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官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2.为了一浆十饼的官职,他甚至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
1. 官吏的职责、职分。
引
1. 以八法治官府……二曰官职,以辨邦治。
《周礼·天官·大宰》
2. 臣有臣之威仪,其下畏而爱之,故能守其官职,保族宜家。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3. 朕既不明,涉道日寡;又选举乖实,俗吏伤人,官职耗乱,刑罚不中,可不忧与?
《后汉书·章帝纪》
2. 官吏的职位。
引
1. 道术知能,不为爱官职。
《管子·制分》
2. 不用更教诗过好,折君官职是声名。
唐
《赠杨秘书巨源》诗
白居易
3. 恭喜老爷,你为输饷助边的事,封了极大的官职。
清
《奈何天·变形》
李渔
4. 在老米面商的眼睛里,区长这官职不亚于城里人眼中的内阁大臣。
《将军河》第一部第三一章
管桦
3. 职官之长;官长。
引
1. 令出于主口,官职受而行之。
《吕氏春秋·圜道》
2. 如世间官职也,章服虽同,行业各异,佛与轮王亦然也。
《敦煌变文集·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经文》
“官职”是指在政府或国家机构中担任的职务,通常包括官员的职责、职位安排以及职权范围等内容。在古代中国,官职体系复杂,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职设置和演变。例如,在周代到清代,官职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详细的划分,如宰相、太师、太、尚书等,这些官职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国家秩序和治理国家事务。
官不仅代表了一个人在政府中的职位,还决定了其社会地位、政治待遇和经济保障。此外,官职也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官职一词在现代法律中也有应用,通常指政府工作人员所担任的正式职务。总的来说,官职是体现一个人在政府或机构中所承担的责任和角色的重要概念。
中国古代官职的设置和演变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先秦时期到清朝末年,各朝代的官职设置和职权分配都有所不同。
在先秦时期,官职设置较为简单。尧舜时期,天官为棱,舜帝即位后,命禹为之,即天官也。元祀巡狩四岳八伯,其中四岳之外还有百之官。唐虞时期,建官惟百,包括四岳、百与六卿等。夏官有二十,殷官二百四十,周官三百六十。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丞相、太尉、御大夫,合称“三公”,丞相是百官之长,辅佐皇帝管理国政。西汉末年,丞相改称大司徒,与大司马(太尉)、大司空(御史大夫)合称“三”,又称“三公”。汉代的官制基本上沿袭秦代,以后各代又基本上沿袭秦汉的官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职设置更加复杂。根据籍贯派兼家乡州、郡之“中正”,并考察当地士人分为九品。此外,太常、卫尉、太仆和廷尉等官职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职责和地位。
隋代沿袭北齐六尚之制,导致官职繁多,职权重叠,影响政治效率。唐代虽有改革,但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导致官职冗杂,阻碍政治发展。唐代的流内、流外、职事官与散官、官、正官、试官、员外郎等官职的区别和特点也有所体现。
宋代保留了节度使、刺史名号,军、州、县事由皇帝差委朝官执掌。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参知政事,这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明代共任免庆阳府知府151人、同知68人、通判76人、推官78人,以及宁州知州、安化县知县等职位。
中国古代官职的设置和演变是一个逐步完善和调整的过程。
官职体系在古中国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首先,从周代到秦汉时期,官僚制度经历了显著的演变。在周代,士、大夫作为内爵,垄断了文化领域,而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的尊崇,“士大夫”一词逐渐取代了原有的士、大夫级爵,成为知识阶层与官僚集团的结合体。这一变化不仅影响了社会结构,还促使官、吏逐渐分化,形成了“长吏”与“少吏”的区别。
秦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政治体系发展的重要转变。与西周的封地制度相比,中央集权制度对臣属国拥有更大的控制权,皇帝可以随时更换县令从而加强对国家事务的控制。这种制度不仅削弱了世袭贵族的势力,还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建立了一个开放的政治体系。科举制的实施不仅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还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此外,官社经济体制也是古代中国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官社经济体制的核心是普遍土地国有制和国家份地授田制,它将国家政权与社会、治、经济、生产、军事、精神文化等多方面融为一体,形成以政治行政为框架的多面社会立体组织体。这种体制下,农业生产实行份地分耕定产承包责任管理度,国家授田份地农的社会、经济生活以及精神文化生活均走向模式化。
官僚制度为古代中国的治生活提供了人才基础,并对政经文产生了深远影响。从汉到元的中央集权与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也表明,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抑制了士族门阀对选官的操控,扩大了官吏来源和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推动了文化发展。
总之,古代中国的官职体系通过一系列制度变革,如科举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官社经济体制,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重要方式,其核心在于通过公开试来选拔人才,并授予相应的官职。这一制度始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完善,并在宋朝达到鼎盛。
科举制度的实施分为几个主要步骤:首先,朝廷设立不同的科目进行公开考试,这些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等。考生需要参加不同层级的考试,如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通常涉及儒家经典的知识和才能。通过考试后,考生获得做官的资格,但还需经过吏部的选拔和考核,才能正式任命为官。
科举度与官职体系紧密相关。首先,它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其次,科举考试成绩是决定官员品级俸禄的重要依据。此外,科举制度还确保了官员队伍的文化一致性,因为考试内容主要基于儒家经典,这保障了官员的道德、国家统一和专业性。
在清朝时期,科举仍然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尽管满人作官有时依赖特权,但科举考试依然是汉官参与政权的主要途径。清朝还实行了捐官制度,允许士子通过捐赠获得官职,但这并非主流途径。
总之,科举制度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员,打破了出身和社会关系的限制,实现了唯才是用的原则。
在现代法律中,官职的定义和分类涉及多个层面,包括公务员职务分类、职级设置以及不同类型的职位。以下是根据我搜索到的资料对官职定义和分类的详细说明:
综合管理类与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位按其性质和特点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
职级设置:
其他职位类别的职级序列:除了综合管理类外,其他职位类别的公务员职级序列由国家另行规定。
特别职与一般职:
一般职:包括除特别职以外的所有国家公务员职位。
法院工作岗位分类:
公共职位组:包括所有需要与工作级别和性质相称的专业或教育资格的职业、工艺、辅助、文职、技术、行政和其他工作。
国际视角:
现代法律中官职的定和分类不仅涉及职务的性质和层次,还包括具体的职级设置和不同类型的职位类别。
官职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理和监督:官职的核心作用在于管理和监督。通过设立不同的官职,政府能够有效地管理社会事务,确保各项政策和法规得到执行。
社会道德引领:官职不仅影响干部队伍和社会发展,还具有社会道德引领的作用。通过严刑酷法等手段抑制官场贪腐,科举制度提高了官员的廉政素质,从而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产生示范效应。
政治关系和国家机器:官僚体系被视为一种政治关系,无论从其结构还是职能上,它总是首先被视为一种政治现实的层次。官僚体系在现代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政府组织活动的中介,并由独立于民众的专家领导。
经济基础与政府结构:现代国家的官职结构设置依据现代社会的经济基础,政府部门的复杂性和层级结构的清晰完善反映了现代社会对政府部门提出的客观求。
公共服务精神:公务员的工作虽然与企业员工的工作一样重要,但其特殊性在于维护社会系统的稳定和保存。建立高效有效的公务员队伍的关键在于确保良好的工作条件、适当的行政文化、开放性、问责制、公平性和合法性。
官本位文化的批判:现代社会中,破除“官本位”的落后文化成为重要任务。以官位高低作为评判人的价值尺度或追求官位作为人生最高目标的心理意识是封建文化的残余,需要被批判和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