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天下承平,民生富庶,史称文景之治。
1. 治平相承;太平。
引
1. 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巨万,而贫弱俞困。
《汉书·食货志上》
2.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唐
《杂感》诗
鲍防
3. 畿内、山东地方,因承平日久,物产繁盛。
明
《双溪笔记》
王琼
4. 只可惜在承平时候,成都地方不比梁山泊,所以没有出头做一番事。
《死水微澜》第三部分三
李劼人
“承平”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chéng píng,意指太平、持久太平的状态。这个词常用于描述社会安定、和平无事的局面,与“太平”、“升平”等词意思相近,而与“纷乱”、“纷争”等词意思相反。
“承平”一词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汉书·食货志》中,其中提到“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訾数钜万,而贫弱俞困”,这句话描述了汉朝时期国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此外,在唐代鲍防的《杂感》诗中也提到“汉家海内承平久”,描述了汉朝长期的和平稳定。
在现代汉语中,“承平”不仅用于描述国家或社会的持久和平,还常用于形容一个时期内的繁荣昌盛。例如,在《双溪笔记》中提到,“畿内、山东地方,因承平日久,物产繁盛”,说明了由于长期的和平稳定,这些地区物产丰富。
“承平”一词在历史文献中多次出现,如《明史·申时行传》中提到“然是时坦蔽天下承平,上下恬熙”,描绘了明朝时期国家的安与繁荣。此外,它也被用来形容一个时代的太平盛世,如“承平盛世”,意指太平、兴盛的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承平”一词也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在承平时期更要严以治吏、防腐戒奢,防止沉溺于安逸之中而忽视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这种观点提醒人们即使在和平稳定时期,也要保持警惕,居安思危,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挑战。
在《汉书·食货志》中,“承平”一词的具体语境和含义主要体现在描述国家长期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例如,文中提到“今累世承平,豪富吏民”,意为历代以来国家长期太平,豪富和官吏生活富足。此外,文中还提到“王莽因汉承平之业,匈奴称藩,百蛮宾服”,说明在汉朝末期,国家的安定使得周边民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臣服。
唐代诗人鲍防的《杂感》中提到的“汉家海内承平久”具体描述了汉朝时期国家的繁荣与和平景象。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民族对汉朝的忠诚和友好,以及对中原文化的向往,展现了汉朝的盛世景象。
具体来说,“汉家海内承平久”这一句描绘了汉朝国内长期的和平与稳定,万国戎王皆稽首,表明了汉朝在国际上的威望和影响力。诗中还提到“天马常衔苜蓿花”,象征着边疆的稳定和外族臣服的和平景象。此外,“胡人岁献葡萄酒”则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胡人每年向汉朝进贡葡萄酒,显示了汉朝与中亚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诗中还描述了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过林邑山等景象,这些都描绘了汉边疆的美丽风光和边疆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向往。最后,诗中表达了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的感慨,反映了对中原文化的自豪和对边疆民族的尊重。
在《双溪笔记》中,承平时期物产繁盛的具体例子包括畿内和山东地方。这些地区因为长期的太平世,物产丰富,经济繁荣。此外,由于州县壤界相接,如星罗棋布,官军在捕贼时经过这些州县,可以方便地供给口粮草料,并且在税收不足的情况由官府负责解决,事毕后再补还。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承平时期的警示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严以治吏、防腐戒奢的重要性:在和平时期,于没有战争的考验,老党员和老一辈革命家逐渐减少,新的党员和干部面临更大的挑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承平时期更要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以防止腐败现象的蔓延。
政治定力的培养:承平时期需要政治定力,即不忘初心、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是通过艰难困苦的经历培养出来的,是党的宝贵财富。
居安思危的态度:承平时期要保持谦虚慎、居安思危的态度,时时处处有应对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看不到风险和挑战,沉溺于“承平”的温柔之乡,就会现奢侈浪费的现象。
历史经验的总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现实生活的写照改革开放以来,虽然综合国力增强,社会财富增加,但随之而来的贪腐问题也相当严重。
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从这些年全面从严治党、正风反腐肃纪的实践来看,对“承平时期”党的建设的特性了解得越多、越深,就会越主动、越自觉地严以吏、防腐戒奢,就可以有效避免落入奢靡和腐败的陷阱。
领导干部的鞭策:承平时期更要严以治吏、防腐戒奢,因为条件变了,党员干部的方方面面也会随之改变——职务高了、权力大了、恭维多了、待遇好了,可能会导致脾气长了、手面大了、要求多了、约束少了,这种感觉”是不请自来,又不知不觉使人渐变乃至迅速蜕变。
历史教训的借鉴:中国历史上关于国家治乱兴衰的实例不胜枚举,给人以深刻启示。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这是对历史教训的借鉴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