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贰心的意思

èr xīn

贰心

拼音èr xīn

1.贰心常用意思: 现在规范词形写作“

词性
近义词

贰心引证解释

1. 异心;不忠实。

1. 是以诸侯怀德畏讨,无有贰心。 《左传·成公八年》
2. 天下既定,奸不干正,尽节者赏,贰心者诛。 宋 《评汉高祖斩丁公》 司马光
3. 主僧无等奉茶毕,曰:“君进士,犹未服官,可以无死。”先生曰:“城亡与亡,岂以出处贰心!” 清 《黄陶庵先生年谱》 陈树德
4. 钱谦益与冯铨,其贰心一也;一思明,一忘明,则恶名归于思明者。 《訄书·哀清史》 章炳麟


贰心是什么意思

“贰心”一词在中文中具有多种含义,主要指不忠诚、不专心或有异心的态度。根据不同的文献和语境,“贰心”可以有以下几种解释

  1. 不忠实或异心:这是“贰心”最常见的含义,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持有不忠诚的态度。例如,《左传》中提到“诸侯朝而归者,皆有贰心”,意指诸侯对君主不忠。这种解释在多个古代文献中都有体现,如《国语》和《诗经》等

  2. 分心或不专心:在某些情况下,“贰心”也可以表示注意力不集中或三心二意。例如,《韩非子》中提到“无二心私学”,意指专心致志地学习,而不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

  3. 犹豫不定:在文学作品中,“贰心”有时用来形容人在做决定时犹豫不决的状态。例如,柳青的《创业史》中提到“二心不定”,即指人在做选择时的犹豫。

  4. 谋叛之心:在一些历史文献中,“贰心”还被用来形容怀有叛逆之心的人。例如,《左传》中提到“臣不敢贰”,意指臣子不敢怀有背叛君主的心思。

  5. 道德贬义:在古代,带有“贰”字的词汇常被赋予贬义,表示某种负面的道德品质。例如,“贰臣”指的是投降新朝的旧臣,被视为不忠不义。

“贰心”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不忠诚、不专心或犹豫不定的状态,并且常带有贬义色彩。在现代汉语中,这一词汇依然保留了这些基本含义,并且在文学和日常用语中广泛使用。

贰心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例子和解释是什么?

在古代文献中,“贰心”一词具有多种含义,主要及不忠诚、分心和犹豫不决等情感和行为状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和解释:

  1. 不忠诚
  2. 在《荀子·解蔽》中提到:“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这句话强调了圣人不会怀有二心,即不会对不同的事物持不同的态度或立场。
  3. 汉代荀悦在《汉纪·哀帝纪下》中描述:“操持兩心,倍人臣之義。”这里指的是臣子对君主不忠诚,同时对外附庸于其他势力。
  4. 《左传·隐公元年》中也有类似用法:“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意思是大叔命令西鄙和北鄙两地背叛自己。

  5. 分心

  6. 在《韩非子·诡使》中提到:“无二心私学”,指出如果官员从教者那里学习,就会被视为浅薄,暗示了分心或不专心的行为。
  7. 唐代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这里的“两心”指的是双方的心意一致,没分心。

  8. 犹豫不决

  9. 柳青在《创业史》中描述了“二心不定”的情况,表示人物内心的豫和不确定。
  10. 周立波在《暴风骤雨》中也使用了“二心”来形容人物的犹豫不决态度。

  11. 背叛

  12. 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提到:“诸侯贰,则晋国坏。”这里的“贰”指的是诸侯对晋国的背叛或不忠。
  13. 《国语·晋语四》中也有类似用法:“子盍蚤自贰焉。”意思是早些改变主意,避免背叛。

  14. 疑忌

  15. 丘迟在《与陈伯之书》中提到:“部落携离,酋豪猜贰。”这里的“猜贰”指的是部落之间的疑忌和不信任。

“贰心”在古代文献中主要用来描述不忠诚、分心、犹豫不决、背叛和疑忌等情感和行为状态。

贰心一词在现代语中的使用频率和场景有哪些?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贰心”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场景。以下是部分相关信息:

  1. 使用频率
  2. 根据,“二心”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虽然有使用场景,但不如“下心”等词频繁。这表明“贰心”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低。

  3. 使用场景

  4. 在古代文献和历史典故中,“贰心”一词常用于描述怀有离心或不忠于国家、君主或朋友的人。例如,在中提到的文言文中,“人怀贰心以徼大利,则国家其能久安乎!”表达了对怀有二心的人的批评。
  5. 在现代汉语中“贰心”一词较少使用,但在一些特定的文学作品或历史文献中仍可见到。例如,在中,文天祥的遗书中提到“国亡不能救,敢逃其死而贰其心乎!”表达了对忠义的强调。
  6. 在经济往来中,“贰”字作为数字“二”的大写形式,用于防止伪造,如中提到的“大写2000元整怎么写”中的“贰”。

如何区分贰心与其他类似词汇(如三心二意、犹豫不决)的含义和用法?

贰心、三心二意、犹豫不决等词汇在含义和用法上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 贰心
  2. 含义:贰心有多种含义,包括异心、分心和犹豫。异心指不忠实的心,不忠诚的行为;分心指分散精力,心不在焉犹豫则指犹豫不决,心不定。
  3. 用法:贰心常用于形容人的忠诚度和专注度。例如,在古代文献中,贰心被用来形容臣子对君主的不忠行为。

  4. 三心二意

  5. 含义三心二意意为心里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犹豫不决或意志不坚定。它也可以指不安心、不专一。
  6. 用法:三心二意常用于描述人在做事情时缺乏专注和决心。例如,学习时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否则学不好。

  7. 犹豫不决

  8. 含义:犹豫不决指迟疑动摇,拿不定主意。它强调的是在决策时不确定性和缺乏决断力。
  9. 用法:犹豫不决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选择时的犹豫状态。例如,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犹豫不决,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总结:- 贰心更多地涉及忠诚度和专注度问题,可以有多种含义,包括异心、分心和犹豫。- 三心二意则侧重于描述人的意志不坚定和心思不专一,常用于形容做事时的不专注和犹豫。- 犹豫不决则专注于描述人在决策时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决断力。

贰心在不同朝代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含义有何变化?

“贰心”在不同朝代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忠诚与背叛
  2. 在古代文献中,“贰心”常被用来形容对君主或家庭的不忠或不专一。例如,《书·王之诰》中提到的“不二心之臣”,以及《大唐新语·极谏》中的“二心事君”。这些文献强调了臣子对君上的忠诚是天经地义的,任何二心或游移不定的行为是对国家的背叛。

  3. 注意力分散与犹豫

  4. “贰心”还可以指注意力散或不专心,如《韩非子·诡使》中的“无二心私学”。此外,它也可以表示犹豫,如周立波《暴风骤雨》中的“要有二心,天打五雷轰”。

  5. 历史应用与文化背景

  6. 在《左传》和《国语》等古代文献中,“贰心”被用来描述臣子对君主的不忠或背行为。例如,《国语·周语上》中提到的“百姓携贰”,注释为“二心也”。这些文献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忠诚高度重视和对背叛行为的严厉谴责。

  7. 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8. 在现代汉语中,“贰心”同“二”一样,常用来形容不忠实、不专心或三心二意的行为。例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六中提到的“那妻子是个乖巧的,见不是头,也就怀着二心,无心恋着夫家”。

综上所述,“贰心”在不同朝代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下主要体现了对忠诚与背叛的重视,以及对注意力分散和犹豫的描述。

贰心一词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