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仇敌的意思

chóu

仇敌

拼音chóu dí

1.仇敌常用意思: 敌人;仇人。

词性名词
近义词 敌人 , 仇家 , 仇人 , 冤家 , 雠敌 , 怨家 , 寇仇
反义词 挚友 , 朋友 , 友人 , 恩人

例句 1.自从交恶后,他们一直视对方为仇敌。
2.这两个仇敌相见,又免不了一场恶战。

仇敌引证解释

1. 有积恨的敌人。

1. 晋,吾仇敌也。 《左传·昭公五年》
2. 仇敌怨偶,泣血拊心。 《隋书·北狄传·突厥》
3. 以忠臣孝子不得已之深心苦行,不痛惜其不幸,而反以为罪,则何以为后之国家者处仇敌法也? 清 《太子丹论》 侯方域
4. 为什么这两个他所爱而又爱他的女人必须像仇敌似的永远互相攻击呢? 《寒夜》十八 巴金
5. 而满洲五部、长白山二部,则皆建州卫,处辽沈之东,世相仇敌。 清 《圣武记》卷一 魏源


相关词 同仇敌忾 同仇敌慨

仇敌是什么意思

“仇敌”一词在汉语中主要指有积怨或仇恨的敌人,即因怨恨而敌对的人或事物。它不仅表示一种敌对关系,还强调了这种关系中的仇恨和敌意。例如,《左传·昭公五年》中提到“晋,吾仇敌也”,表明晋国是其积怨的敌人。

“仇敌”的近义词包括“敌人”、“仇人”、“冤家”、“寇仇”等,反义词则是“朋”、“友人”、“恩人”等。在不同的语境中,“仇敌”可以指代具体的个人、国家或抽象的概念,如“魔鬼”也被视为人类的仇敌。

“仇敌”一词的含义较为复杂,既包含了敌对关系,也强调了其中的仇恨和积怨,是中文中表达深敌意的重要词汇。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关于“仇敌”一词的历史演变的问。

在不同文化中,仇敌的概念有何异同?

在不同文化中,仇敌的概念存在一定的异同。以下是对这些异同的详细分析:

异同点

  1. 概念定义
  2. 敌人(Enemy) :敌人通常指那些对个人或集体构成直接威胁或敌对关系的个体或群体。敌人的情感色彩较为强烈,包括愤怒、仇恨、惧等。敌人一词在政治和社会语境中尤为常见,常常与战争、暴力和冲突相关联。
  3. 仇人(Foe) :仇人则更多地指那些在特定情境下与你对立的对手,这种对立可能不一定是直接的敌对关系,而是某种形式的竞争或阻碍。仇人一在文学和历史叙事中较为常见,强调的是对抗性和目标的阻碍。

  4. 情感色彩

  5. 敌人:敌人的情色彩更为负面,通常伴随着强烈的敌意和仇恨。例如,战争中的敌人往往被视为必须消灭的威胁。
  6. 仇人:仇人的情感色彩可能较为复杂,不一定总是负面的。例如,在某些情况下,仇人可能被看作是需要克服的障碍,而不是单纯的人。

  7. 文化差异

  8. 德语:德语中的“Freund”(朋友)和“Feind”(敌人)在发音和含义上紧密关,体现了德国文化中清晰直接的价值观。
  9. 希腊语:希腊语中的“xenos”(外人)和“xenia”(客友情谊)反映了希腊文化中对客人的欢迎和礼遇,以及将所有人视为社区一部分的信念。
  10. 西班牙语:西班牙语中的“amigo”(朋友)和“enemigo”(敌人)与德语类似,但还包含“conocido”(相识),强调了与熟悉但不一定成为朋友的人的关系。
  11. 日语:日语中的“uchi”内部)和“soto”(外部)的概念将朋友和敌人与团体或社区的内部和外部联系起来。
  12. 阿拉伯语:阿拉伯语中的“sadeeq”(诚实)和“’adu”(敌人)分强调了友谊中的诚实和信任以及敌对关系中的潜在危险。
  13. 汉语:汉语中的“pengyou”(伴侣)和“diren”(对手)分别强调了友谊中的共同经历和敌对关系中的对抗性。

  14. 文学与哲学

  15. 在文学作品中,宿敌(Nemesis)是一个常见的概念,通常指主角的主要敌人,他们与主角形成鲜明对比,推动故事发展。宿敌的概念在古希腊文学中尤为突出,象征着不可逃避的正义。
  16. 宿敌与反派(Antagonist)不同,反派是故事的主要敌人,而宿敌是次要的敌人。宿敌与主角的世界观和目的完全相反,代表了世界的错误。

总结

在不同文化中,仇敌的概念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共性在敌人和仇人都表示某种形式的对立或竞争关系,但具体的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有所不同。例如,德语和希腊语中的词汇反映了各自文化的价值观和信仰,而日语和语中的概念则更注重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仇敌与敌人、仇人、冤家、寇仇等词汇在使用上有何区别和联系?

我们可以总结出“仇敌”与“敌人”、“仇人”、“冤家”、“寇仇”等词汇在使用上的区别和联系。

  1. 仇敌
  2. 定义:仇敌指有积恨的敌人,通常是因为长期的矛盾和仇恨而形成的敌对关系。例如,《传·昭公五年》中提到的“仇敌”。
  3. 近义词:仇家、冤家、寇仇、怨家、敌人、雠敌。
  4. 用法:仇敌强调的是长期的仇恨和敌对关系,通常用于描述个人之间的深仇大恨。

  5. 敌人

  6. 定义:敌人指企图使某人或某事受到损害,或互相仇恨而敌对的人或一方多方。
  7. 近义词:仇人仇敌、冤家、寇仇、对头、仇家、雠敌。
  8. 用法:敌人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可以指任何与自己立场不同或有冲突的人,不一定有深厚的个人仇恨。

  9. 仇人

  10. 定义:仇人指因怨恨而敌视的人,且该人对己造成长久伤害。
  11. 近义词:仇家、仇敌、冤家、寇仇、对头、敌人。
  12. :仇人强调的是因怨恨而产生的敌视关系,通常是因为个人之间的矛盾和伤害。

  13. 冤家

  14. 定义:冤家通常指仇人或死对头,也可指情人的昵称。
  15. 近义词:仇人、仇敌、寇仇、怨家、敌人。
  16. 用法:冤家既可以指深仇大恨的敌人,也可以用于形容情侣之间的恩怨。

  17. 寇仇

  18. 定义:寇仇意为敌人,源自北魏时期杨衒之的用法,有时写作“寇雠”。
  19. 近义:仇人、仇敌。
  20. 用法:寇仇强调的是侵略者或入侵者的身份,通常用于描述外敌或侵略者。

  21. 怨家

  22. 定义:怨家同样指仇人或冤家。
  23. 近义词:仇人、仇敌、冤家、寇仇。
  24. 用法:怨家强调的是因怨恨而产生的敌对关系,通常用于描述个人之间矛盾和仇恨。

联系与区别:

  • 联系:这些词汇大多都涉及敌对关系,只是具体的情感色彩和使用场景上有所不同。例如,“仇敌”和“敌人”都表示敌对关系,但“仇敌”更强调长期的仇恨;“冤家”可以指情侣之间的恩怨,也可以指深仇大恨的敌人。
  • 区别:主要在于情感色彩和使用场景的不同。例如,“仇人”强调因怨恨而产生的敌视关系,“冤家”则可以是情侣之间的恩怨,“寇仇”则更多用于描述外敌或侵略者。

如何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人们对仇敌的情感反应?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问题。虽然有几篇文章探讨了仇恨的心理机制和成因,但这些文章主要集中在特定情境下的仇恨表现和影响,而没有提供一个全面的心理学解释。以下是一些相关信息:

  1. 仇恨的根源
  2. 仇恨可能源于个人心理阴影的暴露,反映了个体内心深处的问题和边界破坏。
  3. 仇恨也可能源于对不善良且有能力者的嫉妒,以及对冷酷无能者的恶心。
  4. 仇恨的根源还可能在于个体未能建立独立的人格,导致其心理安全机制依赖于自我欺骗和自我麻醉。

  5. 仇恨的心理机制

  6. 仇恨是一种强烈的、结合了厌恶和愤怒的负面情绪,通常伴随着强烈的厌恶和愤怒。
  7. 仇恨不仅仅是对他人或群体的负面反应,它还反映了个体在潜意识中未被承认和处理的边界问题。
  8. 仇恨的表达不仅破坏了仇恨的对象,也损害了表达者自身,因为缺乏对仇恨的意识,人们无法真正地自我分化和整合。

  9. 仇恨社会和心理影响

  10. 仇恨会引发更多负面情绪,影响个人和职业关系,改变大脑化学物质,导致攻击性行为,增加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引发体重增加、失眠、焦虑、抑郁和慢性疾病。
  11. 仇恨能够通过定义社会界限、激发更强的负面反应以及表达脆弱性来加强社交联系。

  12. 应对策略

  13. 要摆脱仇恨,首先要承认自己感到仇恨,理解仇恨的根源,不要与他人比较,而是努力成为最好的自己。
  14. 当感到仇恨或愤怒时,最好冷静下来,避免在情绪激动时做出错误决策。可以尝试离开问题情境,进行散步、冥想、与宠物互动或做自己喜欢的活动。

虽然这些信息提供了一些关于仇恨的心理学解释,但仍然缺乏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人们对仇敌的情感反应。

在现代社会中,仇敌的概念是否有所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仇敌的概念确实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1. 敌人的范围扩大:在古代,敌人通常是指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或国家或地区。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敌人的概念已经扩展到包括个人、群体、国家甚至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例如,在现代社会中,恐怖主义组织、宗教冲和意识形态对立都可以被视为敌人。

  2. 敌人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在现代社,仇敌不仅限于军事冲突中的对手,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对手。例如,工作竞争、恋爱失意或价值观不同都可能导致个人之间的敌对关系。此外,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这种敌对关系可以通过网络迅速传播和放大,形成舆论风暴。

  3. 敌人的心理和意识形态维度:20世纪以来,心理和意识形态战争的兴起使得敌人不仅仅是物理上的对手,还包括那些被视为威胁社会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或国家安全的人。这种敌人的概念在政治冲突和战争中尤为明显。

  4. 敌人的社会和文化影响:现代社会的敌人不仅仅是个人或群体之间的对立,还涉及到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背景。例如,阶级战争、贸易战争和商业竞争都可能产生敌对关系。此外,敌人的概念也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和冲突解决密切相关。

  5. 敌人的法律和社会规范:代社会中,仇恨犯罪和反恐立法等法律手段也被用来处理与敌人相关的社会问题。这些法律通常对由政治激情驱动的犯罪行为施以更严厉的惩罚。

总之,现代社会中的仇敌概念不仅在范围上更加广泛,在表现形式和影响上也更加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