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党徒的意思

dǎng

党徒

拼音dǎng tú

1.党徒常用意思: 某一政党或集团的成员(含贬义)。

词性名词
近义词
例词纳粹党徒

例句 1.此次游行活动,该党党徒激烈的抗争行为,引起社会大众的极大反感。

党徒引证解释

1. 参加某一集团或派别的人。

1. 穷其党徒,民得安处。 清 《颖州府通判吕君墓表》 刘大
2. 其实中国何尝有真正的党徒,随风转舵,二十馀年矣,可曾见有人为他的首领拼命? 《书信集·致郑振铎》 鲁迅
3. 他们,大都是章太炎、刘师培一派的党徒。 《暴风雨前》第三部分四 李劼人


党徒是什么意思

拼音:dǎng tú

词性:名词

解释:指某个政党或组织的成员,通常带有一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例句:他是这个政党的忠实党徒,始终支持党的各项决策。

近义词:党员、成员

反义词:无

1. 党徒的定义是什么?

党徒通常指某个政党或组织的忠实追随者或成员,他们通常对该政党或组织的理念、政策和目标持有坚定的支持态度。党徒一词有时带有贬义,暗示盲目追随或缺乏独立思考。

2. 党徒在政治组织中的角色是什么?

党徒在政治组织中的角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支持与执行:党徒通常负责支持和执行政党的政策和决策,确保党的目标得以实现。

  2. 宣传与动员:他们参与宣传活动,动员公众支持党的政策和候选人,扩大党的影响力。

  3. 组织与管理:党徒在地方和基层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负责组织会议、活动和管理日常事务。

  4. 反馈与建议:他们向党的领导层反馈基层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制定更符合实际的政策。

  5. 选举与竞选:在选举期间,党徒积极参与竞选活动,帮助候选人赢得选举。

这些角色有助于确保政党的运作和目标的实现。

3. 党徒与普通党员有什么区别?

党徒通常指的是对某个政党或政治团体极度忠诚、积极参与并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出极端行为的人。他们往往对党的意识形态和政策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并且愿意为党的目标和利益付出更多努力。

普通党员则是指加入某个政党并遵守其章程和纪律的成员。他们可能参与党的日常活动,但并不一定表现出极端的忠诚或积极参与。普通党员的主要职责是支持党的政策,参与选举和其他政治活动,但并不一定承担额外的责任或表现出极端的忠诚。

总的来说,党徒和普通党员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对党的忠诚度、参与程度以及对党的意识形态和政策的认同程度。

4. 党徒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党徒”一词通常指某个政党或组织的成员或追随者。具体的历史背景取决于所指的政党或组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历史背景: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最初由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旨在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国家。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 纳粹党(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成立于1920年,由阿道夫·希特勒领导。该党在1933年上台后,推行极端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政策,最终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犹太人大屠杀。

  3. 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美国的两大主要政党,分别成立于1854年和1828年。共和党最初以反对奴隶制为宗旨,而民主党则起源于托马斯·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党。两党在美国政治中轮流执政,形成了现代美国的两党制。

  4. 苏联共产党:成立于1917年,由列宁领导,通过十月革命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在1991年苏联解体后解散。

如果你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政党或组织,请提供更多细节,以便更准确地回答。

5. 党徒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

党徒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参与:党徒通过参与政党活动,推动政治议程,影响政策制定,确保政党目标的实现。他们通过选举、宣传和游说等方式,增强政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

  2. 社会动员:党徒在社区和组织中发挥动员作用,鼓励公众参与政治和社会活动,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3. 政策执行:党徒在政府机构中担任职务,负责执行和监督政策的实施,确保政策符合政党的纲领和公众利益。

  4. 信息传播:党徒通过媒体和社交平台传播政党的理念和政策,增强公众对政党的了解和认同。

  5. 内部监督:党徒在政党内部进行监督,确保政党运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防止腐败和滥用权力。

总的来说,党徒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他们的努力,政党能够更好地代表和服务公众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6. 党徒的行为规范有哪些?

党徒的行为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忠诚:对组织或领袖保持绝对的忠诚,遵守组织的指示和命令。

  2. 纪律:严格遵守组织的规章制度,服从组织的安排和调度。

  3. 保密:对组织的内部信息和活动保持高度保密,不泄露给外界。

  4. 团结:与其他成员保持团结,互相支持,共同维护组织的利益。

  5. 奉献:积极参与组织的活动,愿意为组织的目标和使命奉献时间和精力。

  6. 道德: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维护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这些规范旨在确保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和使命。

7. 党徒的忠诚度如何衡量?

党徒的忠诚度通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 政治立场:党徒是否坚定支持党的纲领、政策和领导,是否在关键时刻与党保持一致。

  2. 行动表现:党徒是否积极参与党的活动,是否在工作中贯彻执行党的决策和指示。

  3. 思想觉悟:党徒是否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是否能够自觉维护党的利益和形象。

  4. 纪律性:党徒是否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是否在个人行为上符合党的要求。

  5. 群众基础:党徒是否能够密切联系群众,是否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口碑。

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可以较为全面地衡量党徒的忠诚度。

8. 党徒在组织中的晋升机制是怎样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中,晋升机制是基于个人的能力、贡献和忠诚度来决定的。党员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晋升通常经过严格的考核和民主评议,确保选拔出最合适的人选担任各级领导职务。这一机制旨在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的事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9. 党徒与其他政治派别的关系如何?

党徒与其他政治派别的关系通常取决于具体的政治环境和历史背景。在某些情况下,党徒可能会与其他政治派别合作,共同推动某些政策或应对共同的政治挑战。这种合作可能是基于共同的利益或目标。然而,在其他情况下,党徒可能会与其他政治派别竞争,争夺权力和影响力,甚至可能产生冲突。这种竞争和冲突可能源于意识形态的分歧、政策立场的不同或对有限资源的争夺。总体而言,党徒与其他政治派别的关系是复杂且多变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0. 党徒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关于“党徒”的未来发展趋势,这个问题可能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取决于你指的是哪个领域或背景下的“党徒”。如果你指的是政治、宗教、文化或其他特定领域中的“党徒”,请提供更多背景信息,以便我能够给出更准确的回答。

如果你指的是某个特定组织或团体的未来发展趋势,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组织目标:该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愿景将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2. 社会环境: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会对组织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3. 成员构成:组织成员的背景、信仰和价值观也会影响其未来的走向。

  4. 外部关系:与其他组织或团体的互动和合作也会影响其发展趋势。

如果你能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我可以进一步帮助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