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尽管我们软硬兼施,但他们始终不肯投降归顺。
2.他认为归顺于强权是一种软弱和无能的表现。
1. 指向敌对势力投诚、归降。
引
1. 虎死,子务桓立,始来归顺。
《魏书·昭成帝纪》
2. 销其凶悖之心,贷以生全之幸,自然相率弃逆归顺。
唐
《论淮西事宜状》
韩愈
3. 三合怨仙夺其权,乃归顺于大元。
《金史·武仙传》
4. 今者旄头夜落,神雀朝飞。单于生内乱之忧,可汗有尊天之请。旗书归顺,鸟愿投明。
清
《与延绥将军书》
袁枚
5. 他带劲是因为这条咬了他二三年的癞皮狗,终于重新归顺了他。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
柳青
2. 屈服;服从。
引
1. 我威风,人共闻,要他妻房归顺。
明
《寻亲记·伤生》
王
2. 台前做出百般叛逆相,家居日子则归顺传统,诚心风雅,这一套,是此间亿万身价流行文化明星的生活模式之一。
《陈丹青音乐笔记·外国音乐在外国(之四)》
“归顺”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guī shùn,其主要含义是指归附顺从,通常用于描述个人或团体对一方的服从或投诚。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学背景下,“归顺”可以有多种解释和应用。
归附投诚:在古代文献中,“归顺”常用来描述外部势力的归附和投诚。例如,《魏书·昭成帝纪》中提到“始来归顺”,表示某人或某势力开始向另一投降或臣服。
屈服服从:在一些情况下,“归顺”也可以表示屈服或服从,如《金史·武仙传》中提“乃归顺于大元”,表示某人或某势力向另一方屈服。
文学作品中的应用:在文学作品中,“归顺”也常被用来描述人物忠诚和服从,例如《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中的相关情节。
道教思想中的应用:在《道德经》中,“归顺”有时被用来容一种自动服从的状态,如“万众将自宾”,即万物会自动归顺。
方言中的特殊用法:在四川方言中“归顺”有其独特的含义,指的是将东西归位,达到完善的状态,这与普通话中的投降、服从之意不同。
反义词:归顺的义词包括背叛、反叛、叛变、反抗、不屈等,这些词汇表示对权威的反抗和不服从。
“归顺”主要指归附顺从,屈服服从,以及在特定语境下的其他含义。其具体解释需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在代中国历史中,归顺是一个常见的政治现象,涉及多个朝代和不同的情境。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
周朝立: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纣王曾以为姬昌(周武王的父亲)归顺自己,因此派人送给他弓斧等礼物。然而,姬昌并未真正归顺,最终在牧野之战中推翻了商朝,立了周朝。
唐朝与吐蕃的和亲:唐朝时期,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的联姻是历史上著名的和亲事件。通过这次联姻,唐朝与吐蕃建立了婚姻关系,促进了文化交流。然而,由于吐蕃内部矛盾和战争,最终在武则天的策略下,吐蕃归顺了唐朝。
南朝梁代丘迟劝降陈伯之:丘迟写信给陈伯之,劝其归降梁朝。信中引用历史典故,强调梁朝的赦免政策和对功臣的尊重,希望陈伯之能回心转意,归顺梁朝。
乾隆时期的土尔特部归顺: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俄的压迫而回归祖国,最终回迁至新疆地区。这一事件为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荆州刘表的归顺:荆州刘表去世后,继任者刘综在母亲蔡氏、舅舅蔡瑁及荆本地名流蒯越等人的劝说下,将荆州归顺给了曹操。
归顺在道教思想中的解释和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顺与德政的关系: 在道教教义中,“德”被解释为“道”体现于“物”之中的属性——“仁”,强调了“道”和“德”的关系。《西升经》中提到“道非欲于虚,虚自归之;德非欲于神,神自归之”,指出人若能虚心无身,自然归道;抱神守妙,自然归德。因此,归顺在道教中不仅意味着对德政的归附,也与个人修养和行为规范密切相关,强调了“德”在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归顺与个人修行: 道教修行中的“志心皈命礼”强调了诚之心、宏大的愿望和皈依大道的重要性。通过具体生活中的责任和本分,即使对大道本身尚不清楚,也能在具体事务上做到与道不悖。这种归顺不仅是对道教信仰的皈依,也是对个人修行的实践,通过读诵经典和跟随师父来理解大道,最终实现更辽阔的修行意义。
归顺与清静无为: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中提到,人若能保持内心的清静,天地万物都会归顺。文章强调了通过去除欲望、澄心静神,达到内心的清静与精神的清明,进而领悟大道的真谛。这种归顺是通过修炼达“常清净”的境界,最终实现与“道”合一的境界。
归顺与生态伦理: 道教的生态伦理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顺应自然法则,追求可持续发展。这种归顺不仅是一种思想信仰,更是一种操作体系,引导信徒实践力,强调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和人与自然的适应性。道教认为,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
归顺与历史传承: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归顺也体现在道教的传承与发展上。例如,曹操在东汉末年通过支持张鲁传播道教思想,推动了道教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曹操的博大心胸和宽松政使得道教得以在中原地区更好地发展和传播,为道教在中国的传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归顺在道教思想中被解释为对德政的归附、对个人修行的实践、对清静无为的追求、对生态伦理的践行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支持。
四川方言中“归顺”的特殊含义是表示东西各归各位,完成或达到完善的地步,而不是投降或服从的意思。这与普通话中的用法有明显的不同。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关于“归顺”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和场景变化的问题。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文言文和古汉语中的用法,而没有涉及现代汉语的具体使用情况。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归顺及其相关概念的解释和用法,但没有直接提到“归顺”的反义词在不同文化和历史背景下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