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1.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失职行为。
2.他因在工作时间失职被上级训斥了一顿。
1. 失去常业;失所。
引
1. 十日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
《周礼·地官·大司徒》
2. 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伯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史记·燕召公世家》
3. 而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致民多失职,闾里怨嗟。
宋
《请更张新法札子》
司马光
2. 怠忽职守;未尽职责。
引
1. 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
《左传·昭公七年》
2. 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
《诗·召南·采蘩序》
3. 曾子开封曲阜县子,谢任伯封阳夏县伯。曲阜,今仙源县;阳夏,今城父县,方疏封时,已无二县矣。司封殆失职也。
宋
《老学庵笔记》卷四
陆游
4. 有司失职,咄哉可吁。
明
《戒庵老人漫笔·唐孝烈妇》
李诩
5. 每当竖子嬉戏失职,水牛乘隙潜入菜园禾田。
《锦灰堆·此君经眼录续录》
王世襄
3. 失去职权;失去职务。
引
1. 高祖失职为汉王。
宋
《容斋随笔·佐命元臣》
洪迈
2. 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尚书始重,而西汉公卿稍以失职矣。
明
《震泽长语·官制》
王鏊
3. 时直指久失职家居,闻尚书来,恐甚,郊迎尽礼。
清
《池北偶谈·谈献四·徐公长者》
王士禛
1. 越职。
引
1. 召学士王禹玉草制,禹玉辞曰:“……则当使舍人院草敕尔,学士非所预,不敢失职也。”
宋
《石林燕语》卷九
叶梦得
失职是指在职责范围内未能履行应尽的职责或义务,通常表现为对工作的疏忽、不负责任或能力不足,导致单位或他遭受损失的行为。在法律语境中,失职常常涉及工作人员未能按照法律、法规或岗位职责的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引发不良后果。
失职一词的字面意义是“失去常业”或“怠忽职守”,即未尽职责。在古代文献中,失职被视为一种严重的错误,可能导致法律上的责任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例如,《周礼》中提到官员应尽职尽责,否则会失去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在现代汉语中,失职不仅指工作中的失误或管理不善,还可能涉及失业或失去工作的情况。当失职行为发生在国家机关或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身上时,若造成严重损失,则可能构成渎职犯罪。
失职行为通常带有贬义,因为它暗示了个人的不负责任和不尽职。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单位效率下降、资源浪费、信任丧失等负面影响。在法律上,失职与渎职有别:失职是由于个人原因导致的疏忽或不当行为,而渎职则涉及滥用职权或故意行为,损害公共利益。
失职是一个多义词,涵盖了从工作失误到失业等多个方面,反映了社会对职责履行的重视和期望。
失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定义存在差异,但通常指的是工作人员未能履行其职责和义务,导致工作任务未能按完成或产生严重后果的行为。例如,在中国,失职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因工作疏忽、不尽职导致严重后果的犯罪行为,它不是独立的罪名,而是刑法分则中对特定罪行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或滥用职权,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失职的法律定义可能涉及不同的领域和责任类型。例如,在医疗领域,医生因未按照规程序进行手术而导致患者伤残的行为可以被视为一般失职罪。而在教育、金融、法律等领域,员工的工作失职也可能涉及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
此外,失职与渎职在法律上有明显的区别。渎职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而失职则是指工作人员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未依照规定履行职务,导致本单位或相关利益方遭受损失的行为。两者的关键区别在于主体身份、行为性质和后果严重程度。
失职行为对个人的职业生涯和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首先,从职业生涯的角度来看,失职行为会直接损害个人的形象和誉,导致工作能力受到质疑,进而影响职业发展。例如,在重要会议中因失职而忘记携带文件,可能会让同事和领导对你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产生怀疑,从而影响你在职场中的晋升机会。
失职行为还可能导致项目延误、质量下降,甚至带来经济损失。这不仅会损害公司的利益,还会使个人在职场中失去信任和支持,进一步阻碍职业成长。在些情况下,严重的失职行为甚至可能导致职位的丧失或法律后果。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失职行为会对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感。频繁的失职会导致工作疲劳和对工作的不耐烦情绪,长期以往,这种状态不仅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造成害,还会影响与同事之间的关系。此外,失职行为还会引发内疚和自责的情绪,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为了应对这些负面影响,个人需要从失职中吸取教训,提高工作态度和能力。通过加强沟通、注重细节、建立良好的工作习惯和提升专业技能,可以有效避免再次犯错。同时,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严格遵守法法规,也是预防失职的重要措施。
总之,失职行为不仅会对个人的职业生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还会对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要有效预防和减少工作场所的失职行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高自我要求:职场人士应严格要求自己,待工作认真负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例如,在项目管理中,项目经理小王因忽视细节导致项目失败,这提醒我们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落到实。
加强团队协作与沟通:良好的沟通是避免失职的关键。通过定期与领导和同事沟通,确保对工作进和问题的理解一致,可以有效避免因沟通不畅或合作不力导致的工作失职。此外,注重团队协作,保持信息畅通,共同推进项目进展也是必要的。
提升职业素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企业和个人创造价值例如,通过培训和教育,管理者和员工可以学习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工作的方法,以避免失职行为。
建立健全制度:企业应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责任考核,降低失职风险。例如,设立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程,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职责与权限,规范各项工作流程,确保管理层和员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目标。
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包括内部审计、审查委员会等,对管理层和员工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防止行政失职的发生。
激励与惩罚机制:通过激励机制和惩罚制度,引导员工遵守规则,奖励表现优秀的员工,惩罚失职行为,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风险管理与自我反思:定期评估和管理组织内外部的风险,建立风险范机制,避免因风险控制不力导致失职。同时,管理者应定期进行自我审查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管理策略。
在历上,有许多著名的失职案例,这些案例不仅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教训。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失职案例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刘墉失职误国: 刘墉是清朝乾隆时期的官员,他在主持会试时签错了试卷上的名字,导致考试结果混乱,多名考生失去入选资格。这一事件充分暴露了刘墉的懒政怠政,直接影响了许多博学多才的士子的前程,也埋没了国的人才。这种失职行为不仅损害了考生的利益,还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四川省政府原副省长李达昌: 李达昌因接受请托背离职守,导致专项资金损失千万。这一案例反映了滥职权和玩忽职守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他的行为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破坏了政府的公信力和廉洁形象。
上海市委原书记陈良宇: 陈良宇因恣意挪用社保基金,违规使用危害百姓,最终被查处。这一案例揭示了官员在管理公共资金时的失职行为,严重损害了民众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他的行为不仅导致了公共资金的流失,还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动荡。
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医院院长王贵元: 王贵元在疫情初期假扮患者离开医院,导致疫情防控工作受阻。这一行不仅暴露了公共卫生部门在关键时刻的失职,还加剧了疫情的传播风险,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这一事件提醒我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政府和公共机构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法国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案(Dreyfus Affair): 这是一起涉及法国军事和政治的著名冤案。德雷福斯被错误地指控为间谍并被判刑,直到后来证明其清白。这一事件引发了法国社会的分裂和动荡,约一半的法国军队成员因拒绝道歉而辞职。这一案例展示了法系统中的失职对社会信任和稳定的巨大破坏。
这些失职案例不仅揭示了个人在行职责时的疏忽和不负责任,还反映了制度和管理上的缺陷。
失职与渎职在法律上的具体区别和处理方式如下:
渎职:属于故意行为,公职人员故意违背法律、规章或职责规定,滥用职权或徇私舞弊。
行为特点:
渎职:表现为故意违背法律、滥用职权和损害合法权益。
后果:
渎职:导致的损失通常较大,且可能对国家、集体或个人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
主体:
渎职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包括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的人员。
主观目的:
在严重情况下,失职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如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等。
渎职:
失职与渎职在法律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行为性质、行为特点和后果严重程度上。失职多为过失行为,而渎职则为故意行为。在处理方式上,失职可能导致纪律处分或行政责任,在严重情况下构成犯罪;渎职则直接触犯国家法律,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