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由于人们植树种草,现在漫天风沙的情景已经少见了。
2.在这个小镇里,这种热闹的场面一般很少见。
1. 谓所见不多。
引
1. 少见曰陋。
《荀子·修身》
2. 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
《汉书·匡衡传》
2. 罕见;难得遇见。
引
1. 这样值钱的东西,二百二百的帮人,真是少见!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2. 北京要算是比较的最能做玩具的地方,但真是固有而且略好的东西也极少见。
《生活的况味·玩具》
周作人
3. 谓不常见面。
引
“少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义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所见不多:这个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见识有限,或者所接触的事物和人不多。例如,《荀子·修身》中提到“少见曰陋”,表示见识少的人容易显得浅薄。
罕见或难得遇见:在很多情况下,“少见”用来描述某种事物或情况出现的频率非常低,是罕见的。例如,《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中提到:“这样值钱的东西,二百二百的帮人,真是少!”这表明该物品非常珍贵且不常见。
不常见面日常:在对话中,“少见”也可以表示长时间没有见到某人,如“一向少见,你好!”这种用法常用于客套话中。
此外,“少见”一词还有相关的成语“少见多怪”,意思是由于见识少而对不常见的事物感到奇怪,通常用来形容孤陋寡闻的人。
“少见”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既可以指个人的见识有限,也可以描述某种事物的稀有性,还可以用于表达长时间未见某人的意思。
在古代文献中,“少见”一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根据《荀子·修身》中的记载,“少见曰陋”,表明“少见”可以用来形容所见不多或见识浅薄的状态。此外,《汉书·匡衡传》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寡闻少见者戒於雍蔽”,说明“少见”可以指见识少、信息闭塞的人。
在《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中,“这样值钱的东西,二百二百的帮人,真是少见!”这句话则展示了少见”用来描述罕见或难得遇见的事物。这种用法强调了事物的新奇性和稀有性。
另外,“少见”还可以作为久不相见时的客套话使用,例如:“最近少见,近来可好?”这表明“少见”也可以表示长时间未见的朋友之间的问候。
成语“少见多怪”源自汉代牟融的《理惑论》,其原句为:“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见识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会感到奇怪,通常用来形容人孤陋寡闻或见识浅薄。
关于“少见多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
历史典故: 成语“少见多怪”最早出现在汉代牟融的《理惑论》中,描述的是一个人因为见识有限,看到骆驼时误以为是病马,从而到惊奇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以及由于缺乏经验而产生的误解和嘲笑。
文化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少见多怪”常被用来批评那些对常见事物表现出过分惊讶或不理解的人。它提醒人们要保平常心,不要对日常现象过于敏感或好奇。例如,在清代郑燮的《与金农书》中提到:“世俗少见多怪;闻言不信;通病也。”,这表明在当时社会中,这种现象被视为一种普遍的通病。
心理学解释: 成语中的“怪”主要指超出人们主观意料、习惯认识和思维方式的现象,反映了人们认知敏感性。发现怪现象、怪事物能激发好奇心,有助于打破主观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推动认识客观事物。
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少见多怪”常用于形容对事物缺乏了解或经验不足的情况。如,茅盾在《子夜》中写道:“怎么?玉亭!吓,你自己去照镜子,你的脸红了!哈哈,你真是少见多怪!”。这种用法不仅揭示了个人见识的局限性,也反映了社会对这种行为的讽刺和批评。
“少见多怪”这一成语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
在现代汉语中,“少见”一词的使用频率和语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这些变化:
此外,“少见”也用于形容人际关系中的少见情况,如“很少见到像他那样的年轻人”。
语境的变化:
在社会评论中,“少见”也用来描述社会风气的变化,如“这几年社会风气有很大好转,不文明的现象越来越少见了”。
与其他词汇的关系:
“少见多怪”这一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常用,用来形容见识薄的人对不常见事物感到奇怪。
成语中的应用:
在成语中,“少见”也占据了一席之。例如,“白首同归的朋友是很少见的”,这表明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少见”都有其独特的应用场景。
文化背景的影响:
要区分“少见”与其他类似汇(如“罕见”、“稀有”)的使用场合和含义,首先需要理解每个词的具体定义和语境应用。
见:通常表示所见不多或不常见面。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说“我很少见到他”,这里的“少见”强调的是频率低,但并非完全罕见3。
罕见:强调事物或情况出现频率极低,几乎不常见。例如,“罕见的干天气”或“石油工人在人迹罕至的大漠深处开采石油”,这里的“罕见”表示出现频率极低,几乎不常见。
稀有:表很少有的或极少见的。例如,“岭南下雪可是稀有的事”,这里的“稀有”强调的是数量极少且独一无二的状态。
稀罕:除了表示稀少或不多见外,还可能带有认为希奇而喜爱的情感色彩,通常用于否定或反诘句中。
在具体使用时,可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例如,在描述一种极为少见且珍贵的现象时,可以使用“罕见”或“稀有”;而在描述一种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现象时,则可以使用“少见”。
“少见”一词在不同方言中的表达方式和含义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现代汉语中,“少见”通常用来形容某事物或现象不常见、罕见或很少见到。例如,在描述过激行为时,可以表示在中国很少见。
然而,在古代汉语中,“少见”也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含义。例如,“少见多怪”这个成语,意指见识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得奇怪,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此外,“百年不遇”也是一个形容罕见事物的成语,表示百年也碰不到一次。
在其他方言或地方语言中,“少见”的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粤语中,“稀罕”一词可以用来形容稀少或不多的事物,类似于“少见”的意思。而在一些地方方言中,“少见”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不常见或难得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