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经历一场浩劫之后,他的人生观有了很大的转变。
2.经历了这场浩劫,我们家已是元气大伤,生活条件大不如前了。
1. 极长的时间。佛经谓天地从形成至毁灭为一大劫。
引
1. 玄洲草木不知黄,甲子初开浩劫长。
唐
《小游仙诗》之六
曹唐
2. 至今阙胜赏,浩劫随荣枯。
宋
《中塘梅林天下之盛也》诗
叶
3. 此时何玉凤的遭际真算得千古第一个乐人,来享浩劫第一桩快事!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
4. 数千万光年中的七尺之躯,与无穷的浩劫中的数十年,叫做“人生”。
《缘缘堂随笔·阿难》
丰子恺
2. 大灾难。
引
1. 终然浩劫入沧桑,纵有赤心天不谅。
清
《焦山江上》诗
赵翼
2. 生自念生世不辰,初获丽姝,又逢浩劫,痛极而号。
清
《淞隐漫录·金镜秋》
王韬
3. 两番罹浩劫,一旦扫沉阴。
《蜩螗集·北上纪行》
郭沫若
4.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这样一场浩劫,他们的头脑要复杂得多。
《花城》1981年第2期
3. 大台阶。
引
1.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唐
《玉台观》诗之二
杜甫
2. 浩劫前王造,微名过客题。
清
《由普德至天界寺入苍翠庵漫题》诗之一
曹寅
“浩劫”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指巨大的灾难,通用来形容战争、自然灾害或其他导致大规模破坏和损失的事件。这个词也可以指极长的时间,特别是在佛教中,指的是天地从形成到毁灭的漫长过程。此外,“浩劫”有时还被用来描述宫殿的大台阶。
在不同的语境下,“浩劫”可以有多种含义,包括大灾难、极长的时间和大台阶等。例如,在佛教中,“浩劫”指的是天地经历的成、住、坏、空四个阶段,历时极长。在文学作品中,“浩劫”常用来描绘战争、灾难等场景,表达对人类破坏力的警示和思考。
总结来说,“浩劫”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词汇,通常用来形容巨大的灾难或极长的时间,反映了人类面对灾难时的坚韧和勇。
在佛教中,“浩劫”是一个复杂概念,它不仅指灾难,还涉及时间与宇宙循环的宏观概念。根据证据,”劫”是梵语“大时”的翻译,指的是一个无法用年数计算的极长时间单。佛教认为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再重新开始,这样一个周期称为一“劫”。具体来说,一个大劫包括成、住、坏、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时长二十小劫,总计八十劫,构成一个完整的宇宙循环周期。
在佛教教义中,“浩劫”不仅指灾难,还包含时空的意义,即世界从形成到毁灭的过程。例如,在大劫来临之际,会发生导致天地毁灭的“劫灾”,但这些劫灾并不是意味着世界的终结,而是起到滌盪人間萬恶的功效,真正的善人将会得到保护,并进入一个新的太平世界。
因此,“浩劫”在佛教中的具体含义是:它既是一个极长的时间单位,也是一个包含世界生成、毁灭和重生的循环过程。
“浩劫”一词在历史上有多种使用情况,涵盖了从宗教仪式到代历史事件的广泛领域。
宗教和圣经中的使用:在中世纪英语中,“holocaust”最初指的是圣经中献祭仪式,即完全燃烧的祭品。这个词源自希腊语的holokauston(“被完全燃烧的东西”),是希伯来语ôlâ(“上升的东西”,即在烟中)的翻。
文艺复兴时期的使用:在欧洲所谓的“小冰期”期间,由于气候寒冷潮湿,大规模的火灾对人类生命造成了巨大破坏。这一时期的“浩劫”描述了这些残酷行为。
现代历史事件中的使用:
在文革期间,“浩劫”一词最初用于指具体领域如教育、古籍整理、文艺、思想理论等遭受的破坏和损失,后来扩大到全局性、整体性的指称,如“我国革命和生产造成空前浩劫”。
犹太人大屠杀中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遭受的屠杀被称为“浩劫”,这个词在希伯来语中意为“毁灭”、“灾难”。这个词在以色列被正式采用,并成为国家纪念日Yom Ha-Shoah Ve Mered Ha-Getaot(纪念大屠杀和起义日)的基础。
其他历史事件中的使用:例如,阿达纳大屠杀中,“浩劫”一词被用来描述现代反人类罪行。
浩劫在文学作品中的描绘和表达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过程,涉及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从诗歌到小说,从电影到艺术作品,浩劫的记忆和影响被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诗歌领域,浩劫的描绘往往通过象征性的语言和意象来传达。例如,杰罗姆·罗森伯格的诗歌作品《波兰/1931》和《维也纳血》中,他通过幻想、档案和古老的数字技术增强了表现力和语言的力量,试图倾听、想象并具体描述灾难的恐怖。这种诗意的表达方式不仅忠实于灾难现实而且体现了对受害者的尊重和责任。
在小说中,作家们常常采用后现代技巧,如不一致的叙事和碎片,来打破传统的现实主义叙述方式。例如,Jonathan Safran Foer的小说《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通过超自然元素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主角寻来世的故事,间接反映了大屠杀的创伤。此外,作家们也通过描绘浩劫幸存者或其后代所经历的代际创伤,来主题化浩劫的影响,避免直接描绘浩劫本身。
在艺术领域,浩劫的记忆同样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得以表达。例如,Art Spiegelman的漫画《Maus》将浩劫记忆转化为一种视觉叙事,模糊了高文化和低文化的界限。这种跨媒介的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浩劫文学的内涵,还展了其受众群体。
此外,浩劫记忆在全球化背景下得到了重新审视和传播。例如,丹尼尔·莱维和纳坦·斯纳德指出,浩劫记忆的全球化使它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触点”,促使公众认识到种族灭绝的邪恶以及不袖手旁观的道德责任。这种跨国共享的记忆可能成为建立新的、以受害者为中心的世界记忆的基础。
然,对浩劫的描绘也面临诸多挑战和争议。一些传统主义者认为,对浩劫的独特性和庄严性的坚持是必要的,任何可能掩盖其巨大规模或有损逝尊严的回应都是不可接受的。然而,随着文学和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打破这些限制,通过创新的叙事手法和表现形式来探索浩劫的复杂性和深度。
总之,浩劫在文学作品中的描绘和表达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涉及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
“劫”与其他类似词汇(如灾难、浩难)在含义和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和联系。首先,“浩劫”一词在中文中具有多重含义,主要包括巨大灾难、极长的时间以及台阶等。其中,最常见的是指巨大灾难,如战争带来的浩劫。此外,“浩劫”在佛教语境中也有特殊含义,指天地从形成到毁灭的漫长过程。
与“浩劫”相比,“灾难”通常指突然且剧烈的物理变化,如地震、海啸等,对地球表面和生物造成影响。灾难的定义在紧急管理和危机管理领域有所不同,但通常超出当地应对能力范围,需要国家或国际援助。因此,“灾难”更侧重于突发性和对环境及生物的直接影响。
“浩难”则较少见,但可以理解为“浩劫”的变体,同样表示巨大的灾难或困难。在某些语境下,“浩难”可能与“浩劫”有相似的用,但具体含义可能略有不同。
此外,“浩劫”一词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中也有特殊意义。例如,在文革期间,“浩劫”被用来代称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具有否定性的政治判断和指控。
总结来说,“浩劫”、“灾难”和“浩难”虽然都涉及巨大的灾难或困难,但它们在具体含义和使用场景上有所不同。“浩劫”更多用于描述长期或大规模的灾难,而“灾难”则侧重于突发性和对环境及生物的直接影响。
浩劫在不同文化中的解释和应用体现了人类对灾难、历史事件和文化记忆的多样理解和表达。在中,日本对灾难的描述根植于当地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日常经验,使用本土词汇(yamato kotoba)、汉语词汇(kango)和外来词(gairaigo)来表达“灾难或“浩劫”的概念,如“wazawai”(災い或禍),指的是神的惩罚或愤怒灵魂的报复,这反映了日本对人类与非人类以及当地环境关系的理解。
在中,英国社会对浩劫(Holocaust)这一情感符号的接受方式及其对国家认同的影响被探讨,指出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这些符号的吸收和解读会有不同,揭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特征。每个国家、每个世代以及每个社会和意识形态群体都有其独特的浩劫记忆和融入方式,表明浩劫的呈现和忆在不同国家间也存在差异。
中提到,区分灾难与浩劫不仅在于对破坏和损的理解,浩劫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扭转”,在戏剧中指代诗歌或戏剧的结局,尤其是戏剧性极强的结局。这表明浩劫在语义上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涉及心理支持和社区联系的恶化。
中,巴西历史学家Marcos Guterman的书籍《浩劫与记忆》深入研究了浩劫的复杂性和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从历史学、文化研究和新闻学的角度探讨浩劫的解读方式,强调了浩劫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以及记忆恢复、对受害者群体的纪念、哲学反等方面。
中,文章探讨了反犹太主义在欧洲社会中的上升,以及“浩劫”和浩劫”这两个术语在描述历史事件中的使用和含义,强调了二战中一系列事件的重要性,以及这些术语在历史上的具体含义和影响。
中,当代浩劫记忆在公共政治、教育和社会媒体三个领域的差异被分析,指出这三个领域并非完全独立,而是公共领域的三个不同方面,自具有独特的特征。在西方欧洲,教师对浩劫的记忆与政治机构的态度相呼应,而在东欧则不然。
中,文章探讨了在选定国家的教育课程中,对“大屠杀”(Holocaust)和“浩劫”(Shoah)这两个术语的使用情况,指出明确指出问题的重点是重的,同时也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课程中对这两个术语的使用情况。
,文章讨论了关于浩劫文学的教学和研究,特别关注了其在现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如何改变或理解浩劫文学的主题本身,表明浩劫文学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也是一个持续影响现代文的重要主题。
中,文章讨论了不同文化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如古代希腊人相波塞冬使用三叉戟创造地震,古代印度人解释日食时提到多头恶魔王拉瓦纳吞噬月亮或太阳,这些故事被视为简单的“神话”,但它们基于推理,反映了特定文化的政治优先于本体论的观点。
中,文章总结了浩劫叙事研究方法上的重要发现,探讨了写作者如何将个人经历与浩劫的描绘相连接,使用了哪些替代词汇来表达自己的经历,以及翻译在从法语到英语和德语的浩劫回忆录的构建与传播中扮演的角色,展示了不同翻译替代词汇处理方法如何揭示出英国和德在浩劫记忆和遗产方面的不同翻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