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我们要维护优良传统,服膺先贤遗训。
例句
1.你的能力不足,若担此大任定不能令人服膺。
1. 铭记在心;衷心信奉。
引
1.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礼记·中庸》
2. 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恻;肠千结兮服膺,于乎哀兮忘食。
汉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赵晔
3. 愿郎君捐有余之才,崇未至之德,前哲训迪后进,拳拳如此,为后进者,得不服膺而书绅。
宋
《清波杂志》卷八
周
4. 平生服膺止有两,江左袁公江右蒋。
清
《两般秋雨
程原湘
5. 他从小服膺的“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也不能顾全了。
《沉沦》四
郁达夫
“服膺”一词在汉语中主要表示将道理、格言等牢记在心,并衷心信服。这个词语源自《礼记·中庸》,朱熹在注释中解释“服”意为著,“膺”意为胸,表示将信念铭记于心,并能持之恒地遵循。因此,“服膺”强调的是对某种知识或道德准则的深刻理解和真诚的信仰,它要求人们不仅记住这些道理,还要在实际行动中体出来。
此外,“服膺”也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钦佩和信服,如在古代献中多次提到的“拳拳服膺”,表示诚恳地牢记并铭记在心。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及对道德修养文化传承的追求。
总结来说,“服膺”意味着将道理、格言等牢牢记在心里,并衷心信奉,是一种深刻的文化底蕴和道德追求。
《礼记·中庸》中“服膺”一词的具体出处和上下文如下:
在《礼记·中庸》中,有“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的说法。这话的意思是,当一个人获得了一件善事或美德时,他会非常诚恳地将其铭记在心,并且不会忘记。朱熹在注释中解释,“服”指的是“著”,而“膺”指的是胸,因此“服膺”可以理解为把某件事情牢牢地记在心里,放在心上。
具体来说,这句话出现在《中庸》的第九章,其中提到:“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说:“颜回这个人,他选择遵循中庸之道,每当他获得一件善事,就会非常诚恳地将其铭记在心,并且不会忘记。”
朱熹对“服膺”一词的注释具体内容是:“服,犹著也;膺,胸也。
在古代文献中,“拳拳服膺”这一表达式的具体例子主要来源于《礼记·中庸》。孔子的学生颜回被描述为一个选择中庸之道的人,每当他得到一点正确的思想和道理时,就会将其牢牢地记在心里,并忠诚地把握着而不让它失去。这种表达方式强调了对某事或某人的强烈敬仰和忠诚,如同紧握拳头一般,象征着恳切的情感。
此外,《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其中提到“拳拳”,表示勤勉的样子。这表明“拳拳服膺”不仅限于儒家经典,还广泛应用于其他历史文献中,用来形容对某事或某人的深切关注和努力。
“服膺”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服膺”主要体现在对礼的遵循和对权威的服从上。
孔子强调通过教化养成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主服从礼仪规范。这种服从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更是内心的认同和接受。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是实现仁德的关键,即通过自我约束来践行礼仪,从而达到内心的和谐与社会的秩序。这种对礼的主动服从体现了“服膺”的精神。
儒家思想中的忠诚观念也与“服膺”密切相关。韩非子最早将“忠”释为对君王绝对服从,这种服从不仅限于臣民对君主的崇拜尊敬,还包括必要时的献身精神。这种忠诚观念在秦朝统一全国后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形了“君为臣纲”的绝对服从制度。
此外,“服”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被征服者通过臣服于王室,接受各种义务和贡品,从而形成与王室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这种臣服不仅是政治上的降服,更是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体现了“服膺”的具体实践。
总之,“服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对礼仪的遵循和对权威的服从,更是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内心认同和接受。
在现代生活中实践“服膺”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培养内在的顺从态度:服从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更是一种内在的顺从态度。这意味着在权威面前保持孝顺的依赖状,并且这种依赖是基于对权威的敬畏而非恐惧。
谦与顺从:服从是谦卑的表现,谦卑是顺从的基础。通过谦卑,我们可以更好地接受他人的指导和建议,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
自愿服从:服从应当是自愿的,而非被迫的。自愿服从能够让我们在执行任务时更加愉快和积极,同时也能让上级更好地履行他们的职责。
尊重与信任:服从并不意味着削弱父母或上级的权威,而是基于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这种尊重和信任能够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使每个人都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角色。
实践美德:服从是一种美德,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例如,在职场中,员工应无条件地服从上级的决定并百分百执行,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在决策前提出建议,但一旦决定做出,就要完全接受并执行。
顺从上帝的旨意:在宗教信仰中,服从上帝旨意也是一种重要的实践。通过顺从上帝的旨意,我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力量,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接纳当下:臣服也是一种智慧,它要求我们无条件地、毫无保留地接纳当下时刻,放下对事物本然的内在抗拒。这种接纳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心理批判和负面情绪,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