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表述的意思

biǎo shù

表述

拼音biǎo shù

1.表述常用意思: 表达;陈述。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叙述 , 陈述 , 述说
例词表述己见
例词表述观点

例句 1.他曾旅游过很多国家,并向我们表述了各个国家的情况。
2.当我回到家时,他正在表述那件有趣的事。

表述引证解释

1. 叙述;说明。

1. 侍中高显等奏,盛事奇迹必宜表述,请勒铭射宫,永彰圣艺。 《北史·高聪传》
2. 契瑞图之表述,昭神化之感通。 宋 《天骥呈才赋》 范仲淹
3. 可惜我不象心心,不能过目成诵,只能用我的压缩饼干式的干巴语来表述个大意。 《花城》1981年第6期


表述是什么意思

拼音:biǎo shù

词性:动词

解释: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思想、感情或事实。

例句:他在会议上清晰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近义词:表达、陈述

反义词:沉默、隐瞒

1. 表述的定义是什么?

表述是指通过语言、文字或其他符号系统来表达思想、情感或信息的过程。它涉及将内在的想法或感受转化为外部可理解的形式,以便与他人沟通或记录。表述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也可以是艺术、音乐等非语言形式的表达。

2. 在语言学中,表述的作用是什么?

在语言学中,表述(utterance)是指一个人在特定语境中说出的具体话语。表述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传递信息:表述是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用于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或情感。通过表述,说话者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听者。

  2. 建立社会关系:表述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还可以用于建立和维护社会关系。例如,问候语、感谢语等表述在社交互动中起到重要作用。

  3. 表达意图:表述可以反映说话者的意图,如请求、命令、提问、承诺等。通过不同的表述方式,说话者可以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

  4. 反映语境:表述通常与特定的语境相关,语境可以影响表述的含义和功能。例如,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

  5. 体现语言结构:表述是语言结构的具体体现,通过分析表述,可以研究语言的语法、词汇、语音等结构特征。

总之,表述在语言学中是一个核心概念,它不仅是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还承载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和认知功能。

3. 表述与表达有什么区别?

表述和表达在语言使用中有一些区别:

  1. 表述:通常指用语言或文字将思想、观点、事实等清晰地传达出来,侧重于内容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表述更注重如何将信息组织得清晰、有条理。

  2. 表达:则更广泛,不仅包括语言和文字,还可以通过行为、艺术、表情等多种方式来传达情感、思想或意图。表达更注重情感和意图的传递。

简而言之,表述更侧重于内容的清晰传达,而表达则涵盖了更广泛的情感、思想和意图的传递方式。

4. 如何提高个人的表述能力?

提高个人表述能力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 多练习:经常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练习,如演讲、写作或参与讨论。

  2. 阅读和学习:广泛阅读书籍、文章和优秀演讲,学习他人的表达技巧和语言风格。

  3. 反馈和改进:向他人寻求反馈,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地改进。

  4. 结构化思维:在表达前先整理思路,确保逻辑清晰,内容有条理。

  5. 简化语言:避免使用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

  6. 自信表达:培养自信心,克服紧张情绪,保持自然流畅的表达状态。

通过持续练习和不断改进,可以有效提升个人的表述能力。

5. 在公共演讲中,有效的表述技巧有哪些?

在公共演讲中,有效的表述技巧包括:

  1. 清晰的结构:确保演讲有明确的引言、主体和结论,帮助听众跟随你的思路。

  2. 简洁的语言:使用简单、直接的语言,避免复杂的术语和冗长的句子。

  3. 适当的语速:控制语速,既不要太快让听众跟不上,也不要太慢让听众失去兴趣。

  4. 肢体语言:使用手势、眼神接触和面部表情来增强表达效果。

  5. 声音变化:通过改变音调、音量和节奏来保持听众的注意力。

  6. 故事和例子:使用相关的故事和例子来使观点更生动和易于理解。

  7. 互动:通过提问或邀请听众参与来增加互动性。

  8. 视觉辅助:使用幻灯片、图表或视频等视觉辅助工具来支持你的演讲。

  9. 练习:多次练习演讲,熟悉内容并提高自信。

  10. 反馈:在演讲后寻求反馈,了解哪些部分做得好,哪些需要改进。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你更有效地传达信息,并保持听众的兴趣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