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烦恼的意思

fán nǎo

烦恼

拼音fán nǎo

1.烦恼常用意思: 烦闷苦恼。

词性形容词
近义词 烦扰 , 郁闷 , 烦闷 , 苦恼 , 烦躁 , 忧愁 , 苦闷 , 愁闷 , 不快 , 烦懑 , 懊恼
反义词 愉快 , 快乐 , 快活 , 喜悦 , 安宁 , 惬意
例词自寻烦恼
例词解除烦恼

例句 1.他们之间的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真是令人烦恼。
2.他要是能当机立断,就不会陷入犹豫不决的烦恼状态了。

烦恼引证解释

1. 佛教语。谓迷惑不觉。包括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能扰乱身心,引生诸苦,为轮回之因。见《唯识论》卷六。

1. 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榜笞众生。 《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
2. 抱惑而生,与之偕老;随逐无明,莫非烦恼。 南朝 《净业赋》 梁武帝
3. 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坛经·般若品》
4. 实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性相如如,名之为道。 明 《贤奕编·仙释·道无明晦》 刘元卿

2. 忧愁苦闷。

1. 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 唐 《宿天台桐柏观》诗 孟浩然
2. 酒入横波,困不禁烦恼。 宋 《蝶恋花》词之一 欧阳修
3. 玄德自没了甘夫人,昼夜烦恼。 《三国演义》第五四回
4. 昨日的烦恼去了,今日底还没来呢。 《红烛·时间底教训》 闻一多

3. 担心;挂虑。

1. 只因这个人身上,我只替押司娘和小孙押司烦恼! 《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2. 老地主还是在烦恼着怎样来祭塔的那一回事。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 碧野

4. 犹打扰。

1. 媒婆道:“押司娘烦恼!外日不知,不曾送得香纸来,莫怪则个!” 《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相关词 自寻烦恼

烦恼是什么意思

“烦恼”一词在中文中通常指令人不顺心或不畅快的人或事,也可以用来形容一种烦闷、苦恼的情绪状态。它通常表现为内心的烦躁、郁闷、不愉快等负面情绪,如焦虑、不安、忧等。

在佛教中,“烦恼”(梵语:Klesa)是一个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术,指的是扰乱心神、妨碍心灵平静与觉悟的心理因素。这些烦恼包括贪欲、愤怒、愚痴等基本邪恶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辅助性情绪,如妒、懈怠等。这些烦恼被认为是导致轮回(生死轮回)和痛苦的根源,因此修行者需要通过修行来断除这些烦恼,以达到心灵的清和觉悟。

总结来说,“烦恼”既可以指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也可以指佛教中阻碍心灵发展的心理障碍。

烦恼在心理学中是如何定义和分类的?

在心理学中,烦恼的定义和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根据佛教心理学的观点,烦恼主要分为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根本烦恼是烦恼中最基本的类型,包括贪婪、嗔恨、傲慢、无明、怀疑和不正见。这些烦恼是由于对现象本质的深层次解而产生的,它们是烦恼的根源。

烦恼还可以按照其表现形式分为身业、语业和意业。身业指的是通过身体行动表现出来的烦恼,如杀生、偷窃等;语业指的是通过言语表达出来的烦恼,如虚妄语;意业则是指内心意念中的烦恼,如贪婪、执着等。

此外,烦恼还可以按照轻重程度分为违犯性、困扰性和潜伏性三个层次。违犯性烦恼已经表现在行为上,如暴怒、偷窃等;困扰性烦只浮现在心里,尚未付诸行动;潜伏性烦恼则未表露于行动、语言和内心,但随时可能出现。

在更细致的分类中,烦恼可以分为十种:贪欲、瞋恨、傲慢、无明、疑惑、萨迦耶见(坏聚见)、执极端见(边执见)、执(见取)、戒禁执(戒禁取)和错误知见(邪见)。这些烦恼源于对五蕴的认识不清,从而产生“我”的错觉,进而导致其他烦恼。

佛教中烦恼的具体种类有哪些,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和思想的?

佛教中烦恼的种类繁多,但可以归纳为三大类:贪、嗔、痴。三种烦恼是一切烦恼的根本,被称为三不善根、三不善因、三种造业之缘由、三火、三障等。具体来说,贪是指对目标的贪爱,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贪婪、痴、渴求;嗔是指对目标的厌恶,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反感、愤怒、憎恨;痴是指对目标的愚昧、盲目、无知。

此外,烦恼还可以分为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两类。根本烦恼包括贪、嗔、痴等六种,而随烦恼则有二十种,如忿、恨、恼、害、嫉、诳、谄、覆等。这些烦恼会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给人们带来苦和困扰。

烦恼对人的行为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会阻碍心续,引发嗔、妒等余烦恼,导致轮回。烦恼还会使人陷入各种恶趣,如地狱、畜生、鬼等。烦恼还会使人对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等产生迷惑,并导致身心不寂静,影响久远。烦恼还会使人匮乏,无法满足心愿,导致所求对象乖离非爱。

因此,了解和认识烦恼的本质和影响,以及如何应对和转化这些烦恼,对于个人的精神成长和修行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通过现代心理学方法有效地管理和减轻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通过现代心理学方法有效地管理和减轻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开阔心胸,享受生活:根据彩云心理编著的书籍《心理自愈:缓解日常心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我们应学会享受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保持愉悦的心情,这样才会体味到幸福的真。每天要想想令你得意的事情,而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烦恼上。

  2. 专注于有意义的事情:摩尔在潜艇上经历了15小时的攻击后意识到,生命短暂,不要为琐事烦恼;要懂得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保持乐观心态。小事的忧虑会产生负能量,而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人们战胜困难,获得正能量。

  3. 牢牢把握现在:只有牢牢地把握现在,你才有可能获得未来的成功。不要过去和未来烦忧,保持一份愉快的心情,就能发挥出你所有的潜力,从而走向成功。沉浸在过去只会给自己带来负能量,学会从过去的苦海中挣脱出来,把握好自己现在的生活。

  4. 应对压力和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通过与亲友、祖先同情者建立联系,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保持与积极记忆的联系,如童年美好回忆,也是有效的疗愈方式。心理学家Suzy Smitt分享了在战争期间的心理学家和治疗师的经验,介绍了控制大脑在压力情境下的技巧,如深呼吸、脚趾扭动、命名周围事物等。

  5. 积极心理学的应用:积极心理学在改善关系满意度、促进个人幸福感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显著。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压力和焦虑,增强人际关系,并提高幸福感。

  6. 放松和减压技巧:当感到压力过大时,可以尝试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瑜伽、冥想或听音乐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减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7. 感恩和珍惜:我们应该感激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括我们的健康、家庭和朋友。珍惜与家人和朋友的时光,不要让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忽视了这些宝贵的人际关系。

  8. 控制情绪和求助他人:当遇到困难时,不要让负面情绪占据我们的内心,而是要保持冷静和理智。学会求助他人,无论是家人、朋友还是同事,他们都可以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伙伴。

  9. 调整心态和感恩生活: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它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或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珍惜这些美好的瞬间。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烦恼的概念和表现形式有何异同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烦恼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存在显著的异同。首先,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烦恼被视为能扰乱众生身心的精神作用,通常分为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这种分类强调了烦恼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跨文化研究显示,抑郁症的表现形式因文化而异。例如,在日本,参与者在与地位较高的人在一起时会微笑以表达痛苦,但在独自一人时则表现出负面情绪。这表明文化背景影响了情绪表达的方式和时机。

此外,不同文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表达和感知也存在差异。例如,非西方文化中,个体倾向于通过身体症状(如疼痛或疲劳)来表达心理痛苦,而不是心理症状。这种现象被称为“躯体化”,即通过身体症状体验和传达心理痛苦。这种文化倾向有时会导致诊断和治疗上的困难。

在哀伤的表现上,不同文化也有显著差异。例如,巴厘岛人喜笑颜开,而埃及穆斯林鼓励哀悼。这些异反映了文化对情感表达的不同规范和期望。

断除烦恼的修行方法有哪些它们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断除烦恼的修行方法在佛教中被广泛讨论和实践,涉及多种修行方式和理论依据。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修行方法及其科学依据:

  1. 菩萨修行阶段:根据佛教经典,菩通过布施、持戒等六度万行逐步断除烦恼。从初地到八地,菩萨逐渐断除俱生烦恼,最终达到彻底断除三界烦恼,断除所知障,成佛的境界。

  2. 止观修行:《清净道论》中提到,通过止观修行可以断除烦恼。具体方法包括初智断除身见、疑、戒禁取及令至恶趣的欲贪、瞋恚等五法,第二智断除粗的欲贪、瞋恚,第三智断除细的欲贪、瞋恚,第四智则断除色贪五种。

  3. 三种断除方式:《世亲论与俱舍论研究》中到,断除烦恼的方式有三种:趋入所缘四谛并完全了知见道的自相而断除;以灭尽能缘而断;以断除所缘境而断。

  4. 内观智慧与精进力:佛陀向婆罗门行者传授了两种方法来根除烦恼:一开发培育成熟的内观智慧,二是培育精进力、念力、定力。前者是根除烦恼的方法,后者则是当下止息烦恼的方法。

  5. 增强善法力与减弱恶法力:索达吉堪布提到,断除烦恼的方法有增强善法力(如精进念咒、闻思等),减弱恶法力(如下贪嗔痴等)。此外,独处远离散乱也是很好的方法。

  6. 四种修行方法:阿难向比丘和比丘尼们讲述了四种修行方法,包括“自记说”、“慰喻教诫”、“慰喻”和“慰喻教诫”,通过正向多住,坐、作、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调伏、止观一心等受,来断除烦恼。

  7. 寂灭行相:《华严经》中提到,修行者应以寂灭行相来消除烦恼。修行者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断除烦恼:自性断、不生断和缘缚断。

  8. 四谛法与弘誓愿:佛陀在鹿野苑中为五比丘讲法时,第一次说的是“四谛法”,即苦、集、灭、道。为了让五个人透彻理解这个道理,需要反复讲解三次。立下“四弘誓愿”,即发大心、立大愿,不仅自己体会到苦,也要有同理心,并希望他人也能懂得道理并修行,从而脱离苦难。

  9. 四种对治:修道者在修行过程中,如何通过四种对治(远分对治、厌患对治、断对治和持对治)来逐渐远离烦恼。其中,远分对治是随着修行的深入,离所断的烦恼越来越远;厌患对治是指生起厌患后,再去对治苦集的烦恼;断对治是无间道的行方式;持对治则是解脱道的修行方式。

这些行方法不仅在佛教经典中有详细的描述,而且在现代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中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例如,冥想和正念练习已被证明可以减少压力、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情绪调节能力和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