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歹徒的意思

dǎi

歹徒

拼音dǎi tú

1.歹徒常用意思: 坏人;罪犯。

词性名词
近义词 坏人 , 恶人 , 歹人 , 恶徒 , 暴徒 , 凶徒 , 凶人 , 匪徒
反义词 善人 , 好人 , 正人

例句 1.警方经过漏夜侦讯,终于突破了歹徒的心防。
2.面对持刀的歹徒,他非常勇敢,没有丝毫的怯懦。

歹徒引证解释

1. 犹言坏人;坏蛋。

1. 在我军大举攻城之际,势须搜查歹徒。 清 《致英国领事函》 吴健彰
2. 面对身材高大的歹徒,范雷面无惧色,与歹徒展开了搏斗。 《解放日报》1998.7.29


歹徒是什么意思

拼音:dǎi tú

词性:名词

解释:指从事非法活动或犯罪行为的人,通常具有恶意或暴力倾向。

例句:警方迅速出动,成功抓获了那群歹徒。

近义词:罪犯、恶棍

反义词:善良人、守法者

1. 歹徒的定义是什么?

歹徒通常指从事非法活动或犯罪行为的人,特别是那些使用暴力或威胁手段进行犯罪的人。他们可能涉及抢劫、绑架、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在法律上,歹徒通常被视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构成威胁的犯罪分子。

2. 歹徒通常有哪些犯罪行为?

歹徒通常涉及的犯罪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盗窃、抢劫、诈骗、故意伤害、非法拘禁、贩毒、走私、敲诈勒索、绑架、纵火以及参与有组织犯罪等。这些行为不仅危害个人安全,也对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破坏。

3. 如何识别和防范歹徒?

4. 歹徒与普通罪犯的区别是什么?

歹徒通常指的是那些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犯罪行为的人,他们可能属于某个犯罪团伙或黑社会,且犯罪行为往往更为暴力和严重。普通罪犯则可能是个体行动,犯罪行为相对单一或轻微,如盗窃、诈骗等。总的来说,歹徒的犯罪性质和组织性更强,对社会危害更大。

5. 社会对歹徒的惩罚措施有哪些?

6. 歹徒的心理特征有哪些?

歹徒的心理特征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同理心:歹徒往往对他人的痛苦或感受漠不关心,难以体会他人的情感。

  2. 冲动性:他们可能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在情绪激动时做出极端行为。

  3. 自私自利:歹徒通常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他人。

  4. 反社会倾向:他们可能对社会规范和法律持否定态度,甚至故意违反。

  5. 低自尊:有些歹徒可能因长期的低自尊或自卑感而采取极端行为来获得认可或控制感。

  6. 心理扭曲:他们可能对现实有扭曲的认知,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或不可避免的。

  7. 暴力倾向:歹徒可能倾向于通过暴力手段解决问题,缺乏非暴力的冲突解决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特征并非所有歹徒都具备,且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都可能有很大差异。

7. 歹徒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歹徒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通常涉及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 经济压力:贫困、失业或经济困境可能导致一些人选择犯罪作为谋生手段。

  2. 社会因素:缺乏教育、家庭问题、社会排斥或不良环境可能促使个体走上犯罪道路。

  3. 心理因素:某些人可能因心理问题,如冲动控制障碍、反社会人格等,更容易从事犯罪行为。

  4. 文化或环境影响:在某些文化或社会环境中,犯罪可能被视为一种可接受或甚至是被鼓励的行为。

  5. 法律和执法漏洞:法律体系的不完善或执法不力可能导致犯罪行为的增加。

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交织,共同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

8. 如何帮助歹徒改过自新?

帮助歹徒改过自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1. 法律途径:确保歹徒通过法律程序接受审判,并根据其罪行获得适当的惩罚和改造机会。法律系统应提供公正的审判和合理的刑期,同时考虑其改过自新的可能性。

  2. 心理辅导: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歹徒认识到其行为的错误和后果,并引导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教育和培训:为歹徒提供教育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在社会中找到合法和稳定的工作。

  4. 社会支持:建立支持网络,包括家庭、朋友和社区组织,帮助歹徒在出狱后重新融入社会,避免再次犯罪。

  5. 监督和引导:对出狱后的歹徒进行适当的监督和引导,确保他们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6. 社会包容:鼓励社会对改过自新的歹徒持包容态度,减少歧视和排斥,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和尊严。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有效地帮助歹徒改过自新,重新成为社会的积极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