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经过大半辈子的辛勤努力,现在该是享福的时候了。
2.孩子们都成家立业了,母亲也该享福了。
1. 享受幸福。谓生活得安乐美好。
引
1. 绍母亲为傅婢,地实微贱,据职高重,享福丰隆。
《后汉书·公孙瓒传》
2. 紫微会良谋,唱纳享福多。
《云笈七
3. 老子回家享福了,他也就回家鬼混。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八回
4. 姑母,咱们将来都会享福的。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七章
杨沫
“享福”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xiǎng fú,其基本含义是指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享受幸福。在不同的文献和语境中,“享福”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得安乐美好,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享福”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被广泛使用。例如,《后汉书·公孙瓒传》中记载了傅婢(母亲)虽地位微贱,但因职高重而享有丰厚的福禄。这种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古代社会中是种普遍的文化现象。
在现代汉语中,“享福”不仅用于描述个人的生活状态,也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祝愿,比祝愿他人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此外,“享福”与“幸福”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幸福更多地指一种内心的状态,而福则更侧重于物质或生活条件上的满足。
享福的近义词包括纳福、享受和享乐,而反义词则受苦、吃苦、受罪和遭罪。在使用“享福”时,需要注意其含义和用法,以避免误用。
此外,关于享福的文化内涵,有观点认为,真正的福气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通过积累善行和功德来实现的。佛教中提到,一个人的福报是前世修行的结果,因此在享福的同时,也要注意继续行善,以维持和增加自己的福气。
“享福”不仅是一个描述生活状态的词汇,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它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在古代文献中,“享福”一词的使用和含义主要指享受幸福生活,过上安乐美好的生活。例如,《后汉书·公孙瓒传》等古籍中描述了人们在特定史背景下追求幸福生活的场景,如太后与秦王宴饮,或老子回家享福,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此外,“享福”也可以理解为生活得舒适优裕,享受幸福生活。在现代语境中,“享福”常被用来形容人们在特定条件下获得的舒适和满足,如成家立业后的母亲应享福,或在神使以色列人享福时,家中必无老年人。
从字义上看,“享”字有多重含义,包括祭献、上供、享受福禄、长寿等。作为名词,“享”可以指享受、享用、享有、享乐、享福、享国、享年、享乐主义等。因此,“享福”作为“享”字的一个具体应用,表示在社会或某个领域内博得名声大、享有声誉,以及生活得舒适优裕,享受幸福生活。
在现代汉语中,“享”与“幸福”虽然有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幸福”通常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使人心情舒畅的生活境遇。它更多地强调一种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比如家庭幸福、工作顺利和身体健康等。幸福可以是精神层面的满足,也可以是物质面的满足,但关键在于个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内心的满足感。
相比之下,“享福”则是在“幸福”的基础上,更侧重于物质需求的满足和安逸的生活状态例如,“享福”常用于形容人过着安乐、富足的生活,享受丰衣足食、安逸舒适的境遇。这种状态不仅仅是心理上的愉悦,还包括了具体的物质享受和生活条件的优越。
此外,“享福”有时也带有被动和依赖的意味,如成语“坐吃享福”,指不劳而获,依赖他人或过去的积累来维持现状。这与主动追求幸福的态度形成对比。
总结来说,“幸福”更多地强调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内心的愉悦,而“享福”则是在此基础上,更注重物质上的享受和生活的安逸。
佛教中关于福报和行善的具体教义主要围绕因果报应、善因善果以及如何通过行善积累福报展开。以下是对这些教义的详细阐述:
因果报应:佛教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原则,即个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命运和境遇。行善之人将来可以享受人天福报,而行不善者则可能堕入三恶道。这种因果关系不仅体现在物质面,更在于精神和心灵的层面。
福田概念:佛教将种植善因的地方称为“福”,分为三种:功德田、报恩田和贫穷田。供养佛、法、僧三宝是功德田;报答父母、师长等养育教诲之恩是报恩田;施与贫困困厄的人是贫穷田。通过这些方式,修行者可以在心中播种福田,积累福报。
行善的具体实践:佛教教导修行者应以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为四摄法中的行善宗旨。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如铺桥修路、救性命、捡到失物归还等,都是善事。此外,劝人改过迁善、启发智慧、照顾病老、鼓励安慰别人、维护环保、孝顺父母等行为也具有功德。
福报的本质:福报并非专属于“好人”,而是源于善业的因缘。即使是恶人,如果心中有利他之心,也能种下好的福因缘。真正的福报在于追求证悟,而非物质财富。
行善的心态:行善时应心安忘之,不为则有愧念之。真正的善行是无私的,不求回报。修行者应以大慈悲心来广众生,不会计较功德的果报。
福报与命运:佛教认为,人的一生中所获得的福禄是命中注定,但行善可以改变命运。修行佛法、转业、因果等也可以增加福报。
福报的大小:福报的大小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和行为。修行者追求的是更持久、全面的离苦得乐,而非短暂的安乐。积累福报始于滴行善,断恶行善,远离十恶业,同时行持相应的十善业。
佛教中的福报和行善教义强调因果报、善因善果以及通过行善积累福报的重要性。
通过积累善行和功德来实现真正的福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提升个人品德:心地善良、方便他人、益众生、正直教化世人等都是提升个人福气的重要途径。具体方法包括慈祥、爱国、忠诚、孝顺、尊敬长辈、诚实守信、敬奉神明、救助弱者、提携亲友、赈济饥、公平秤物、宽恕工人、捐赠书籍、修葺庙宇、施药救人、放生动物、吃斋持戒、避免杀生、保护环境等。
亲近善人,远离恶人:与善人交往,远离恶人,宣扬赞叹善事,剪除障碍,建造河桥,留传训言,遵循天理,慎防祸言,独行不愧影,身体力行善事,这样可避免灾星加祸,获得吉神护佑,积累善报,使自己和后代百福临门,万事吉祥如意。
修心改正补德:造善为积福之本,《福寿论》中说到:“福者造善之积也”。福是从造善那里修来的,行一切有益于他人的善事,不仅仅可以增长自己福份,还可以福泽子孙后代。
持戒修身:除了行善以外,还可以选择修正自己,多去持戒修,让自己少犯错误,这其实就是在积累福报。你少造一个恶,就是增加一份福气。
随喜功德: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一个叫随喜功德。我们随喜赞叹他人的成就好事,如同礼拜、念佛、诵经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修行功课。
常修口德:不讲刻薄欺骗的话,不说别人的痛处,多鼓励赞美别人,得到的成就,不逢人就说,多说积极向上,乐观的言语,从而感召健康,幸福,好运,生活就会越来越顺。
护持正法:礼敬诸佛,广修供养,助印善书做义工一切圣贤的经典,都是劝人行善,以正确的态度支持和弘扬佛法,以服务他人和利益众生的精神,奉献自己的力量。
孝顺父母:孝顺父母能够培养善良的心地,增加德行,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人脉和社会地位,使人生之路更加顺畅。
微笑与感恩:微笑能够传达善意,让周围的人感到愉快,种下善意的种子,为自己积攒福报。心存感激,懂得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怀感激,真诚的心感谢他们,为自己积攒财气。
公益捐款:参与公益活动,将闲钱捐给需要帮助的人,不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能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分享的快乐,提升福德。
谨言慎行:少说话多做事,避免祸从口出,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本领。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享福的概念存在显著的异同。首先,从东方文化来看,享福往往与社会和谐和精神满足紧密相关。例如,在东亚文化中,幸福更多地被定义为社会和谐,强调社区归属感和履行关系义务。这种幸福观注重生命过程中超越式的精神状态,摒弃物质欲望方面感官享受,追求精神理想的实现。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字也体现了这种精神层面的满足,强调衣食无忧、家庭和睦等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则更倾向于将幸福定义为个人的快乐和愉悦感。例如,西方国家或地区如美国将幸福视为一种人权,值得积极追求。在这些文化中,幸福更多地与个人的内在感受和庆祝状态相关联。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西方文化中,幸福的定义也因年龄和社会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老年人更倾向于将幸福与宁静联系在一起,而年轻人则更多地将其欢乐联系在一起。
此外,不同文化对幸福的理解还受到历史和哲学的影响。例如,《圣经》中的“八福”与中国的“福”概念不同,前者是基督教罪感文化中获得神的祝福,而后者则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愿景。
总体而言,尽管不同文化对享福的定义存在差异,但它们都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