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媒体表扬了他见义勇为的英勇事迹。
2.他因表现优秀而多次受到厂里表扬。
1. 显扬;公开赞美,使大家知道。
引
1.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
《汉书·苏武传》
2. 圣明司契,载德惟新。垂鉴仄微,表扬隐介。默语仰风,荒遐倾首。
《宋书·隐逸传·王弘之》
3. 襃忠碑者,皇帝神笔表扬故相岐国公执中之遗烈也。
宋
《石林燕语》卷五
叶梦得
4. 遇孝慈节义之人,立即表扬。
清
《续客窗闲话·陆清献公遗事》
吴炽昌
5. 这郭祥平时虽然满不在乎,但在大庭广众之前却最怕表扬。
《东方》第六部第三章
魏巍
2. 宣扬;张扬。
引
1. 此一等人心身俱泰,手足轻安,既无两头照顾之患,又无掩盖表扬之丑,故可称也。
明
《复焦弱侯书》
李贽
2. 他的姓名因为有点缘故,请你不要替他表扬。
《棠棣之花》第二幕
郭沫若
“表扬”是一个褒义词,主要指对好人好事进行公开称赞的行为。其基本含义是对某人或某事给予的赞美、称赞或肯定。表扬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书·苏武传》中提到的“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这句话表明表扬是公开赞美他人美德和成就的一种方式。
在古代文献中,表扬常用于表彰那些德高望重、功于国家的人。例如,宋代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提到皇帝神笔表扬故相岐国公执中之遗烈,清代吴炽昌在《续客窗闲话·陆清献公遗事》中也提到遇到孝慈节义之人应立即表扬。这些例子展示了表扬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现代汉语中,“表扬”一词仍广泛使用,常用于表扬个人或集体的好行为,如表扬孝慈节义之人、表扬成器之子等。表扬不仅限于口头上的赞美,也可以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在教育领域中,教师会通过表扬来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表扬具有多重意义,它不仅是对他人优点和成就的认可和肯定,还能够激发被表扬者的内在动力,促进其成长和发。此外,表扬在社会文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表扬可以树立榜样,激励他人,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表扬是一种积极的表达方式,通过公开赞美他人,使大家知晓其美德或成就,从而达到鼓励和激励的效果。这种行为不仅够增强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不同文化中,表扬的表现形式和接受方式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文化差异:
中国文化: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倾向于使用全面肯定、低姿态的表扬方式。例如,面对同样的成就,中国人可能会说:“你真棒!”或者“你真聪明!”这种表扬方式往往不带评价,而是全面肯定对方的表现。此外,中国人认为表扬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重点在于夸奖之后的进一步交流,而不在夸奖这一个细节上。
表扬的范围和内容:
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中,表扬的内容可能更加广泛,不仅包括个人的成就,还可能涉及性格、内在品德及精神的赞美。例如,汉语中常见的寒暄语如“你真聪明”、“你真有爱心”等,都体现了对个人品质的肯定。
扬的社会功能:
中国文化:在中国文化中,表扬同样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它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自信心和士气,还能增强群体的力量和凝聚力。如,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表扬学生的表现,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和积极性。
表扬的接受方式:
总之,不同文化中的表扬方式和接受方式反映了各自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表扬对个人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表扬能够显著提升个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当个体因其力或品质受到赞扬时,他们会感到被重视和认可,从而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这种正面的反馈有助于个体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
促进积极情绪和幸福感:表扬能够激活与奖励和积极自我感知相关的大脑区域,如纹状体和内侧前额叶皮层,这些经元活动会触发内啡肽和血清素的释放,这两种神经递质在促进快乐、满足和情绪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表扬不仅带来即时的情感愉悦,还能长期影个体的心理状态。
改善社交环境和人际关系:表扬可以加强人们的社交联系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这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从而提高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扬还能增进亲密感,促进家庭和团队的和谐氛围。
激发内在动机和创造力:表扬能够激发个体的努力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动力和积极性。这种内在动机的提升有助于个体在各个领域取得更好的表现和发展。
然而,表扬也需注意方式和时机,避免虚伪和空洞的赞美,以免产生负面效果。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过表扬可能导致自恋者的产生,他们可能逐渐产生自负心理,难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对批评敏感。因此,真诚且具体的表扬更为有效,能够带来更持久的心理益处。
总之,表扬作为一种正向的肯定行为,对个人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有效地进行表扬以最大化其正面效果,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技巧。首先,表扬应该真诚而具体,避免虚伪和空泛的赞美。具体表扬关注孩子的努力、策略和进步,而非仅仅成绩;强调过程而非结果;使用描述性语言帮助孩子理解值得称赞的行为;正面肯定孩子的内在品质;鼓励自我表扬,让孩子认可自己的努力和进步;避免过度夸奖,保持真诚和适度;结合目标设定,助孩子追求更高成就;非语言表扬,如拥抱、击掌和小贴纸奖励,加强正面反馈效果。
其次,表扬应该是及时的。及时表扬能够给人带来即时的满足感和正面反馈,同时也能提醒人们自己的进步和价值。公表扬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有效促进积极行为的继续。然而,表扬应该是适度的。过度的表扬可能让人产生虚伪和不真实的感觉,需要注意把握好度。
此外,表扬的效果是显著的,可以有效地激励人们去做更多的事情,发挥更大的潜力。表扬可以使人们更加自信,自然会表现出更好的表现和结果。表扬可以打开心扉,让人们积极与团队协作,形成更好的合作氛围。
在教育中,表扬、鼓励和奖励是培养孩子正面行为的有效方法。当孩子表现良好或以积极方式行事时,告诉他们“很棒,瑞利”、“做得很好,乔”或“那太棒了,AB”。这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具体表扬描述孩子具体所做的好事,如“我喜欢你把房间里的东西都放好”。这比泛泛而谈的表扬更真实,有助于孩子学习来以积极方式行为。鼓励表扬孩子的努力,如“你在数学作业上付出了很多努力,做得很好”。这可以激励子在未来更加努力。奖励积极行为的后果,如奖励孩子保持房间整洁,可以让他们选择晚餐或游戏作为奖励。
使用表扬、鼓励和奖励的技巧包括:寻找小变化和成功,表扬任何努力或改进;表扬孩子的优势,激发他们对自身兴趣的兴奋,帮助他们建立自豪感和自信心;频繁地表扬孩子,当孩子表现良好时给予肯定;使用非语言方式表扬,如掌或微笑;使表扬适合行为,真诚而热情但不过分;混合使用奖励,让孩子期待不同的奖励;根据年龄选择合适的表扬和奖励方式。
总之,有效的表扬需要真诚、具体、及时、公开适度。
表扬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已有多个研究和文献进行了探讨。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研究和发现:
美国杨百翰大学的研究表明,表扬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研究者在密苏里州、田纳西和犹他州的19所小学中观察了2500多名学生,发现当教师给予的表扬多于训斥时,学生对学习任务的专注度提高了20%~30%。此外,如果教师能将表扬与惩罚的比例提高到2:1或更高,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会有更大的改进。
表扬的艺术与策略:
表扬不仅是激励学生的重要手段,还需要讲究策略。教师应注重表扬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人格,避免过度廉价的表扬,并结合公开与私下表扬。适时和适度的表扬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并激发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扬的形式与多样性:
表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口头表扬、书面表扬、评比型表扬和类比型表扬等。每种表扬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效果。例如,奖励性表扬、批评性表扬、指引性表扬等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表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表扬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限于课堂管理,还可以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写作兴趣。例如,通过创新的表扬方式,如“胡编乱造奖”、“脱胎换骨奖”,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造力。
表扬的时效性:
表扬的时间尤为重要,需要控制好表扬的时机,以便学生能够及时看到自身的力量并迅速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表扬与学生行为的关系:
上所述,表扬在教育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专注度和学习动力。
表扬与批评在激励机制中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们的作用和方式存在显著区别。
表扬是一种正面的激励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对工作的信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表扬的效通常优于批评,因为它强调发现和强化对象的长处,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在实施表扬时,应注重发掘长处和优点,淡化短处和缺点,营造积极的激励围。例如,在企业管理中,对于佼佼者可以采取私密表扬和公开表扬两种方式,前者适用于工作表现确实不错但不足以成为榜样的人,后者适用于重大贡献者,如技术创新、挽回重大损失等,以树立学习的榜样。
相比之下,批评是一种负面的激励方式,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让员工对工作产生厌恶情绪。批评需要谨慎处理,尤其是当涉及到员工的错误或不足时。正确的做法是先进行私下沟通,让员工认识到问题的原因,然后再当众批评,以保护责任人的面子,避免成为反面教材。对于好心办错事的人,要导并指出正确的方法,鼓励积极性;对于能力不足的人,要强化培训或调岗;对于动机不纯的人,则必须严惩。
表扬和批评相辅相成,从正反两个方面作用于目标对象,催人奋进叫人争先。然而,在实际应用中,表扬和批评都应讲究方法和艺术,注重效果。例如,在教育领域,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积极向上的心。而在职场中,表扬和批评都是管理的手段,而非目标,不可将手段当作目标,而忘记了组织中最重要的工作。
总之,表扬与批评都是激励机制中的重要工具,但其运用得当与否对结果有着显著影响。表扬侧重于认可和赞赏个体的具体果和表现,而批评则侧重于指出错误和不足,并提供改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