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篡夺的意思

cuàn duó

篡夺

拼音cuàn duó

1.篡夺常用意思: 指封建时代臣子夺取君位。

词性动词
近义词
例词篡夺帝位

例句 1.西汉末年,大司马王莽为了篡夺皇位,命安阳侯王舜逼迫太后王氏交出“传国玺”。
2.曹操再老谋深算,也没料到他的江山会被司马家篡夺。

2.篡夺常用意思: 用不正当手段夺取地位或权力。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掠夺 , 夺取 , 窃取
例词篡夺大权

篡夺引证解释

1. 谓篡取君位。

1. 故新都侯王莽,慢侮天地,悖道逆理。鸩杀孝平皇帝,篡夺其位。 《后汉书·隗嚣传》
2. 圣人知进退存亡之道,将以副天下之人心,不得不禅其位也。后儒以为篡夺而禅代之名,如曹孟德司马仲达之流,则不然也。 唐 《苏氏演义》卷上 苏鹗
3. 大纲恁地宽厚,到后便易得废弛,便有强臣篡夺之祸。 《朱子语类》卷二四
4. 这怎么行?秘书长不来,我们当助手的焉能越权?那不是要说我冯永祥篡夺领导吗?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十二 周而复


篡夺是什么意思

篡夺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uàn duó”,是一个动词,主要指用非法手段夺取权力或地位。篡夺的本义特指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如《后汉书·隗嚣传》中提到王莽篡夺皇位的事件。在古代文献中,篡夺常与君位的夺取相关联,被视一种叛逆行为。

篡夺不仅限于政治领域,也可以指以私意歪曲他人行为的情况,如篡易。篡夺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家族或宗族,其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君主被弑、家族被灭,甚至国家陷入动荡。

在现代汉语中,篡夺的意思依然存在,如篡权、篡位等词语,表示非法夺取权力或地位的行为。篡夺的近义词包括争取、争夺、夺取、掠夺、窃取等。

篡夺是一种非法取权力和地位的行为,其后果可能对国家的稳定和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篡夺在历史上多次发生,并且在法律上也被视为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

篡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案例有哪些?

篡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案例包括:

  1. 中国历史上的篡位事件
  2. 后羿代夏:后羿通过政变取代了夏朝的君主,建立了商朝。
  3. 寒浞窃国:寒浞通过政变取代了夏朝的君主,建立了寒浞王朝。
  4. 田氏代齐:田氏家族通过政变取代了齐国的君主,建立了田氏齐国。
  5. 王莽篡汉:王莽通过政变取代了汉朝的君主,建立了新朝。
  6. 曹丕篡汉:曹丕通过政变取代了汉朝的君主,建立了魏国。
  7. 司马炎篡魏:司马炎通过政变取代魏国的君主,建立了晋国。
  8. 刘裕代晋:刘裕通过政变取代了晋国的君主,建立了宋国。
  9. 萧道成建齐:萧道成通过政变取代了宋国的君主,建立了齐国。
  10. 萧衍建梁:萧衍通过政变取代了齐国的主,建立了梁国。
  11. 陈霸先建陈:陈霸先通过政变取代了梁国的君主,建立了陈国。
  12. 高洋建北齐:高洋通过政变取代了东魏的君主,建立了北齐。
  13. 宇文觉建北周:宇文觉通过政变取代了西魏的君主,建立了北周。

  14. 其他历史时期的篡位案例

  15. 屈出律篡夺西辽:屈出律在父亲被铁木真击杀后投奔西辽,娶耶律直鲁古之女并获得信任。数年后,屈出律发动兵变,篡权并废黜耶律直鲁古立。
  16. 侯景篡夺南梁:侯景在叛乱中拥立萧纲为傀儡皇帝,并娶其女溧阳公主为妻。两年后侯景废黜萧纲并篡位,萧纲被害。
  17. 汉献帝刘协被曹丕篡位:汉献帝在曹丕逼迫下禅位给他。
  18. 慕容盛袭杀兰汗:慕容盛在兰汗先政变杀害其父后,兰汗一度动摇,但最终慕容盛发动兵变,斩杀了兰汗。
  19. 赫连勃勃袭杀没弈于:赫连勃勃作为俘虏被送给后秦大将没弈于,成为其女婿。几年,赫连勃勃袭杀了没弈于并兼并了他的部落。
  20. 元宝炬的西魏被宇文觉篡夺:元宝炬的女儿元胡摩嫁给了北周开国君主宇文觉,但宇文篡位时元宝炬已死,且宇文觉只是宇文护的傀儡。
  21. 李嗣源的后唐被石敬瑭篡夺:石敬瑭原本是唐明宗李嗣源的心腹爱将,娶李嗣源的女儿。石敬瑭起兵推翻后唐末帝李从珂,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篡夺行为在现代法律体系中是如何定义和处理的?

篡夺行为在现代法律体系中主要涉及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权利的行为,被视为严重的侵权行为之一。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文化背景,篡夺的具体定义和处理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1. 定义
  2. 在伊斯兰教法中,篡夺被定义为非法夺取他人财产或权利的行为,被视为重大罪行,犯者将在审判日遭受严厉惩罚。
  3. 在现代法律体系中,篡夺通常指未经授权或无权占有他人财产的行为,这包括通过暴力手段非法夺取政府权力等。

  4. 具体情形

  5. 篡夺可以包括不让公众使用公共设施、强行收回抵押物、篡夺已抵押的财产、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篡夺属于儿童或精神病人之物等多种形式。
  6. 在伊斯兰教法中,篡夺还涉及不允许公众使用公共设施如清真寺、学校、桥梁等,或将个人占有的地方保留供自己使用。

  7. 法律后果

  8. 篡夺者需篡夺的财产归还或赔偿,若因篡夺而产生的利益归原主人所有。
  9. 如果篡夺者超越了合法统治者的权力范围,那么他就是加害合法统治者。
  10. 在政府层面,篡夺指的是通过暴力手段非法夺取政府权力,违反国家宪法的行为。

  11. 历史与文化背景

  12. 篡夺的概念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应用,例如在罗马帝国时期,篡位通常指合法统治者被其竞争对手非夺取权力的行为。
  13. 在德国法律中,存在“篡位理论”,根据德国民法典第1004条第1款第1句,被干涉者必“移除损害”。

篡夺与篡权、篡位等词汇在使用上有何区别和联系?

篡夺、篡权和篡位这三个词汇在使用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篡夺一词主指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或霸占某物,包括权力、地位、机会等。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用于描述各种形式的非法夺取行为。例如,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篡夺者可能通过暴力手段、阴谋策划等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篡权则特指在封建时代,臣子通过非法手段夺取君位的行为。这一概念通常用于描述最高权力的转移,即皇位的非法夺取。篡权的行为往往伴随着激烈的斗争,并且常常与最高利益和权利相关联。

篡位则是指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即夺取君位的行为。这一概念在历史上有明确的案例支持,如王莽篡位、朱棣篡位等。篡位通常发生在君主失德或弱臣强的情况下,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成功。

篡夺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可以涵盖多种非法夺取行为;篡权则特指臣子夺取君位的行为;而篡位则更专注于君主失德或主弱臣强时的权力转移。

篡行为对国家稳定和安全构成威胁的具体例子有哪些?

篡夺行为对国家稳定和安全构成威胁的具体例子包括:

  1.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窃取我国稻种及制种技术:朱某某为谋取经济利益,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建立合作关系,非法向境外出口大量本种质资源,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

  2. 境外企业窃取稀土领域国家秘密:叶某某和成某为谋取私利向境外公司人员提供我国稀土领域涉密信息,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1年和11年6个月。

  3. 境外机构非法搜集象数据:国家安全机关查处数百个非法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实时向境外传输气象数据,对国家安全造成风险隐患。

  4. 高校学生加入境外反华政党:某高校学生宋某因猎奇心理成为境外反华政党志愿者,被警告并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

  5. 境外驻华机构雇员阻碍国家安全机关执法:某境外驻华机构中方雇员符某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任务,被给予行政拘留十五日的行政处罚。

  6. 肃某颠覆国家政权案:肃某长期在云南某学校工作,多次在网络上发表反动文章,并与境外敌对组织骨干成员密谋策划实施暴力行动,妄图颠覆国家政权、改变中国政治制度。

在古代文献中,篡夺被视为叛逆行的依据是什么?

在古代文献中,篡夺被视为叛逆行为的依据主要来源于历史事件和道德判断。篡夺通常指的是臣子夺取君位或权力地位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古代社会中被视为不合法和有争议的。例如,《汉书·刘歆传》中提到王莽篡位的故,王莽通过非法手段夺取了汉朝的皇位,这一行为被后世视为篡夺君权的典型例子。

篡夺被视为叛逆行为另一个依据是其对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破坏。篡夺行为往往伴随着暴力、欺骗和不正当手段,这不仅破坏了原有的权力结构,还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造成了负面影响。例如,《后汉书·鲍永传》中提到的篡逆行为,如侯景篡逆,袁可立请求讨伐篡逆之罪,都反映了篡夺行为在历史上被广泛谴责和反对。

此外,《尔雅·释古》对“篡”的解释是“盗位曰篡”,即对帝位的非法据有。这种解释强调了篡夺行为的非法性和对权力的非法占有,进一步强化了篡夺被视为叛逆行为的观点。

篡夺被视为叛逆行为的依据在于其非法夺取君位或权力地位的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对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