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你做事要把握好本末,不能把次要的事情放在重要的事情之前。
2.我们要把握好本末,不能只关注短期效益,而忽略了长远发展。
1. 树木的下部与上部。
引
1. 逮乎其上,匍匐伐取,挑截本末,规摹彟矩。
汉
《长笛赋》
马融
2.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唐
《寓意诗》之一
白居易
2. 始末;原委。
引
1. 夫能固位者,必度其本末,而后立衷焉。
《左传·庄公六年》
2. 儒者说五经,多失其实。前儒不见本末,空生虚说。
汉
《论衡·正说》
王充
3. 奴既醒,唤问之,见事已露,遂具说本末。
晋
《搜神后记》卷四
陶潜
4. 尚书表收彪赴洛,会赦,遂不穷其本末。
《北史·魏拓拔恂传》
5. 元礼把六个同年及从人受害本末,细细与舒有庆说知。
《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
6. 但是最有名的,也最是靠不住的,要算韩愈的《祭鳄鱼文》那一段故事了,这事本末具载《宣室志》中。
《看云随笔·扬子鳄》
周作人
3. 主次;先后。
引
1. 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十年之后,年谷复熟,而陈积有余,是无它故焉,知本末源流之谓也。
《荀子·富国》
2. 君孤立于上,臣弄权于下,本末不能相御,身手不能相使,由是天下鼎沸,奸凶并争。
三国 魏
《六代论》
曹
3. 自一事已上,本末次第,使更制之前,习勒已定,则命出之日,但在奉行而已。
宋
《请改官制前预选官习行逐司事务札子》
曾巩
4. 为仁之道,自孝弟始。由是而仁民,由是而爱物,有本末焉,有差等焉。
清
《经训比义·仁》
黄以周
5. 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联本末,三大革命增凭障。
《满江红·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开幕》词
郭沫若
4. 指农业和工商业。
引
1. 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
《史记·孝文本纪》
2. 本末不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
《后汉书·王符传》
5. 指仁义和法制。
引
1. 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
汉
《过秦论下》
贾谊
“本末”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种:
树木的根和梢:最初,“本”指的是树的根或靠近根部的茎干,而“末”则指树的梢部。因此,“末”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本与细节、主要部分与次要部分的关系。
事物的根源与结局:在哲学和历史文献中,“本末”常被用来比喻事物的开始与结束,即事情的全过程。例如,《礼记·大学》中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强调事物发展应遵循一定的规律和顺序。
主次关系: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本末”还可以表事物的主次关系,即主要的与次要的、根本的与非根本的关系。例如,“本末倒置”就是指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关系弄颠倒了。
哲学范畴:在中国哲学中,“本末”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常用来讨论宇宙本源与具体事物的关系。例如,魏晋玄学主张“以无为本”,认为无形、无名的“无”是万物的根本(“本”),而有形、有名的事物则是从“无”派生出来的(“末”)。
历史与文化应用:在古代文献和成语中,“本末”也常被用来描述历史事件的发过程或社会现象的主次关系。例如,“本末终终”强调事物有始有终的发展规律。
“本末”一词涵盖了从具体事物的根与梢到抽象事物的根本与细节、主次关系等多个层面的意义,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中对事物发展规律和结构关系的深刻理解。
在古代哲学中,“本末”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应用影响。它主要指根本与末节、本质与表现、本体与作用的关系,是古代哲学中一对重要的范畴。
王弼提出“以无为本”、“举本统末”、“崇本息末”的思想,认为一切有形、有名之物都是“末”无形、无名的“无”才是“本”。他主张认识事物必须首先从本体着眼,不受表面现象干扰和影响。
社会层面:
在社会实践中,农业被视为“本”,手工和商贾则被视为“末”。这种观点在古代社会广泛存在,强调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东西。
文化层面:
魏晋隋唐学者着手探索新的思维方式和应对之道,王弼提出“崇本举末”或“举本统末”,佛教则带来了新的本原追问方式,对中国本土“本末”思维作了实质性改造与发展。
哲学范式转变:
这种思维转型促成了中国传统哲的第一次大型范式转换,从经验“本末论”转向思辨“体用论”。
社会影响: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本末倒置的历史案例有哪些,它们如何影响了社会或文化?”。
现代汉语中“本末”一词的使用频率场景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从多个证据中可以看出,“本末”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与历史文献中的用法基本一致,主要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源与结局、主次与先后顺序等。
在现代汉语中,“本末”常用于描述情的全过程,包括始末、原委、先后次第等。
历史文献中的应用:
例如,《左传·庄公六年》中的“本末”,以及《荀子·富国》中的“本末源流”等,都展示了“本末”在历史文献中的重要性。
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例如,“你因为本末倒置才出了麻烦!”和“勿本末倒置。”等现代汉语例句,展示了“本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文化内涵:
现代汉语中“本末”一词的使用频率和场景与历史文献中的用法基本一致,主要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源与结局、主次与先后顺序等。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本末概念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是如何被描绘和讨论的”。虽然有几篇文献提到了“本末”概念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讨论,但这些文献主要集中在哲学、历史和文化等方面,而不是专门针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描绘和讨论。
魏晋玄学中“无”为本的思想与其他哲学流派有显著的异同。首先,魏晋玄学的核心观点是“以无为本”,认为“无”是天地万物生成的本原或根据,它然无为,无形无象,无限、绝对、永恒。这一观点强调“无”作为万物之“本”,是自然无为的,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具体而言,“无”作为万物之“本”,是自然无为的,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
与道家老庄哲学相比,魏晋玄学中的“贵无”派进一步发展了老庄的思想,将“无”视为宇宙万物的共同本体,认为万物皆由“无”而生。何晏、王弼等人提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认为“无”是开物成务、万物成形、贤者成德的基础。王弼在《道论》中指出,“之为有,恃无以生;事而为事,由无以成”,认为道是无形无名的,但道之全在于“无”。
然而,魏晋玄学中的“崇有”派则与“贵无”派形成鲜明对比。崇有派主张“自生而必体有”,反对“以无为本”的说法,认为“有”是自生的。郭象通过注解《庄子》,提出“独化”论,认为万物皆由“独化”而生。
魏晋玄学中的“以无为本”思想对宋明理学也有一定影响。宋明理学的“理为气本”理论在某种程度上继承了魏晋玄学的抽象思维能力。
魏晋玄学中的“以无为本”思想不仅哲学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政治和社会文化方面也有深远影响。玄学家们主张“无为”或“自然”,寻求顺时应变的处世之道,要求老姓安于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同时,他们还为维护封建纲常名教进行辩解,认为“名教出于自然”或“名教即自然”,将儒家“名教”与道家“自然”结合一体,形成一种新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