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把自己的一片丹心献给了当地的人民。
2.他多年来一直是一片丹心,为工作鞠躬尽瘁。
1. 赤诚的心。
引
1. 丹心失恩泽,重德丧所宜。
三国 魏
《咏怀》诗之五一
阮籍
2. 〔臣〕披布丹心,输写肝脑,欲竭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庶必扫除凶逆,清一宇宙。
《晋书·王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
《过零丁洋》诗
文天祥
4. 臣久失怙恃,见素𫖒而兴怀;恭际休明,沥丹心而上请。
清
《池北偶谈·谈故四·武职丁忧》
王士禛
5. 五年碧血翻沧海,一片丹心照汉旗。
《“七七”五周年感怀》诗
陈毅
“丹心”一词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主要指忠诚之心或赤诚之心。它常用来形容对国家、人民或事业的坚定信念和私奉献精神。
基本含义:丹心的基本含义是忠诚之心,即赤诚的心。在古代献中,丹心常被用来形容人的忠诚和赤诚,如宋代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文化背景:丹心一词源自古代,最早出现在《史记·刘敬传》中,当时刘敬以忠诚著称,他的事迹使得“丹心”逐渐成为表示忠诚和奉献的象征。在道家哲学中,“丹心”也被用来指代一种精神状态,如内丹外丹之说中的“心属火,其色赤,故谓之丹”。
近义词与相关词汇:丹心的近义词包括真心、诚心、忠心、赤心、赤忱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忠诚、真诚的情感。此外,丹心还有多种别名,如丹寸、丹魄、丹襟等。
使用场景:丹心常用于表达对国家、事业、家庭的无私奉献和忠诚。例如,在教育领域,“丹心育人”强调教师的无私奉献和对学生的关爱。在文学作品中,心也常被用来赞美那些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人。
成语与典故:丹心在成语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碧血丹心”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满腔热血的无限忠诚之心;“一寸丹心”则表示一片赤诚的心。
丹心不仅是一个表达忠诚和赤诚的词汇,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承,是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表达高尚情操的重要象征。
“丹心”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首次出现及其背景主要与中药“丹参”的命名有关。根据证据,丹参始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等功效。
关于“丹心”一词的起源,有一个民间传说:一名青年为了救治其母亲,历经艰难险阻,最终在无名岛上找到了一种花开紫蓝色、根呈红色的药草,并用此药草愈了母亲的病。村民们对青年的孝心和奉献精神非常敬佩,认为这种药草凝结了青年的一片丹心,因此给这种药草取名为“丹心”。后来由于谐音的原因,这种药草的名字逐渐演变为“丹参”。
此外,“丹心”一词在古代还被用来容忠诚之心或赤诚的心态。例如,在宋代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提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诗句“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其名作《过零丁洋》这句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无畏精神。具体来说,“丹心”象征着赤诚的忠心,而“汗青”则是指历史典籍,古代用简写字,先用火烤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写而且不受虫蛀,也称汗青。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尽管人生自古以来谁无死,但重要的是要留下一颗赤诚的心,让它永远在史册中闪耀。
这句诗不仅反映了文天祥个人的爱国情怀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更高表现。文天祥在被俘期间创作此诗,以表明自己宁死不屈的决心,并希望自己的忠义之心能够留给后世,激励后人铭记历史,传承爱国精神。
对于后世的影响,“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为千古名句,激励了无数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英勇献身。无论是文学创作、戏剧演出还是歌曲传唱中,经常可以看到《过零丁洋》等篇,激励民族情愫的呐喊。
在道家哲学中,“丹心”指的是修行者在内丹修炼过程中所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状态是通过“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返虚”的过程逐步实现的。具体来说,“丹心”代表了修行者心清净、无杂念、明心见性的境界,即修行者能够去除心中的一切妄念和烦恼,达到心灵的纯净和空灵。
内丹修炼的核心在于心性和精气神的统一。心性修养是内丹修炼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通过调息、炼精、炼气、炼神等步骤,使修行者的内心逐渐宁静,最实现“明心见性”。这种精神状态不仅关注个体与自我的关系,还涉及人与宇宙的关联,认为人身即宇宙,人心即天心。
内丹与外丹的关系在于,内丹修炼以自身为鼎炉,通过精气神的修炼达到回归大道之境界,而外丹则使用金石草木等物质进行烧炼。古人以内丹为本、外丹为辅,合称丹道。内丹成,则外丹就,意味着内丹修炼成功后,外丹修炼也会之成功。
总之,“丹心”在道家哲学中指代的是修行者在内丹修炼过程中所达到的一种精神状态,即内心清净、无杂念、明心性的境界。
“碧血丹心”和“一寸丹心”这两个成语分别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来源和使用场景。
历史来源:成语“碧血丹心”出自先秦庄子的《庄子·外物》。原句为:“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苌弘是春秋时期周朝的大夫,因正直被贬还乡,预知必遭陷害,嘱咐仆人三年后取出自己的血藏好。三年后,其血果然化为碧玉。这个故事象征着苌弘对国家的忠诚和爱国情怀,因此后人用“碧血丹心”来形容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和忠心。
使用场景:在现代汉语中,“碧血丹心”常用于赞美那些为国家、民族或个人理想而英勇献身的人。例如,在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辞“碧血丹心,光照千秋”就表达了对烈士的敬仰之情。此外,岳飞的“抗金报国”精神也被誉为“碧血丹心”,尽管最终被权臣秦桧害死。该成语适用于各种正式场合,如纪念活动、表彰大会等,以表达对英雄人物或模范事迹的敬仰之情。
历史来源:成语“一寸丹心”出自宋代杨万里的《诚斋集 卷十二 新除广东常平之节感恩书怀诗:“向来百炼今绕指,一寸丹心白日明。”该成语意为一片赤诚的心,形容一个人忠心、忠诚。
使用场景:“一寸丹心”常用于形容人的忠诚、女子的忠贞、数字多、为国尽忠等场景。在使用时,可作为定语或补语,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忠诚或赞美。例如,在文学作品中,可以用来描述英雄人物的高尚情操和不朽精神。
总结来说,“碧血丹心”和“一寸丹心”都是用来形容忠诚和坚定的成语,但它们的历史背景和具体使用场景有所不同。
在现代文化中,“丹心”这一概念被理解和应用为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象征着忠诚、热和坚定的追求。这一概念源自古代文学和历史典故,如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丹心照夜白》中提到的“一片丹心报国家”,意指用满腔热诚和忠诚去报效国家或地区。在现代社会,“丹心”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事业或信仰的高度忠诚和热情,例如在职场上形容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和投入,在学习上形容学生学习的热爱和奉献,在感情上形容一个人对爱情的坚定和专一。
此外,“丹”也与医术的崇高精神相关联,常用来形容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无限关怀和无私奉献,是现代医疗行业中重要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