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大家会上提的意见使他得益匪浅。
2.他写作时文思泉涌,这得益于平时的积累。
1. 得到好处、益处。
引
1. 邺中朝士,有单服杏仁、枸杞、黄精、术、车前得益者甚多,不能一一说尔。
北齐
《颜氏家训·养生》
颜之推
2. 山谷与李几仲帖云:“不审诸经、诸史,何者最熟。大率学者喜博,而常病不精。泛滥百书,不若精于一也。有余力,然后及诸书,则涉猎诸篇亦得其精。盖以我观书,则处处得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而茫然。”
《朱子语类》卷十
3. 我自己读过一部《纲鉴易知录》,觉得得益匪浅。
《生活的况味·关于命运》
周作人
“得益”一词在汉语中是一个动词,其基本含义是“得到好处、益处”或“得到利益”。这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得”和“益”,其中“得”表示获得,“益”表示好处或利益。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得益”一词可以追溯到北齐颜之推的《氏家训·养生》,其中提到邺中朝士通过服用杏仁、枸杞等药材获得了显著的好处。这说明“得益”一词在古代文献中也有使用,并且强调的是通过某种方获得积极的结果。
在现代汉语中,“得益”常用于描述一个人从某种行为、经历或关系中获得实际的好处。例如,一个人通过刻苦学习而受益良多,或者一个项目因为团队的合作而成功。此外,“得益”也可以用于形容个人的成长、工作的收、学习的进步以及人际关系的改善。
“得益”的近义词包括“收获”、“获”、“受益”等,而反义词则是“损失”。在不同的语境中,“得益”可以表达出多种含义,如在经济活动中获得利润,在教育中获得识,在生活中获得经验等。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在宗教和哲学领域也有特殊的含义。例如,在基督教中,“得益处”可能指通过信仰和神的旨意获得的精神上的提升和荣耀。
“得益”是一多义词,其核心意义在于通过某种途径或努力获得好处或利益,这一概念在古代和现代都有广泛的应用。
“益”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和含义变化非常丰富,从古至今经历了多次演变。
在古代汉语中,“益”字最初由会意而成,原义为“溢”,即水从容器中溢出。这一含义后来引申为增加、补助、扩大等意思,如增益、延年益寿等。此外,“益”字还表示有益、有利、富裕或骄傲自满的意思。作为副词时,“益”表更加、渐渐的意思。作为名词时,“益”指任何一种好处或利益,如受益不浅。
在《康熙字典》中,“益”字被解释为“增也,进也”,并列举了多个古文文献中的例句,展示了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例如,《书·大禹谟》中有“满招损,谦受益”的句子,表明“益”字可以表示利益和好处。同时,“益”字还被解释为“多也”、“盈溢”,并提到了其在《史记·酷吏传》中的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益”字的含义主要指增加、补助、扩大加大等,如增益、延年益寿、益兵(增加兵力)、益军(益兵)等。此外,“益”字还用于形容富裕、骄傲自满等负面含义。
在现代汉语中,“益”字具有多种具体应用场景,涵盖了从日常用语到专业领域的广泛使用。
在成语中,“多多益善”、“受益匪浅”、“精益求精”等词语都体现了“益”字在表达增加、好处和追求卓越方面的应用。
专业领域:
在商业领域,“互惠互利”、“利益最大化”等词语展示了“益”字在描述经济交易中双方获益的应用。
文言文与古代文献:
4.人名与文化内涵: - 在人名中,“益”字常用于表达才华横溢、文采斐然的含义,是男孩取名的常用字之一。 - 文化上,“益”字的火行属性赋予了它积极向上、向前发展的寓意,因此在中华文化中被广泛应用。
“益得”、“收获”、“获利”和“受益”这些词语在用上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和应用场景。
收获:这个词主要指从农作物中割取成熟的果实或从其他活动中获得的成果。例如,在农业中,收获指的是割取成熟的庄稼;在学习或工作方面,收获则指获得的知识或成就[[4]。]此外,“收获”还可以比喻为获得心得或体会。
获利:这个词语通常用于经济领域,表示通过某种活动(如投资、经营)产生的利润。例如,一项投资如果能够带来盈利,则可以称为获利。获利强调的是财务上的收益,特别是商业活动中产生的利润。
得益:这个词侧重于得到好处或益处,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例如,一个人通过某种方式得到了好处,就可以说他“得益”。得益更广泛地涵盖了各种形式的好处和益处。
受益:这个词通常用于表示从某件事情中得到好处或利益。受益强调的是受到正面影响或好处的过程,比如某人从育中受益匪浅。受益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
总结来说,“获”更多用于描述从具体活动或成果中获得的东西;“获利”则专注于经济活动中的利润;
在宗教和哲学领域,”益得”的具体含义和应用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得”通常被理解为功德,即通过修行获得的成就。这种功德不仅包括物质上帮助或援助,更强调道德和精神层面的提升。例如,在密法中,“悉地”、“苏悉地”等概念与“得”有相同的意蕴,但说法不同,这表明修行动力和效果存在差。此外,真正的功德在于能够降服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而非仅仅出钱。
在《易经》中,“益”卦的核心概念是“损上益下”,即通过适当的损耗来促进更多的益处。这一卦象象征着富饶、增进和资助,强调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可以带来更广泛的好处。例如,《易经》中的六二爻讲述了如何通过谦逊和冲动来获得他人信任并在凶险中求益而不失中正。
在基督教的教义中,“益处”通常指通过信仰和实践获得的精神上的好处。例如,《罗马书》8:28-30中提到,“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这意味着在神的计划中,我们可以通过跟随基督,最终与主同得天国的荣耀。这种益处不仅仅是世俗的好处,而是指向永恒的荣耀。
此外,《圣经》中也多次提到益处”的重要性。例如,雅各通过长子名分交易获得了长子名分和福分,体现了长子名分的宝贵。约瑟的故事则展示了神的计划何通过看似不利的情况带来最终的益处。
在儒家哲学中,“利”字的深层含也与“益”密切相关。孔子将“利”解释为“宜之和也”,强调了道德与利益的统一。《益卦》的卦意也体现了通过利益他人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这符合“损以远害,益以兴利”的原则。
在宗教和哲学领域,“益得”的具体含义涵盖了从个人修行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
在法和经济活动中,“益”一词的应用及其影响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法律角度来看,“益”通常与“法益相关联。法益是指法律所保护的利益,包括财产、健康、安全等方面。在刑法学中,法益的概念具有开放性,可以兼容任何时代潮,并且其内涵包括好的事物、有益的事物以及有价值的事物等。因此,在法律实践中,保护法益的原则要求对各种利益进行合理界定和维护,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在经济活动中,“益”则更多地体现在收益和效益上。例如,“得益”指的是得到好处或益处,而“收益”则是指商业或生产上所取得的利益。这些概念反映了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果。此外,在企业破产法中,“使债务人财产受益”的解释可以理解为增加债务人财产或使其得到非财产性利益。这表明在济活动中,通过合法手段增加或保护财产价值是重要的目标之一。
“益”字在法律和经济活动中具有多重含义应用。在法律领域,它强调对法益的保护和维护;而在经济领域,则侧重于通过合法手段实现财产增值和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