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缄口的意思

jiān kǒu

缄口

拼音jiān kǒu

1.缄口常用意思: 闭口。

词性动词
近义词 闭口 , 箝口 , 钳口
反义词 饶舌 , 多口 , 多言
例词缄口不言

例句 1.一听到这个话题,他便缄口保持沉默。
2.他们都害怕直言贾祸,所以缄口不言。

缄口引证解释

1. 谓闭口不言。

1. 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孔子家语·观周》
2. 周庙金人,缄口以慎。 汉 《铭论》 蔡邕
3. 汝将闭门却扫欤?不知缄口而内修也。 隋 《中说·礼乐》 王通
4. 妯娌间有乞其谈相者,缄口不道一字。 清 《谐铎·屏角相郎》 沈起凤
5. 伙房的大师傅和通讯员小安正在井边咬耳朵,看见她走过来就立即缄口了。 《蓝蓝的木兰溪》 叶蔚林


相关词 缄口结舌 缄口不言 缄口不语 缄口无言 金人缄口 缄口藏舌

缄口是什么意思

“缄口”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jiān kǒu”,意思是闭着嘴不说话。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因畏惧权势、言语谨慎或怕招惹是非而故意不说或不敢说的情况。例如,在《明史·何遵传》中提到:“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正德年间,有些官员因为害怕权势而选择闭口不言。

“缄口”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如《孔子家语·观周》中提到:“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这说明“缄口”一词最早用于形容谨慎沉默的行为。

总结来说,“缄”指的是闭嘴不说话,通常用于形容由于某种原因(如畏惧、谨慎等)而选择保持沉默的状态。

“缄口”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使用情况和历史背景是么?

“缄口”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使用情况和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孔子家语·观周》。据记载,孔子在参观周朝后稷庙时,看到庙堂右阶前有一尊金人,其嘴上贴有三道封条,并刻有“古之慎言人也”的铭文。这一典故后来被用来形容闭口不言的行为,即沉默不语。

从汉代蔡邕的《铭论》到隋代王通的《中说·礼乐》,再到清代沉起凤的《谐铎·屏角相郎》,以及现代文学作品如叶蔚林的《蓝蓝的木兰溪》,都提到了“口”一词的使用。这些文献中,“缄口”被用来形容闭口不言的行为,与现代汉语中的近义词如箝口、闭口和钳口相对应,反义词为饶舌。

此外,“缄口”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用情况也反映了古人对言语谨慎的重视。例如,在汉代刘向的《说苑·敬慎》中,描述了孔子在周朝太庙看到一个金人,其嘴上贴有三道封条,背上有铭文:“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这反映了古人对言语谨慎的重视。

“缄口”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范围和语境有哪些变化?

“缄口”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应用范围和语境经历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成语“缄口不言”最初出自《明史·何遵传》,描述了正德年间,给事、御史利用权力凌辱他人,导致朝廷大权旁落,群臣大奸,人们选择沉默以避免触怒当道之士,祸事可能随之而来。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通常用作动宾式结构,表示说话时要谨慎小心。例如,在清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商务》中,商民工匠见到诸官绅时都保持缄默,担心触怒他们,祸事难以预料。

“缄”字在中文中有多重含义,包括封上、密封、覆盖表面、确定、关闭等。在实际应用中,“缄”常用于描述某人对某些话题保持沉默或缄口不言的状态,如“她对自己的成就缄口不言”、“信封上写着‘王缄’”。这些例句生动地描绘了“缄”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缄口不言”的近义词有“缄口无言”,反义词为“口若悬河”。在语法上,“缄口不言”作为补充式或作谓语,形容沉默不语的状态。

成语“缄口不言”的典故源于孔子在太庙前,面对金人时,以“三缄其口”之礼,提醒人们要谨言慎行,避免多言导致失败。现代汉语中,这一成语不仅用于描述沉默不语的状态,还常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的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缄口不言”这一成语在网络语境中也得到了新应用。例如,在一些讨论政治、社会问题的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人们常常使用“缄口不言”来形容那些因为害怕失去自由而选择沉默的人

如何区分“缄口”与其他类似表达(如“闭嘴”、“沉默”)的细微差别

“缄口”与其他类似表达(如“闭嘴”、“沉默”)的细微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境和场合
  2. 缄口:通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强调一种有意识的、被动的不说话状态。例如,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政治家可能选择缄口不言。
  3. 闭嘴:多用于口语,强调立即停说话或不要继续讲下去,语气较为直接和命令式。
  4. 沉默:可以指一时的行为或性格特征,表示不爱说或保持安静的状态,语气较轻。

  5. 心理状态和原因

  6. 缄口:往往是因为内心有想法或心事,但由于外界干扰或自身心理压力,选择不将这些想法说出来。
  7. 闭嘴:通常是因为外界的命令或要求,如“闭嘴”这种指令性语言。
  8. 沉默:可能是出于个人性格原因如不爱交谈,或者是因为一时的尴尬或不知所措。

  9. 语气和强度

  10. 缄口:语气较重,多用于书面语,强调一种被动的情绪和行为表现。
  11. 闭嘴:语气直接且强烈,常用于口语中,要求立即停止说话。
  12. 沉默:语气较轻,可以是一时的行为,也可以是性格上的表现。

  13. 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14. 缄口:源自《孔子家语·观周》中孔子观周时看到的金人铭文,形容闭口不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15. 闭嘴:没有特定的文化渊源,更多是日常用语。
  16. 沉默: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解读,但通常指保持安静的状态。

总结来说,“缄口”强调的是在特定场合下有意识地保持沉默,通常用于书面或正式场合;“闭嘴”则是直接要求停止说话,语气较为命令式;

在不同文化或语言中,有没有与“缄口”意思相近的表达方式?

在不同文化或语言中,确实存在与“缄口”意思相近的表达方式。这些表达方式通常通过隐喻或特定的词汇来传达沉默或不说话的概念。

  1. 英语:在英语中,“缄口”可以表达为“my lips are sealed”,意思是承诺保守秘密,不告诉任何人。此外,英语中还有其他表达方式,如“taciturn”(沉默寡言)和“tight-lipped”(紧闭双唇,不愿透露信息)。

  2. 捷克语:捷克语中的等价表达是“mlčet jako hrob”,意思是像坟墓一样保持沉默。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沉默的绝对性和不可侵犯性。

  3. 匈牙利语:在匈牙利语中,“open one’s mouth”通常表示开始责骂某人或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而“close one’s mouth”则表示拒绝说话。

  4. 拉丁语:拉丁语中有两个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沉默式:“tacere”(主动词,意味着不说话)和“silere”(不及物动词,意味着一种没有声音的平静存在)。

  5. 希腊语:希腊语中有多个与沉默相关的词汇,如μύ/μυ(低语声)、μυέω(入教仪式)、μυζω(闭嘴低语)和μυθέομαι(说、讲)。

  6. 德语:德语谚语中也有许多关于沉默的表达,如“保持沉默;成秘密,沉默是一种习俗;沉默如火;语言被烧毁,火已被烧毁”。

  7. 欧洲其他语言:在欧洲的其他语言中,如法语、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沉默通常用一个词表示,如silence”(法语)、“silencio”(西班牙语)和“silenzio”(意大利语),这些词都源自拉丁语的“silentium”(沉默、静谧)。

“缄口”一词在法律、政治或社会学领域中的特殊含义和应用是什么?

在法律、政治或社会学领域中,“缄口”一词具有特殊的含义和应用,主要体现在沉默权的概念上。沉默权是个人在面对司法询时保持沉默的权利,这一权利在多个国际协议中得到规定,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66年:第14条;卢旺达国际法庭条例,1994年:第20条;前南斯拉夫国际法庭条例,1993年:第21条;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1998年:第55条;《欧洲人权公约》1950年:第6条。沉默权在刑事诉讼中尤为重要,它允许嫌疑人拒绝回答提问或向检察官提供信息,以保护个人自主权、个人尊严、隐私、避免残酷选择的保护、无罪推定、防止警察滥用权力以及言论自由。

沉默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纪,当时英国教会法院在寻找异端时使用了“oath ex officio”,后来公众对这种做法的反感促成了这一权利的形成。尽管一些人认为沉默权阻碍了调查工作,但其复杂性质和围绕它的持续辩论凸显了这一权利的重要性。

在法律解释过程中,沉默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加剧了法律解释的必要性,还可能要求解释者考虑沉默本身作为规则制定者意图的证据。沉默在法律解释中扩大了解释者的自由裁量权,这在司法实践中可能影响到联邦主义或权力分立等一般原则的应。

此外,沉默权在公共法律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其根本性和广泛保护需求的视角下。例如,在巴西联邦最高法院对一名议会调查委员会(CPI)成员的沉默权案件的判决中,议会调查委会是宪法第58条第3款规定的,具有调查权的司法机构,旨在客观地调查确定的事实,并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