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这是他第一次登台表演,所以在舞台上有点忸怩。
2.遇到陌生人来访时,妹妹总是忸怩地躲在母亲背后。
1. 羞愧。
引
1. 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
《书·五子之歌》
2. 于是公子仰首降阶,忸怩而避。
《后汉书·蔡邕传》
3. 其心安于为善,而忸怩于不义,是故有所不为。
宋
《策别十二》
苏轼
4. 每叙及易代之际,格格阻碍,若因人笑褚公而并自贡其忸怩跔蹐之状。
清
《越缦堂读书记·梅村集》
李慈铭
5. 登时,他便镇定了,神态也潇洒起来,不再像刚才那样的忸怩了。
《天魔舞》第十七章
李劼人
2. 犹踌躇;犹豫。
引
1. 文襄馆客元仅曰:“诸人当贺。”推子升合陈辞。子升久忸怩,乃推陆操焉。
《魏书·文苑传·温子
2. 忸怩非壮志,摆脱是良图。
唐
《送人弃官入道》诗
韩偓
3. 时中书舍人裴坦当制,忸怩含毫久之。
五代
《唐摭言·无官受黜》
王定保
3. 退缩不前、局缩不伸貌。
引
1. 〔安怀浦〕以临陈忸怩,为景延广所诛。
《旧五代史·唐书·安重霸传》
2. 忸怩蚯蚓升堂陛,细碎鱼虾实沟洫。
清
《秋雨甚田且坏》诗
金人瑞
4. 犹辗转。
引
1. 须达忸怩反侧,非分仿遑。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
“忸怩”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niǔ ní”,主要用来形容因羞愧、不安或不大方而表现出的拘谨、不自然样子。这个词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感到羞涩、尴尬或不好意思的状态。例如,一个人在众人面前说话时可能会显得忸怩不,表现出不自在的样子。
“忸怩”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忸”表示内心的不安,“怩”表示局促不安的样子。在古代文献中,“忸怩”也有惭愧、羞愧的意思,如《后汉书》和《聊斋志异》中都有相关记载。
此外,“忸怩”还可以与其他词语结合使用,形成成语,如“忸怩不安”、“忸怩作态”,这些成语同样用形容因羞愧或不安而表现出来的不自然状态。
“忸怩”一词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并在多个文献中出现。根据《左传·僖公二十二》,公子重耳在楚国被困时表现出的尴尬和不安被形容为“忸怩”,这说明了“忸怩”一词最早用于描述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羞愧、犹豫或退缩不前的状态。
此外,《庄子·秋水》中也提到了“忸怩”,描述了鱼在水中游动自得其乐,但当有人敲打盆底想要捕捉鱼时,鱼会感到害怕而表现出紧张的样子,这就是“忸怩”的形象。这种描述进一步丰富了“忸怩”的含义,使其不仅限于人的羞愧和犹豫,还扩展到动物在面对威胁时的反应。
在古代汉语中,“忸怩”常用来形容害羞、不好意思、不大方的样子,带羞愧之意。例如,《书·五子之歌》中有“郁陶乎予心,颜厚有忸怩”的句子,孔传解释为“忸怩,心惭”。这表明“忸怩”在古代汉语中已经具有了较为复杂的心理和情感层面的含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忸怩”一词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例如,在唐代韩偓的《送人弃官入道》诗中,“忸怩非壮志,摆脱是良图”表达了对犹不决的态度;而在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无官受黜》中,“时中书舍人裴坦当制,忸怩含毫久之”则描绘了裴坦在写作时的犹豫不决。
“忸怩”一词的历史演变和文化背景反映了其从最初的羞愧、犹豫到后来的复杂心理状态的演变过程。
在现代汉语中,“忸怩”词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了一些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忸怩”主要用来形容因害羞或不自然而表现出的局促不安的状态。例如,在《晋书·宣帝纪》中,“忸怩”被用来描述晋朝宣帝司马懿因延误事务而感到局促不安。
在现代汉语中,“忸怩”常用于描述特定情境下的不自然表现,如尴尬场合、犯错后的不自在或被指责时的局促不安。此外,“忸怩作”这一成语也体现了这种用法,形容不自然、不大方或含羞做作的样子,带有贬义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忸怩”与“腼腆”在某些语境下可以互换使用,但两者在使用对象上有所不同。“忸怩”多用于形容年轻人的性格特征,表年轻人的害羞和腼腆;而“腼腆”则多用于形容年长者的性格特征,表示年长者因年龄增长而产生的羞怯和腼腆。
现代汉语中,“忸怩”一词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描述某种不自然或局促的状态时。
“忸怩”与其他表羞愧或不安的词汇(如“腼腆”、“羞涩”)在汉语中都有表达羞愧、不安或害羞情感的功能,但它们各自有独特的含义和使用场景。
“腼腆”通常指因胆怯、怕生或做错事而感到不安的状态,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社交场合中的拘谨和不自然。例如,在面对陌生人时,一个人可能会显得腼腆,不敢直视对方的眼睛,说话时声音也会变得细小。
“羞涩”则更多地用于形容一个人在特定情境下感到难为情或不自在,比如在初次约会或公开演讲时,可能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反应。这种情绪往往与个人的内向性格有关,表现为一种自然的、轻微的害羞状态。
相比之下,“忸怩”则更强调一种羞惭的样子,心里慌乱,表现出一种不安和局促的情绪。例如,在受到批评或指责时,一个人可能会显得忸怩不安,不停地搓手或避免眼神触。
这些词汇虽然都涉及羞愧或不安的情感,但“腼腆”侧重于社交场合中拘谨,“羞涩”则强调特定情境下的难为情,“忸怩”则更多地描述一种内心的慌乱和不安。
“忸怩”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人因羞愧或不安而表现出的尴尬或不自在的状态。例如,在《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公子仰首降阶,忸怩而避。”这表明当公子遇到某种情况时,他感到羞愧并表现出不安的样子。
此外,《聊斋志异·卷一·瞳人语》也提到了“士人忸怩,吃吃而言”,这里的“忸”同样描述了士人在某种情境下的羞愧和不自然的表现。
关于“忸怩”的成语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忸怩作态”和“忸怩不安”。
用法:一般用作谓语、定语,含有贬义。
忸怩不安
这两个成语都与“忸怩”有关,但具体含义和用法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