,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严重破坏性事件,对人类社会和环境造成广泛的影响和损失。

灾害管理的最新策略和方法是什么?

灾害管理的最新策和方法涵盖了多个层面,包括从传统的灾害应急管理向现代的灾害风险管理转变,以及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灾害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灾害风险管理的转变

传统的灾害管理主要集中在灾害发生后的应对和恢复上,而现代的灾害风险管理则强调在灾害发生前采取措施来减轻风险。这种转变意味着不仅要关注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响应,还要注重预防和减少潜在的灾害风险。例如,联合国减少灾害风险办公室定义的灾害风险管理包括前瞻性、纠偏性和补偿性三种类型,旨在通过政策和策略减少已有的灾害风险,并防范新的灾害风险。

多层次、多元主体协同管理

在“一带一路”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协同管理模式中,提出了多层次多元主体协同的灾害风险管理策略。这种模式强调不同层级政府和多个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以实现更有效的灾害管理。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高精度降水分析和灾害预警系统来提前预测和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

技术应用与创新

近年来,机器学习(ML)和深度学习(DL)技术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技术能够处理复杂的数据集,预测灾害并辅助灾害响应和恢复过程。具体应用包括:- 灾害预测:利用大数据和ML模型进行灾害预测,如洪水、地震等。- 风险评估:通过ML和DL方法进行风险和脆弱性评估,帮助制定更有效的减灾策略。- 预警系统:建立基于ML的预警系统,及时通知社区可能发生的灾害。- 监测与损害评估:利用卫星图像、无人机和其他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ML模型进行损害评估。- 灾后响应:利用ML和DL技术优化灾后救援和恢复工作,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

综合方法与社区参与

综合方法在灾害管理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通过生产力多元化、知识传播、社区融、早期预警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和微保险等措施来增强社区的抗灾能力。此外,定期进行灾害演习和提供技能培训也是提高社区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持续改进与未来方向

尽管现代技术在灾害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需不断改进和探索新的方法。例如,进一步开发新的ML和DL模型以提高灾害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提高数据质量,开发新的数据采集技术,并利用众包来增强基于ML/DL的方法在灾害管理中的表现。

总之,现代灾害管理策略方法强调从传统的应急管理向全面的风险管理转变,并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灾害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如何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

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措施,包括风险评估、公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和应急准备。以下是详细的策略:

  1. 风险评估与识别
  2. 进行详细的灾风险评估,了解不同区域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类型及其严重程度。
  3. 分析气候变化带来的未来风险,重点关注健康、粮食、饮、营养和教育等领域的部门性问题。

  4. 基础设施建设与抗灾设计

  5. 建设防洪堤坝、蓄水池和其他工程设施以减少洪水风险。
  6. 实施土地使用规划,禁止在高风险区域设房屋和基础设施。
  7. 采用抗震建筑设计,确保关键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继续运作。

  8. 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

  9. 提高公众对自然灾害的认识,通过演习、课程等方式确保人们在灾难前、中、后的准备和应对。
  10. 教育公众如何获取防灾信息、掌握避难知识和准备应急物资。

  11. 政策制定与法规执行

  12. 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建筑规范和标准,用阻燃材料等减灾措施。
  13. 建立协调机制,将灾害管理委员会与官僚体系、立法和工作量分离,必要时重组为独立机构。
  14. 制定最低但持久的规定,确保预防措施的实施,如城市规划或土地占用计划。

  15. 应急准备与响应

  16. 制定详细的应急计划,包括撤离路线、庇护所位置和物资储备
  17. 建立预警和警报系统,及时向公众传递灾害信息。
  18. 提供灾后援助,包括食物、住宿和其他必需品,帮助灾民快速恢复正常生活。

  19. 国际作与经验分享

  20. 参与国际灾害管理会议和倡议,如印度的国家灾害管理学院、里约热内卢地球峰会和横滨世界灾害管理会议。
  21. 分享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灾害预防和管理。

害对经济的具体影响有哪些案例研究?

灾害对经济的具体影响可以通过多个案例研究来探讨。以下几个具体的案例研究:

印度洋海啸对印度尼西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研究表明,海啸不仅直接破坏了财产,还导致了生产损失、就业减少、通货膨胀加剧和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

日本东北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地震导致了基础设施的严重损坏,特别是交通和电力系统,这直接影响了生产和贸易活动。此外,地震还引发了核事故,进一步增加了经济成本。

土耳其在2018年遭受了多次强烈地震,这些地震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显著的冲击。研究指出,地震不仅导致了大量的直接财产损失,还对旅游业和基础设施造成了长期的负面影响。

这次地震再次凸显了灾害对经济的复杂影响。研究表明,地震不仅导致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当地经济活动造成了长期的阻碍,包括生产中断和就业减少。

这两次重大自然灾害对中国南方和四川地区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灾和地震导致了交通中断、电力供应不足和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研究指出,这些灾害不仅造成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导致了经济发展速度的减缓和成本上升。

研究表明,2005年夏季在奥地利图尔州发生的水对当地经济产生了显著影响。洪水导致了业务中断和间接经济损失,影响了区域GDP(GRP)。尽管局部灾害如落和滑坡对整体经济影响有限,但在多灾种事件中,这些灾害可能叠加产生显著影响。

研究评估汶川地震对周边地区的间接经济影响。通过CGE模型和其他方法,研究发现地震不仅直接影响了受灾地区,还通过供应链中断、劳动力流动和消费者信心下降等途径间接影响了其他地区。

这些案例研究展示了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多方面影响,包括直接的财产损失、生产中断、就业减少、基础设施损坏、旅游业受损、能源需求变化以及环境退化等。

灾后恢复过程中,哪些因素最影响会和环境的快速恢复?

灾后恢复过程中,社会和环境的快速恢复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首先,政府、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至关重要,这有助于有效利用资源并制定从响应到恢复的过渡指导方针。其次,社区参与和公众意识在确保快速实施计划和提供可操作、有效且易于获取的信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此外,财务和项目管理也是影响恢复速度的重要因素。了解资金来源、管理外部资金、实施内部财务和采购控制以及外部审计都是必要的。组织灵活性,包括适应性恢复结构、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灵活的人员配置和管理,也对恢复过程有显著影响。

在环境方面,生态环境和当地能力的考虑同样重要。采用可持续和包容性的建筑技术、规范和条例,并将风险减少策略纳入当地治理和决策,可以促进环境恢复。此外,绿色建筑实践与经济和社会公平行动的结合可以为社区提供长期韧性,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和脆弱性。

社会恢复方面,个人支持、基本需求、社会网络联系、健康和情感福祉等方面都是关键因素。有效的灾后应对措施和灾后条件对长期恢复有重要影响,无效的初始灾害响应可能会阻碍社会恢复的步伐。因此灾后恢复不仅仅是物理基础设施的重建,还包括社会背景和政治因素的考量。

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应对灾害方面有哪些成功的案例?

不同国家或地区在应对灾害方面有许多成功的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国在灾害管理和减灾方面的创新和努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成功案例:

古巴在风应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尤其是在1998年飓风乔治袭击时,只有六人丧生,而邻近的西班牙哈罗那和波多黎各则分别有500多人死亡和12人丧生。古巴的成功归功于其组织严密且训练有素的民防系统、早期预警系统(全民信息覆盖)、高教育水平和识字率、及时疏散、社区培训计划以及灾害不同阶段的社区动员。

日本在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系统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洋学委员会(IOC)率先建设,并得到了日本政府的技术支持。该系统的正式运行于2011年10月开始,建立了信息传播和共享机制,涉及澳大利亚象局、印度国家海洋信息服务中心和印尼BMKG。

加兰邦在过去曾多次遭受台风袭击,特别是在1970年的台风中造成了30万人死亡或失踪。在这场悲剧之后,该国建立了台风疏散避难所,并使用日本提供的补助资金进行了相应的演练。这些努力大幅减少了人为造成的破坏,例如1991年的台风造成的伤亡人数略少于1.4万人,而2007年的台风造成的伤亡人数略少于5000人。

新加坡在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中通过一系列风险缓解措施成功遏制了疫情。这包括政府采取的行动以及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响应。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包括社区层面的警惕性、国家指挥结构的灵活性、应对能力的需求以及区域层面的协同理。

尼泊尔政府根据1982年《自然灾害(救济)法》和2009年国家灾害风险管理战略,建立了全面的灾害管理框架。DWIDM主要关注中大型深层滑坡,而DSCWM负责解决浅层滑坡的对策工作。此外,DHM负责研究和实施洪水早期预警系统(EWS),而DMG则专注于针对尼泊尔的岩土和地震研究。

阿拉巴马州成功实施了各种各样的减灾项目,以应对不同的灾害。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的《国家洪水管理计划》(HMGP)一直是完成这些减灾目的主要资金来源。阿拉巴马州还成功获得了几个FEMA PDM/BRIC赠款,用于资助多个减灾计划更新和防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