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这本书校对粗疏,里面的错误很多。
2.我听了他的话心里有点难受,只怨自己太粗疏了。
1. 疏略;不精细。
引
1. 老儿禀性躁暴,举止粗疏,全不采人。
《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
2. 悔杀咱一刬儿粗疏,不解他十分的娇𣨼。
清
《长生殿·复召》
洪
3. 语意之间好像笑着他们的粗疏。
《〈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
鲁迅
2. 粗俗;粗率。
引
1. 临安倡女仪二十二名珏……颜状绝粗疏,颇慧悟,能立成诗词。
《异闻总录》卷四 引 宋 洪迈《夷坚志·临安倡女》
2. 侯师圣太粗疏,李先生甚轻之。来延平看亲,罗仲素往见之,坐少时不得,只管要行。此亦可见其粗疏处。
《朱子语类》卷一〇一
3. [丑]那子路不是唤做仲由的么?[末]正是。[丑]他气质粗疏,容貌凶狠。
明
《浣纱记·遣求》
梁辰鱼
3. 见“麤疎”。
引
4. 亦作“麤疏”、“麤踈”、“麄疎”、“麄踈”、“麄疏”。粗忽疏慢。
引
1. 张昭非肃谦下不足,颇訾毁之,云肃年少粗疏,未可用。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2. 今却返,具述胥言。适有粗疏,请君勿责。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
3. 天地尚遭人意料,乘时使气定粗疏。
宋
《
苏辙
4. 他鹰指爪,蟒身躯,忒躁暴,太粗疏,但言语,便喧呼。
元
《柳毅传书》第一折
尚仲贤
5. 粗糙;不精密。
引
1. 〔后〕袍极粗疏,诸主朝望见,反以为绮。
《东观汉记·明德马皇后传》
2. 诸主家朝请,望见后袍极粗疏,反以为侍婢之数。
晋
《后汉纪·章帝纪上》
袁宏
3. 尧时文物也粗疏,礼乐犹带鸿荒余。
宋
《题望韶亭》诗
杨万里
4. 则我这衣袂粗疏,都是柴草络布无绵絮。
元
《五侯宴》第一折
关汉卿
5. 机器不兴,工欲动,而笨拙粗疏之刀锯袣之。
《说动》
梁启超
6. 谓才识疏略寡陋。
引
1. 其知弥粗。
《吕氏春秋·异宝》
2. 然隐才雄而粗疏,邺才清而绵致。
五代
《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王定保
3. 盗喜曰:“秀才乃肯自屈,何不可者!顾吾辈粗疏,恐为秀才笑耳。”
宋
《涑水记闻》卷七
司马光
7. 形容声音粗沉而不连续。
引
1. 秋深月清苦,虫老声粗疏。
唐
《秋怀》诗之九
孟郊
“粗疏”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cū shū,意指疏略或不精细。这个词常用于形容人的举止、行为或性格上的不足之处,例如不够细致、不注意琐事等。在古文中,“粗疏”也用来描述一种心性上的疏略,即不拘小节或不注意细节。
具体来说“粗疏”可以用来形容做事不细心、不谨慎,表现出一种马虎的态度。例如,在文学作品中,鲁迅曾用“粗疏”来形容某人的语意带有嘲笑的意味。此外,“粗疏”还可以指行为举止上的粗糙和不精细,如《三国志》中提到的谨慎被视为粗疏,而谦虚则被视为贤能。
在现代汉语中,“粗疏”的近义词包括“粗略”、“草率”、“粗糙”等,反义词则有“精细”、“细致”、“周密”等。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但总体上都围绕着不精细、不周密的含义展开。
古代文学中,“粗疏”一词常用于描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行为上的不精细、不周全。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应用:
“老儿禀性躁暴,举止粗疏,全不采人。”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性格暴躁、为粗率的人,表现出他的粗疏之处。
《长生殿·复召》:
“悔杀咱一剗儿粗疏,不解他十分的娇殢。” 这里用“粗疏”来形容一个人在情感上的疏忽和不细致。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后记》:
“语意之间好像笑着他们的粗疏。” 这句话反映了鲁迅对某些人或事的批评态度,认为他们做事不够细致。
《三国志·卷一四·魏书·程昱传》:
粗疏与其他近义词(如粗略、草率、粗糙)在使用场景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粗糙:主要质地或表面的不平滑、不精细,可以用于描述物品的物理特性。例如,一块未经雕琢的原石被认为是粗糙的。
使用场景:
粗糙:主要用于描述物品的物理特性或表面状态,如“这块木头表面很糙,需要打磨”。
语境和语气:
虽然这些词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在具体含义、侧重点和使用场景上存在明显差异。
我们可以总结出“粗疏”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过程如下:
随着时间的推移,“粗”字的含义逐渐扩展,包括不精致、工料毛糙、长条东西直径大的、颗粒大的、声音低而大、莽、略微、粗笨、粗野等。
引申义:
在《荀子·正名》中,“粗”字被解释为疏略,即不细、不周密。
现代汉语中的“粗疏”:
在现代语中,“粗疏”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的行为不精细、不周密,如“粗心大意”、“粗制滥造”等。
成语中的应用:
成语“椎轮大辂”形象地描绘了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疏到精细的发展过程,强调了事物逐步完善的过程。该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或人的成长、进步或完善的过程,强调从基础到卓越的转变。
历史文献中的用法:
综上所述,“粗疏”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过程是本义的糙米、粗粮逐渐引申为不精致、不周密、疏略而不精细等含义,并在现代汉语中广泛应用于描述事物或人的行为不精细、不周密。
在不同语境下,”粗疏”与”细致”、”周密”的具体含义如下:
应用场景:常用于描述工作态度或行为的不细致,如“他的工作非常粗疏,经常出错”。
细致:
应用场景:常用于描述对事物的精细处理,如“他画得很细致,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
周密:
总结:- 粗疏:强调做事不细致,容易忽略细节,导致疏漏或错误。- 细致: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和处理的精确性,但不一定涉及整体的规划和安排。- 周密:强调事物处理的全面性和细致性,不仅关注细节,还注重整体的规划和安排,以避免任何差错或疏漏。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粗疏在心理学或行为学中是如何被解释和研究的”这一问题。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粗鲁”、“粗线条”、“粗寻找”等概念,但没有直接涉及“粗疏”这一具体术语。因此,我们无法从我搜索到的资料中得出关于“粗疏”的具体解释和研究方法。
然而,我们可以从相关概念中推测一些可能的解释和研究方向:
粗鲁行为在心理学和社会学中被广泛研究。研究表明,粗鲁行为可以像传染病一样传播,形成恶性循环。此外,使用粗俗语言的人可能会给人留下负面印象,被认为缺乏智慧和信任度。
粗线条(粗线条人格):
粗线条人格被定义为一种直爽、大大咧咧的个性倾向,但可能缺乏周密和精致。这种人格类型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和利弊也被探,如在情绪稳定性、人际协作和自我反省方面的特点。
粗寻找(粗寻找心理):
粗寻找者倾向于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寻找对方的缺点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这种行为源于缺乏自信,希望通过指出对方的失败或缺点来展示自己的成和优点。
粗话(Swearing):
虽然这些概念与“粗疏”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提供了一些可能的研究方向和解释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