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直到我的病有了好转,母亲才稍稍松了口气。
2.你俩稍稍等一会儿,我现在有事要忙。
1. 渐次;逐渐。
引
1. 秦之攻韩魏也,则不然。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稍蚕食之,傅之国都而止矣。
《战国策·赵策二》
2. 居七日,胡骑稍稍引去。天雾,汉使人往来,胡不觉。
《汉书·韩王信传》
3. 外患萧萧去,中悒稍稍瘳。
唐
《远游联句》
韩愈
4. 这其间,人众稍稍聚拢,但立刻即又散开。
《执政府大屠杀记》
朱自清
2. 稍微。
引
1. 六月中,唯得作一石米。酒停得三五日。七月半后,稍稍多作。
北魏
《齐民要术·笨曲并酒》
贾思勰
2. 区区甘累趼,稍稍息劳筋。
唐
《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杜甫
3. 乃使学官草具其仪,予稍稍为说,其文辞义意,略去。
明
《乡射礼直节》
何景明
3. 细微;微微。
引
1. 不见秋云动,悲风稍稍飞。
唐
《秋笛》诗
杜甫
2. 稍稍烟集渚,微微风动襟。
《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诗
4. 些许;少许。
引
1. 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
宋
《杂兴答鲜于子骏》诗
苏轼
2. 岭南人以槟榔代茶,且谓可以御瘴。余始至,不能食,久之亦能稍稍,居岁余,则不可一日无此君矣。
宋
《鹤林玉露》卷一
罗大经
3. 〔秦桧道: 〕撞着稍稍心姓赵的,却把浓墨涂圈,圈大罪大,圈小罪小,或灭满门,或罪妻孥,或夷三党,或诛九族,凭着秦桧方寸儿。
《西游补》第九回
5. 多;纷纷。
引
1. 莽莽空中稍稍灯,坐看迷浊变清澄。
唐
《圣灯》诗
薛能
2. 于是守城者稍稍弃甲投兵而下。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
6. 全;都。
引
1. 而今刺史、县令,除京辅近处,雄望之州,刺史尤择其人,县令或备员而已。其余江、淮、陇、蜀、三河诸处,除大府之外,稍稍非才。
唐
《上封事》
张九龄
2. 同辈行稍稍进显,益独不调,郁郁去。
《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益》
7. 随即;已而。
引
1. 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
唐
《初日》诗
王昌龄
8. 刚刚;才。
引
1. 座稍稍罢出,鼢令骑留夫,或按夫头令谢。
汉
《汉纪·武帝纪二》
荀悦
2. 去年浙中,冬雷发洪,太湖水溢,春又积雨……民就高田秧稻,以待水退,及五六月,稍稍分种,十不及四五。
宋
《杭州上执政书》之一
苏轼
9. 不过;仅仅。
引
1. 今繇张富顺厚裕所言观之,大夫岂稍稍著文学之用如文翁长卿也欤?
明
《叙守考绩序》
袁宗道
10. 已经,业经。
引
1. 儿童候晨光,稍稍荆扉启。
明
《平埧城南村》诗之一
何景明
11. 偶然,偶尔。
引
1. 先朝有名臣,卧理讼随息。稍稍延诸生,谈笑预宾客。
宋
《送子思兄参惠州军》诗
王安石
“稍稍”一词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主要表示“稍微”、“逐渐”或“渐渐”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稍稍”常用于形容轻微的变化或状态,例如“稍稍休息一下”或“稍稍有点儿疲倦”。
具体来说,“稍稍”可以表示轻微的程度,如“稍稍快了点”。此外,“稍稍”也可以用来描述逐渐的过程,例如“稍稍蚕食之”。在古代文献中,“稍稍”也常用于描述事物的逐渐变化,如《汉书》中的“居七日,胡骑稍稍引去”。
在文学作品中,“稍稍”常用于描述人物的细微动作或情感变化,例如猫稍稍睁眼、黑雪姬稍稍驱散气氛等。此外,“稍”还可以表示一些许、必须允许的意思,如“稍稍能稍稍”,以及表示多、纷纷、全、都等意思。
需要注意的是,“稍稍”“稍微”虽然意思相近,但“稍稍”多用于书面语,修饰单音节形容词、动词,后面没有“一点儿、一些、一下”等词语。而“稍微”则更多用于口语中,修饰词或形容词,表示程度上的轻微变化。
“稍稍”是一个多功能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表达微的变化、逐渐的过程以及一些其他含义。理解其具体用法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
“稍稍”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例包括:
渐次、逐渐:在《战国策·赵策二》中提到“秦之攻韩魏也,则不然。无有名山大川之限,稍稍蚕食之,傅之国都而止矣。”这里稍稍”表示逐渐蚕食的过程。同样,《汉书·韩王信传》中也提到“居七日,胡骑稍稍引去。”这里的“稍稍”也是指逐渐的意思。
稍微:在宋·王安石的《伤仲永》中有“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这里的“稍稍”表示逐渐地对待其父亲。
随即、已而:在《史》卷一〇七《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提到“(灌夫)坐乃起更衣,稍稍去。”这里的“稍稍”表示随即离开的意思。
渐渐地、慢慢地:在《汉书》中多次出现类似用法,如“吏稍侵辱之。”这里的“稍”表示渐地欺负。
细微、微微:在杜甫和罗大经的诗文中,“稍稍”也被用来描述细微或微微的状。
些许、必许:在苏轼和罗大经的诗文中,“稍稍”表示些许或必许的状态。
多、纷纷:在薛能和《资治通鉴》中,“稍稍”表示多或纷纷的状态。
全、都:在张九龄和《新唐书》中,“稍稍”表示全或都的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稍稍”与“稍微”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使用场景和语境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词虽然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在具体的应用中存在细微差别。
从语义上看,“稍”和“稍微”都具有比较义和非比较义,可以用于修饰形容词性和部分动词性成分时,表示微小程度的比较;用于修饰大部分动词性成分时,则强调动作的“少量”义,不具有比较对象。然而,“稍微”一词在书面语中更为常见并且在表达细微差别时更为准确。
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中,“稍微”通常用于形容事物的程度或数量上的轻微变化,如“稍微搁盐”、“我身体好,这边稍微重点没哈”等句子中,“稍微”被用来表示程度或数量上的轻微变化。而“稍稍”则更多地用于口语中,尤其是在描述短暂或轻微的动作时,如“稍稍休息一下”。
此外,“稍微”在句法结构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它可以与动词、形容词和虚词搭配使用,并且在书面语中的应用更为广泛。相比之下,“稍稍”则更倾向于口语化表达,且在书面语中的使用较少。
在文学作品中,“稍稍”一词常用于描述人物的细微动作或情感变化,以传达人物内心深处的微妙波动和复杂情感。例如,在描述人物的轻微动作,“稍稍”可以用来表达一种不自觉的动作,如“他会不知不觉得和朋友稍稍拉开距离,使自己看起来像是独自一人”。这种细微的动作揭示了人物内心的孤独感和自我保护的策略。
此外,“稍稍”还可以用来描绘人物的情感变化,如“她今天稍微好一些”,这种表达方式既传达了她身体上的好转,也隐含了她心理状态的微妙转变。在情感表达中,“稍稍”还能够体现出一种对不确定性的尊重,比如当别人说“我稍微有点累”,需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微的信号,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或提供适当的支持。
“稍稍”在书面语中的修饰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修饰对象的多样性:虽然“稍稍”通常不直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但其修饰的对象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多种成分。例如,在《汉书·礼乐志》,“稍稍制作”表明了对事物进行轻微调整或改进的意思。
书面语的偏:“稍稍”多用于书面语中,而不是口语。这表明它在正式文本中更常见,用于表达轻微的程度或状态。
修饰名词的能力:尽管“稍稍”主要用作副词,但它也能修饰名词组,尤其是当这些名词组涉及某种程度或状态时。例如,“稍稍制作”中的“制作”就是名词组,表示轻微的调整或改进。
修饰动词和形容词的能力:虽然稍稍”不常直接修饰动词和形容词,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仍然可以用于这些成分,以表达轻微的动作或状态。例如,“稍稍作了改动”中的“作了改动”就是动词短语,表示轻微的修改。
修饰形容词的能力:在形容词前,“稍稍”可以用来修饰形容词,表达轻微的度或状态。例如,“稍稍有点过浓”中的“有点过浓”就是形容词短语,表示轻微的浓度过高。
搜索结果并没有直接找到“稍稍”表示“一些许、必须允许”的具体例子。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与“稍许”相关的用法,这可能与问题中的“稍稍”有相似之处,因为稍稍”和“稍许”在中文中都是用来表示程度不深、数量不多或时间不长的副词。
在中,提到了“声音稍许小了点”、“稍微加点糖,味道更好”、“不同意”等例子,这些例子展示了“稍许”在描述程度、数量或时间上的使用。然而,这例子并没有直接关联到“必须允许”的概念。
在中,提到了“以身许国”、“何许人”、“孤高自许”等成语,以及“尔许”、“贾马许郑”、“赐许”、“赞许”等词语,这些例子展示了“稍许”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但同样没有直接关联到“必须允许”的概念。
因此,根据提供的搜索结果,我们无法直接找到“稍稍”表示“一些许、必须允许”的具体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