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他们在家门口的白色大理石台阶前踯躅了好一会儿。
2.他踯躅地站在女孩家门口,半晌,终于按响了门铃。
1. 以足击地;顿足。
引
1. 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群匹,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踯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
《荀子·礼论》
2. 帝止之不可,但踯躅于地,大哭而已。
《宣和遗事》后集
3. 须臾,烈焰亘天,皆不胜其苦,哮吼踯躅,皮肉焦烂。
《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
4. 魏犨腾身跨在那兽身上,双手将他项子抱住,那兽奋力踯躅。
《东周列国志》第三五回
2. 亦作“躑䠱”。徘徊不进貌。
引
1. 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
2. 逍遥春王圃,踯𨅛千亩田。
晋
《答张士然》诗
陆机
3. 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明
《小车行》
陈子龙
4. 以后他的影子就踯躅在这儿的每一个黄昏里。
《画梦录·墓》
何其芳
3. 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
引
1. 晚叶尚开红踯躅,秋房初结白芙蓉。
唐
《题元十八溪居》诗
白居易
2. 一枝踯躅赠留贻,老瓦盆经手泽滋。
清
《肇璜殁后其子以君手植杜鹃一本见贻》诗
赵翼
3. 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
《杜鹃》
郭沫若
“踯躅”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zhí zhú”,主要有以下几种含义:
徘徊不前:这是“踯躅”最常见的用法,形容人或动物在某处停留不前,犹豫不决的状态。例如,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中写道:“始踯躅于燥吻。”。
以足击地:在古代文献中,“踯躅”也有用脚踏地的意思,如宋玉《神女赋》中的“立踯躅而不安”。
杜鹃花的别名:此外,“踯躅”也是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例如,白居易《题元十八溪居》诗中提到:“晚叶尚开红踯躅”。
其含义:在一些古籍中,“踯躅”还被用来形容行动迟缓、举步维艰的状态,如《荀子·礼论》中的描述。
“踯躅”在古代文学品中常用来描绘人物的犹豫不决或自然界的景象,具有丰富的文学表现力。在现代汉语中,虽然不如一些常用词汇那样普及,但在特定语境下,特别是在文学创中,它仍能为表达人物情感的细腻与复杂性增添独特的韵味。
“踟蹰”在古代文学中的具体应用和例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汉乐府《陌上桑》中的“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也表现了人物的犹豫和徘徊。
缓行:
在《文选·成公绥·啸赋》中,有“逍遥擕手,踟跦步趾”的描述,形容人物缓步行走的样子。
逗留、歇息:
宋代欧阳修《再至汝阴三绝》之三中也有“此时才得少踟蹰”的描写,表达了短暂的停留。
须臾、瞬间:
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诗中有“踟躇暂举酒,倐忽不相见”的句子,形容短暂的停留和瞬间的变化。
相连貌: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有“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的描写,形容建筑物之间的相连。
古代刻漏器:
在《初学记》卷二五引殷夔《漏刻法中,“踟蹰”作为古代刻漏器的一部分,用于控制水流的流动。
梭的别称:
“踯躅”作为杜鹃花的别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探讨。
从字义上看,“踯躅”一词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它既可以表示以足击地、顿足的动作,也可以形容犹豫不决、徘徊不前的状态。这种含义在《荀子·礼论》中有所体现,描述了大鸟兽失去同伴后的徘徊行为。此外,“踯躅”还被用来形容虫子不受控制的状态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使用。
关于杜鹃被称为“踯躅”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一种说法是由于杜鹃花的毒性,特别是黄色杜鹃花(黄踯躅)毒性较大,可以使人畜麻醉、步履蹒跚,甚至致命。因此,古人认为羊吃了这种花后会中毒而死,故称其为“羊踯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小儿食其花,味无毒,但羊食则死。这种毒性使得杜鹃花在古代被用于制作蒙汗药。
另外,杜鹃花的美丽和其生长环境也为其别名“踯躅”提供了文化背景。杜鹃花通常生长在密密麻麻的灌丛中,羊无法穿过其中,因此被为“羊踯躅”。这种生长特性也反映了杜鹃花的坚韧和美丽,使其成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
在文学作品中,“踯躅”一词常用来表达情感的复杂性和自然景观的美丽。例如,白居易的《题元十八溪居》中有“晚叶尚开红踯躅,秋房初结白芙蓉”,郭沫若的《杜鹃》中有“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杜鹃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踯躅”作为杜鹃花的别名,既有其字面意义上的解释,也有其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支持
在现代汉语中,“踯躅”一词的使用频和场景有所变化。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踯躅”(zhí zhú)的基本含义是指人在做事或做决定时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和决断力。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易经》中,原意为迟疑不前。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面对重要决策时,因为担忧或犹豫而迟迟不敢行动。例如,他在考虑是否接受工作机会时踯躅了很久;她一直踯躅着,不敢向他表白自己的感情。
近义词和相关词语:
“踯躅”与“踟蹰”(chí chú)意思相近,都形容缓慢行走或犹豫不决的样子,表示徘徊不前。此外,“踌躇”(chíchú)的含义更广泛,除了表犹豫、迟疑,还表示逗留、歇息、瞬间等意思。
古代文献中的使用:
在古代文献中,“踯躅”常用于描述徘徊不前的状态。例如,《易·姤》中提到“羸豕孚蹢躅”,表示徘徊不行。此外,秦的《赠妇诗》中也有“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踯躅”的描述。
现代汉语中的应用:
此外,“踯躅”还可以用描述动物的行为,如牛踯躅不前。
文化内涵和演变:
在现代汉语中,“踯躅”一词的使用频率和场景主要集中在描述人的犹豫不决和徘徊不前的状态,同时也用于描述动物的行为。
“踌躇”在不同朝代文学作品中被描绘为一种徘徊不前、犹豫不决的状态。这种描述在多个朝代的诗歌和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
秦嘉的《赠妇诗》中提到:“临路怀惆怅,中驾正踌躇。”这表明在汉代,踌躇被用来形容人在面对选择或困境时的犹豫和徘徊。
唐代:
戴叔伦的《感怀》诗之一也提到:“踟蹰复踟蹰,世路今悠悠。”这里的“踟蹰”同样描述了人面对复杂人生道路时的徘徊和犹豫。
宋代:
苏轼的《赵昌踌躇》诗中提到:“枫林翠壁楚江边,踌躇千层不忍看。”这句诗中的“踌躇”描绘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沉思和徘徊。
清代:
“踟蹰”、“踌躇”和“踯躅”这三个词汇在含义和用法上存在一定的区别,尽管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
用法:踌躇常用于描述心理活动,如“踌躇不前”表示犹豫不决,不前进。此外,踌躇还可以表示一种从容自得的状态,如“踌躇满志”表示谋事成功而心满意足。
踟蹰:
用法:踟蹰常用于描述行为上的犹豫和徘徊,如“踟蹰不前”表示犹豫不决,不敢前进。此外,踟蹰还可以表示缓行和逗留的状态。
踯躅:
总结来说:- 踌躇更多地用于描述心理活动和得意的状态。- 踟蹰则更侧重于描述行为上的犹豫和徘徊。- 躅与踟蹰意思相近,主要用于描述行为上的徘徊和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