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待人至诚,是个值得深交的益
2.与人交往,待人至诚,才能换取真挚的友谊。
1. 极忠诚;极真诚。
引
1. 用利至诚,则敌不校。
《管子·幼官》
2. 愿君王公选于众,精炼左右,非君子至诚之士,无与居家,使邪僻之气,无渐以生。
汉
《越绝书·外传计倪》
袁康
3. 夫约之以礼,裁之以法,天下所以服从无抵冒者,又非独其禁严而治察之所能致也。盖亦以吾至诚恳恻之心,力行而为之倡。
宋
《上皇帝万言书》
王安石
4.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
《礼记·中庸》
2. 极其真挚诚恳的心意。
引
1. 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
《汉书·刘向传》
2. 融小心,久不自安,数辞让爵位,因侍中金迁口达至诚。
《后汉书·窦融传》
“至诚”一词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含义,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极忠诚与真诚:在古代文献中,“至诚常被用来形容极忠诚、极真诚的品质。例如,《管子·幼官》中提到“用利至诚,则敌不校”,意即以至诚之心行事,敌人不会轻视。这种忠诚和真诚不仅体现在对君主或朋友的忠诚,也体现在日常交往中的真诚态度。
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在儒家思想中,“至诚”被视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礼记·中庸》中提到:“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朱熹进一步解释,至诚之道非至圣不能知,至圣之德非至诚不能为,强调了至诚在儒家道德体系中的核地位。
极其真挚诚恳的心意:至诚还指极其真挚诚恳的心意。例如,《汉书·刘向传》记载:“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窦融因侍中金迁口达至诚而感到不安,多次辞让爵位,现了至诚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哲学伦理命题:在《中庸》中,至诚”指的是真实无妄,即自性完满无缺,推己及人,化育他人,使其性分充实,乃至推及万物,使万物各得其所。这一概念强调了天道和人的真实无妄,以及其持久、博厚、高明的特性。
宗教与信仰中的应用:在伊斯兰教义中,“至诚(Ikhlas)意味着将所有行为完全出于对真主的敬意,而非其他目的。这种至诚是善行的必要条件,即使善行数量再多,若缺乏至诚,则其价值远不及至诚的善行。
“至诚”不仅是一种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儒家道德修养的核心理念,强调在社会交中遵循礼法,实现服从与和谐。它代表了一种极端的忠诚和真诚,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美德的高度概括。
在古代文献中,“至诚”这一概念被广泛探讨,并且有多个具体的应用和例子。以下是一些详细的阐述:
《易经·系辞》中的“神”与“至诚”: 在《易经·系辞》中,“神”被定义为神奇、神异、灵验的特性,而“至诚”则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意味着极为诚恳和真诚。文章引用了儒家经典《礼记·中庸》中的观点,指出至诚之道是圣人才能理解和实践的,它要求个人的智慧和德行达到极致。
历史故事中的体现:
周处斩蛟龙:周处全心全意为民除害,忘却一切,最终成功降服蛟龙,但事后却因恐惧而不敢再次入水。这个故事同样展示了至诚的力量,即在极端情境下,个人的智慧和德行能够发挥出神奇的效果。
《管子·幼官》中的至诚: 文章引用了《管子·幼官》中的名言:“用利至诚,则敌不校”,强调了极度忠诚真诚的重要性。
《礼记·中庸》中的至诚: 《礼记·中庸》中提到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强调了至诚之道需达到圣境,即自由之土。此外,《礼记》还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个步骤,强调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指出即使是最愚蠢的人也能通过努力变得聪明和强大。
康熙皇帝的祈雨经历: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五十六年时总结一生为政雩祀之经验,感慨万千。他亲自设坛祈祷甘霖,长跪三天夜,为民父母,心怀黎元,其心不可不谓至诚;大雨如注,衣裳尽湿,其情不可不谓感天动地。这体现了至诚如神,则感天动地,求雨得雨,祈晴得晴。
《中庸》中的至诚之道: 《中庸》认为,只有修中庸之德行至诚之道,才能登临绝顶,传播思想德行,成为胸怀天下的真正君子。文章还分析了《中》中关于天人相喻的文化意义,指出孔子继承并发展了尧舜的思想、观念和德行。
至诚与天地之道的关系: 文章指出,认识到天性本具诚信,虽能自我成就,但君子还需曲成万物,协助生命成长,以达到至诚的真正功效。至诚与宇宙、天地关系紧密相连,其六大特点——博、厚、高、明、悠、久,通过至诚这一言就能概括。
在儒家思想中,至诚与道德修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至诚被视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儒家伦理体系的核心理念之一。
至诚强调内在的真诚、率真和言行一致。这种真诚不仅是对自我内心的坦荡,也是对外在行为的真实反映。《中庸》中提到:“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这表明至诚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宇宙意义,是实现道德修养的基础。
至诚作为天之道,是自然规律的体现。孟子和《中庸》都指出,诚是天之道,是真无妄的天理。人道之诚意味着有心向诚学习,使诚成为行为准则,实现诚的行为。因此,至诚不仅是个人修养的目标,也是社会和谐与秩序的基础。
此外,至诚与仁相辅相成。仁代表互助、互爱,是爱人之心的体现。孔子与卫灵公的故事展示了“诚”与“仁”的相辅相成关系。孔子坚持自己的理,不因讨好卫灵公而改变,体现了“诚”的坚守;同时,他劝说卫灵公以治理国家、造福百姓为目标,体现了“仁”的关怀。
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至诚被视为道德行为的内在依据。《大学》中的“条目”中,“诚意”放在“正心”之前,强调了诚意的重要性:“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周敦颐也指出:“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这意味着只有达到至诚的修养,才能影响外部世界,形成教化。
总之,在儒家思想中,至诚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实现社会和谐与秩序的重要基础。
在《中庸》中,至诚被描述为真实无妄的哲学伦理命题,其核心在于内心的纯净、无私和理智。至诚之道源于内心的无私和理智,不受情感和私欲的牵绊,如同皓月当空,能洞察一切,预知事势。至诚被视为世界的本体,是达到人生最高境界的关键。通过修养,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界,即内心达到平衡,天地万物得以和谐共处。
至诚之道的实践路径包括尊德性、道问学,追求广大与精微,极高明与中庸,温故知新,敦厚礼。朱熹注解《中庸》时指出,“诚”为天之理,即太阳对人和万物的无私无念无住,做到“至诚”方可最大限度地物之本性。宋儒对“诚”的阐释也强调了“诚”即是真实无妄,也就是不欺骗、不撒谎。
《中庸》中还提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表明至诚不仅是自我完成的,也是完成事物的。至诚能尽性、化育天下,并具有前知的能力,能够预知国家兴衰祸福临近。至诚使人超越自我,达到高迈境界,能够预知未来,感知国家命运。
在伊斯兰义中,至诚(Ikhlas)的具体含义和实践方式主要围绕着纯洁的意图和对神的真诚信仰展开。Ikhlas在阿拉伯语中意为“纯洁”或“真诚”,其核心概念是去除所有非神的依附和多神论意图,仅以神为崇拜对象。
Ikhlas强调穆斯林在进行宗教活动时必须保持纯洁的意图,不向人类展示,而是为了取悦神。这意味着穆斯林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为,包括祈祷、慈善行以及与他人的互动,都应以神的喜悦为唯一目标。例如,在诵读古兰经第112章《Ikhlas》时,穆斯林宣誓“他是独一无二的神!神永恒!他不会生育,也不是生育的神!也没有任何人能与他相提并论!”这进一步强调了对神的纯洁信仰和至诚。
此外,Ikhlas还涉及到个人动机的纯洁性。神会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出于真正想要取悦他的动机,而不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赞美。因此,Ikhlas不仅是对外在行为的纯洁性要求,更是对内心动机严格审视。
在实践中,穆斯林通过坚持顺从神的命令、持续反思和记住神来培养Ikhlas。这种状态的心灵净化过程有助于增强对神的忠诚和至诚。例如,诵读《Ikhlas》章节被认为是相当于诵读古兰经三分之一内容,因为它包含了关于神的至一性和纯洁信仰的基本概念。
至诚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涵盖了个人修养、社会治理、商业伦理以及思想传播等领域。
至诚是个人修养的核心。根据《中庸》的观点,“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这意味着只有达到极致的真诚,个人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天赋本性,进而影响和塑造整个世界。这种精神境界不仅体现在精神层面,应体现在行动上,以实现个人的最大人生价值。此外,至诚也是心性修养的最高境界,通过不断擦拭内心的污垢,保持纯净不染,能够照内心,引导善行。
至诚在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指出,运用至诚观察和判断事物就能做客观准确,从而保证实际事功的顺利完成。在治理国家方面,至诚如神的力量可以在关键时刻帮助国家走出困境,实现繁荣稳定。因此,领导者如果具备至诚之心,将更容易预知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并作出明智的选择来引领自己走向成功与幸福。
第三,至诚在商业伦理中也占据重要地位。诚信为本,真诚待人是商业成功的基。诚信建立信任,降低交易成本,保障可持续发展;公正赢得尊重,拓展商业机会。因此,在代商业环境中,至诚不仅是道德要求,更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此外,至诚在思想传播和社会变革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引用《道德经》的观点,强调“唯天下至诚为能化”,即只有天下最真诚的人才能化育世间万物。这一过程不仅改变了中华大地的社会面貌,也彻底改变了数以万计中国人的旧思想和观念。因此,至诚在思想传播和社会变革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总之,至诚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体现在个人修养、社会治理、商业伦理以及思想传播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