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大雪一连下了三天,把高速公路都封住了。
2.我一连叫了他三声,他竟然都没听见。
1. 古以二百家为一连。
引
1. 臣又闻古之制边县以备敌也,使五家为伍,伍有长;十长一里,里有假士;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十连一邑,邑有假候。
《汉书·晁错传》
2. 接连;继续不断。
引
1. 一连十来道表章,告病辞职。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2. 他道那个御酒是朝廷赐的黄封御酒,一连劝老汉吃了三钟。
元
《渔樵记》第三折
3. 这是媒婆子无意中一连说下来的,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黄绣球》第五回
4. 一连下了几天雪,刚刚放晴,云彩裂了缝,透出落日的金光。
《三千里江山》第十四段
杨朔
3. 近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由若干排组成一连。
引
一连”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yī lián,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连续、一连串:表示动作或情况的连续不断。例如,“他一连几天都在加班”,表示他连续几天都在加班,没有休息。这种用法常用于描述时间上的连续性或一系列事件的连续发生,如“一连年获得丰收”。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在古代,“一连”指的是由若干排成的军队编制单位。例如,《汉书·晁错传》中提到:“四里一连,连有假五百”,这里的“一连”指的是古代军队中的一个单位。
量词:在某些情况下,“一连”也可以作为量词使用,表示重量上的连续性。
“一连”既可以表示连续不断的状态,也可以指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还可以作为量词使用。理解这些含义有助于更准确使用该词汇。
在古代军队编制中,一连的具体组成和职能如下:
古代军队中的连是一个基本的战术分队,通常由三个排组成,每个排由三个班组成,再加上连长、指导员等干部。
“一连”作为量词时,通常用于表示一定数量的纸张的重量。例如,在日本,用纸1,000枚称为1连,其重量用“量”来表示,单位是kg/连。
在现代汉语中,“一连”有以下几种新的含义或用法:
表示连续不断:这是“一连”最常见的用法,表示动作或情况连续发生。例如,“一连下了两天雨,路上到处都是水”。这种用法强调了事件或行为的连续性,可以用于描述自然现象、人物行为、工作成效等。
作为军事编制单位:在近代军队中,“一连”指的是由若排组成的编制单位。这种用法源于古代的军事组织结构,但在现代依然保留并使用。
表示强调:在某些语境下,“一连”还可以用来加强语气,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为的持续性。例如,“我一连给她写了几封邮件,她都没有回”。这种用法通过重复使用“一连”来强调动作的频繁或持续。
与其他词语结合形成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一连”可以与其他词语结合形成新的复合词,如“一连串”、“一连气”等。这些复合词保留了“一连”的基本含义,同时增加了新的表达效果。
在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的应用:在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一连”常用于描述一系列连续发生的事件或行为。例如,在《水浒传》中描写晁盖等人的一段话里,“连吃了数日筵席”。这种用法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增强了叙述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要区分“一连”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描述一列事件或动作时,“一连”常用来表示连续性。例如,在马拉松竞赛中某人连续超越多名选手夺得冠军的情景。这种用法强调了动作或事件的连续性和紧密性。
表示强调:
“一连”也可以用于强调某种情况或结果。例如,“我都知道了,他当然知道”。这种用法通过重复“一连”加强语气,表达出说话者对某个事实的确认或强调。
表示转折或对比:
在某些情况下,“一连”可以用于表示轻微的转折或对比。例如,“方式方法这东西好是好,一贵了些”。这种用法通常出现在句子中,用来补充或修正前文的内容,语气较为委婉。
表示条件充足
“一连”还可以用于表示条件充足,从而导致某种结果。例如,“只要我们~打个电话通知他,他就可以把东西送来”。这种用法强调了满足某个条件后必然发生的后果。
省略后的歧义问题:
当“一连”省略时,可能会产生歧义。例如,“这个问题太难了,连成绩最好的几个人都不会做”。如果省略“连”,可能会导致语义不明确,因此需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其具体含义。
书面语与口语中的使用差异:
在文学作品中,“一连”作为表达连续性或序列的词汇,常用于描绘一系列事件或动作的紧密相连。例如,在古诗词中,“连”字的使用展现了其在描绘自然景观、表达情感和意境时的独特魅力。这些例子不仅丰富了学作品的表达,也体现了中文语言的精妙和深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鼓励在现代文学创作中融入传统元素,以增强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通过借鉴古诗词中的“连”字用法,现代作家可以更好地构建情的连贯性和情感的递进,使作品更加生动、感人,从而更好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