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连一技之长都没有,你怎么安身立命呢?
2.由于找不到安身之处,她被迫四处流浪。
1. 安歇身子。谓住宿。
引
1. 侨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左传·昭公元年》
2. 其时天色又黄昏,前不及村无旅店,今夜哪里去安身?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
3. 我为这个仅可容膝安身处,取了一个既符合实际又略带穷秀才酸味的名称,“窄而霉小斋”,就泰然坦然住下来了。
《新景与旧谊·忆翔鹤》
沈从文
2. 存身;容身。
引
1. 叔仲曰:“子之来也,非欲安身也,为国家之利也,故不惮勤远而听于楚。”
《国语·鲁语下》
2. 敖传嗣于𫭪壤,何安身于穷地。
《梁书·沈约传》
3. 不是难提挈,行藏固有期。安身未得所,开口欲从谁。
唐
《咏壁上酒瓢呈萧明府》诗
朱湾
4. 〔孟康〕把本官一时杀了,弃家逃走在江湖上绿林中安身,已得年久。
《水浒传》第四四回
5. 这时,我是无所选择的了,只要有安身之处,有饭吃,不管是什么工作,不管有没有工资,都得干了。
《人生哲学的一课》
艾芜
3. 指容身之地。
引
1. 吴玉俦从京中回来,过扬州,即来询问,见喜儿有了安身,甚是欢喜。
《快心编三集》第十一回
4. 安定的人。
引
1. 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
《吕氏春秋·谕大》
5. 犹言立身。
引
1. 曾子曰:“入是国也,言信于群臣而留可也,行忠于卿大夫则仕可也,泽施于百姓则富可也。”孔子曰:“参之言此可谓善安身矣。”
《孔子家语·致思》
2. 天台真隐东海徐先生,虚确居宗,冲玄成德。齐物处外,检行安身。
《北史·隐逸传·徐则》
3. 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水浒传》第二四回
4. 常言说,人无刚强,安身不牢,我就看不上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的人。
《将军河》第一部第九章
管桦
“安身”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ān shēn”,其基本含义是指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尤其是在困难条件下找到一个可以安定下的地方。例如,在古代文献中,“安身”常用于描述在困境中寻找栖身之所,如破庙里躲避敌人的情况。此外,“安身”也可以保全身体或容身的意思,即在某种环境下找到一个能够容身的地点。
在现代汉语中,“安身”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能够在一个地方安定来,拥有稳定的居住环境或职业,从而不再漂泊无依。例如,“我找到了一份工作,终于可以安身立命了”这句话中的“安身”就是指找到了一个稳定的生活环。
“安身”还可以引申为心理上的安定,即身心的安宁和平静。在一些哲学和文化讨论中,安身”也涉及到如何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稳定。
“安身”的核心意义在于找到一个可以安定生活的地方或状态,论是物理上的住所还是心理上的安宁。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虽然多篇文章提到了“安身”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应用和例子,但这些文章并没有提供足够的详细信息来回答问题。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安身在心理上的安定是如何实现的,有哪些具体方法或实践?”。
虽然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提到了一些与心理安定相关的方法和实践,但这些内容主要集中在禅修、心态调整、目标设定等方面,并没有直接回答如何在心理上实现安定的具体方法或实践。例如:
这些方法虽然有助于心理上的安定,但并没有提供一个完整的、具体的方法或实践来实现心理上的安定。
在哲学和文化讨论中,安身与修身养性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一关系。
王艮的“安身”思想强调了个体感性存在的重要性,他认为“身”是天地万物之本,主张以“身”为本,重视个体的身躯和肉身感性存在,以及视听言动等感活动。这种观点与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有所不同,更注重实际的身体体验和感性认识。
荀子在《修身》一文中将修身视为关系个人之安危、国家之存亡的大事,并探讨了修身与忠信、礼义、教育等之间的关系。这表明修身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伦理和政治责任。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修身养性的过程来发挥和体现这种善。修身的过程包括培养内心的善良品质,如尽心、存心、知性等。修身与修心实为一体两面的关系,既不废形(身、物质世界),也不废神(思维、主观世界)。
此外,《大学》中提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修身为本”,强调修身是实现政治抱负的基础。修身的方法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适用于治理国家和社会。
王心斋的观点进一步深化了修身与安身的关系。他认为修身立本即是安身立命,修身作为一种具体的工夫手段,目的是为了达到安身。这种观点强调了修身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体现了修身与安身的内在联系。
安身与修身养性在中国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修身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过程,还涉及到社会伦理和政治责任。
安身一词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有所变化
从字面上看,“安身”的本义是“平安”,即国家或社会的安定使得人民能够安居乐业。例如,《荀·王霸》中提到“国安则民无忧”,说明了国家的安定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这种用法强调的是社会环境对个人生活的保障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身”的含义逐渐扩展到个人层面。在《汉书·艺文志》中,“安其所习,毁所不见”被释为习惯于某种生活方式,这表明了“安身”不仅仅是指物理上的安定,还包括心理上的适应和习惯。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对于生活稳定性的追求,不仅仅是质上的安定,还包括精神上的安定。
在具体的历史文献中,“安身”也有多种用法。例如,《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君子有四时:朝而听,夕而视,夜而安。”这里的“安”指的是夜晚休息的状态。而在《三国演义》中,“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则明确指出了“安身”作为栖身之地的意思。这些例子表明,“安身”在不同情境下可以有不的解释。
此外,“安身”还可以引申为“立命”,即在某个地方定居并生活。禅宗僧人将“安身”与“立命”并列,表示在某个地方定居并生活。这种用法进一步丰富了“安身”的内涵,使其不仅限于物理上的安定,还包括精神上寄托和生活的意义。
从更广泛的文化背景来看,“安身”与“立命”在佛教思想也有联系。张载的“为生民立道”演变为“为生民立命”,这一变化可能受到了孟子“所以立命也”的影响。这表明“安身”在哲学和宗教领域中也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了人们对于生活意义和精神寄托的追求。
“安身”的历史演变过程体现了从社会安定到个人生活安定,再到精神寄托的多层次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