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撤军的意思

chè jūn

撤军

拼音chè jūn

1.撤军常用意思: 撤兵。

词性动词
近义词 退兵 , 退军
反义词 进军

例句 1.经过这几天的谈判,双方终于都同意撤军了。
2.敌军见到我军兵力强大,便知难而退,开始撤军。

撤军引证解释

1. 撤回军队。

1. 二十六届大会以一百零四票多数通过了要求印巴停火、撤军的决议。 《新华月报》1972年第10期


撤军是什么意思

“撤军”是一个汉语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撤”和“军”。其中,“撤”表示退去、撤离,“军”指的是军队。因此,“撤军”的意思是指军队从某个地区或军事行动中撤出,停止军事行动,通常是在特的政治、经济或战略背景下采取的行动。

具体来说,“撤军”可以指撤销军行动,部队撤离军事区,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是无条件的撤军。例如,在历史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结束后,根据中国政府的决定,分批从朝鲜撤回国内这被称为“撤军”。

“撤军”也可以用于描述国际关系中的军事行动,如美国从阿富汗撤军,或者以色列从加沙地带军。这些行动通常涉及复杂的外交和军事策略,并可能对相关地区的局势产生深远影响。

撤军行动在国际关系中有着丰富的历史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展示了军事战略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还反映了国家间复杂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撤军行动案例:

  1. 敦克尔克大撤退:这是二战期间最著名的撤退之一,发生在1940年。当时,英法联军在德国的闪电战下节节败退,最终被迫从法国敦克尔克地区撤退。英国政府启动了“发电机计划”,利用船只将被困的兵员运回英国,成功挽救了大量士兵的生命。

  2. 拿破仑的莫斯科撤退:1812年,拿破仑率领军进攻俄国,但最终在莫斯科遭遇失败,不得不撤退。这场撤退不仅导致了大量士兵的死亡,也标志着拿破仑帝国的衰落。

  3. 宜昌大撤退:这是抗日战争初期的一次重要撤退行动。中国军队在面对日军的强大压力下,从宜昌地区撤退,以存实力并重新部署力量。

  4. 长征: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决定实行战略转移,即长征。这次撤退虽然损失惨重,但最终使红军保存了力量,并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 长岛撤退: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乔治·华盛顿率领美军从长岛撤退到曼哈顿,以避免与英国军队的直接冲突。

  6. 蒙斯大撤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远征军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均处于劣势,最终不得不从比利时撤退到巴黎郊区,并在马恩海战中成功反击德国。

  7. Operation赫尔曼:二战期间,盟军在1945年从东普鲁士和波兰走廊地区控制的近100万平民和35万名士兵进行了大规模撤退。

  8. 以色列从加沙地带的撤军:2005年,以色列总理沙龙宣布从加沙地带和西岸北部四个定居点撤军。到2005年8月15日,所有定居点的房屋都被拆除。

  9. 志愿军从朝鲜军:1958年,中国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行动,成功撤回了大量志愿军战士,这一行动对当时的世界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撤退行动不仅展示了军事战略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还反映了国家间复杂的政治和外交关系。

撤军决策背后的政治、经济或战略考量是什么?

撤军决策背后的政治、经济或战略考量是多方面的,具体分析如下:

  1. 经济考量
  2. 美国在海外的军事存在需要巨额资金支持,包括人员薪资、福利、设施维护和装备更新等。随着美国财政状恶化,海外驻军成本成为重大负担。例如,2023年美军在琉球群岛的驻军成本已超过1000亿美元。因此,减轻经济压力成为美军撤军一个重要考量因素。
  3. 撤军还旨在削减巨额军费开支,以应对国内经济问题。例,美国政府通过税改和基建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需要资本回流美元市场。

  4. 政治考量

  5. 政治压力和国际舆论也是撤军决策的重要因素。例如,美国政府在撤军前需要考虑国内民意、国际社会反应以及长期战略利益。此外,撤军决策可能受到中期选举的影响,以避免选举压力对总统议程的影响。
  6. 撤军还可能是为了改善与邻国的关系,减少地区紧张局势。例如,美国从日本撤军部分原因是出于对某大国的恐惧,担心与该国发生冲突。

  7. 战略考量

  8. 撤军有助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调整,以应对多变的国际形势。例如,美军从日本撤军是为了应对该国在军事、科技等领的崛起,减轻其对美国亚太战略的压力。
  9. 撤军还可能是为了更有效地部署军事资源,集中于其他关键区域。例如,美军在阿富汗的撤军是为了腾出资源应对其他地区威胁。

撤军决策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略考量是相互交织的。

如何评估撤军行动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评估撤军行动对地区局势的影响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量。以下是基于我搜索到的资料进行的详细分析:

  1. 短期影响
  2. 安全局势:撤军行动可能导致局部地区的安全局势恶化。例如,美国从阿富汗的撤军导致了混乱局面,政府决策失误被认为是造成当前困境的主原因。此外,以色列从加沙北部的撤军虽然直接回应了哈马斯伏击,但其长期影响仍需观察,因为哈马斯在该地区扮演了重要角色。
  3. 军事平衡:撤军可能改变地区的军事平衡。例如,美国从叙利亚的撤军可能削弱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并可能导致极端组织“伊兰国”(IS)卷土重来。

  4. 中长期影响

  5. 地缘政治格局:撤军行动可能引发地缘政治张局势。例如,俄罗斯从乌克兰边境的撤军被视为减少冲突升级风险的积极信号,但其长期影响仍需观察。此外,法国从马里的撤军未能有效遏制恐怖主义,反而加剧了局势的动荡。
  6. 国际关系:撤军行动可能影响国家间的外交关系。例如,美国从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撤走核武器可能影响欧洲的安全局势。同样,法国从马里的撤军可能影响其在非洲的影响力和盟友关系。

  7. 国际社会的反应

  8. 支持与批评:国际社会对撤军行动的反应各不相同。一些国家可能欢迎撤军作为减轻紧张局势的机会,而其他国家可能怀疑撤军只是表面的变化。例如,美国从阿富汗的撤军引发了盟国的强烈对,认为这将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信用,并扩大伊朗、土耳其和俄罗斯的影响力。

  9. 人道主义与平民影响

  10. 平民生活:撤军行动对平民生活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以色列从加沙北部的撤军对当地平民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平民面临不稳定的生活和来。此外,法国从马里的撤军导致了大量平民伤亡和人道主义危机。

  11. 战略考量

  12. 军事战略:撤军行动可能是对现有军事战略的重新评估。例如,以色列从加沙北部的撤军反映了对长期军事策略的重新评估。同样,美国从叙利亚的撤军可能是出于短期利益考虑。

撤军行动对地区局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短期的安全和军事平衡变化,也涉及中长期的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此外,撤军行动对平民生活和人道主义状况也有重要影响。

撤军过程中常见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有哪些?

撤军过程中常见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可以从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挑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

常见挑战

  1. 后勤保障
  2. 挑战:撤军过程中需要确保部队的物资供应、燃料、食物等后勤保障。
  3. 解决方案:提前规划和准备,确保所有必要的物资能够及时补给。例如,在中越战争中,中国军队采取了分散行军的方式,避免了越军的集中火力打击。

  4. 安全问题

  5. 挑战:敌方袭扰、地雷、破坏道路和桥梁等安全问题可能严重影响撤退。
  6. 解决方案:派遣工兵部队清除地雷,修复被战火破坏的道路和桥梁,确保撤退路线的安全。

  7. 政治因素

  8. 挑战:政治不稳定可能导致撤军过程中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9. 解决方案:与当地政府或过渡当局保持密切沟通,确保撤军过程的平稳进行。例如,MINUSMA在马里撤军过程中,需要与马里政府合作,确保其撤离不会导致国家更加不稳定。

  10. 装备和武器处理

  11. 挑战:大量武器装备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当无法全部运回国内时。
  12. 解决方案:部分轻武器和弹药就地销毁,重要军事装备则优先运送回国。

  13. 经济影响

  14. 挑战:快速撤军可能导致经济上的不稳定,特别是对于依赖军事支出的国家或地区。
  15. 解决方案:制定详细的经济恢复计划,确保撤军后经济能够迅速恢复。例如,美国在伊拉克撤军后面临重建工作的多重挑战。

  16. 心理和社会适应

  17. 挑战:军人从战斗状态回归平民生活时,可能会面临心理社会适应问题。
  18. 解决方案: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帮助军人顺利过渡到平民生活。

具体案例分析

  • 中越战争:中国军队在撤军过程中采取了隐蔽行动和虚实结合的策略,成功迷惑了敌军,确保了撤退的安全。
  • MINUSMA在马里:撤军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关闭偏远地区的营地和基地,第二阶段关闭主要基地,同时面临后勤和安全挑战。
  • 美国在伊拉克:撤军后面临重建工作的多重挑战,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问题。

撤军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多种多样,包括后勤保障、安全问题、政治因素、装备处理、经济影响以及心理和社会适应等。

在撤军行动中,如何保障军队人员的安全和权益?

在撤军行动中,保障军队人员的安全和权益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关键措施:

  1. 风险评估与防御能力提升:在撤军行动开之前,军队需要对当地的安全形势进行全面评估,了解地方武装的实力、活动范围和意图。这有助于制定有效的撤离方案,并采取必要的防御措施,如加强车辆和设施的防护,以应对可能的武装攻击。

  2. 灵活应对与快速反应:军队应保持高度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以便紧急情况下迅速调整撤离路线或速度。这种适应性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受到攻击的风险,提高撤离任务的成功率。

  3. 法律与政策支持:根据《国防法》,现役军人和武装警察部队在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领导下,承担国家安全保护和人民安全保护的责任。这意味军队在执行撤军任务时,有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

  4. 应急预案与协调合作:军队在接到撤侨命令后,会即启动应急预案。首先,在危险区域附近设立临时基地,为撤离人员提供基本的医疗和生活保障;其次,使用军方交通工具将人员从险地带转移到安全地点;最后,通过海空航线或其他途径将人员送回国内。

  5. 心理与生活支持:军队还应关注官兵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需求。例如,第七十四集团军第七十二旅通过修订完善在外人员管理制度,保官兵安心休假和离队,减少非紧急情况下的干扰。

  6. 媒体与公众沟通:在撤军行动中,媒体的报道应慎重,以确保人员安撤离。政府部门会根据形势发展,在允许条件下及时公布信息,并向相关人员家属传达信心和决心。

  7. 国际法与伦理考量:非战斗人员撤离涉及复杂的法律和道德考量。军队应遵守国际法律和人权标准,优先考虑撤离者的安全和保障,并国际伙伴和机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