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攻陷的意思

gōng xiàn

攻陷

拼音gōng xiàn

1.攻陷常用意思: 攻克;攻占。

词性动词
近义词 占领 , 攻取 , 攻占 , 占据 , 攻下 , 攻破 , 攻克
反义词 撤退 , 撤离 , 失陷 , 失守 , 沦陷

例句 1.在科学研究上,他攻陷了一道道难题。
2.起义军势如破竹,一连攻陷了好几座城池。

攻陷引证解释

1. 攻下;攻取。

1. 护军胡烈攻陷关城。 《晋书·文帝纪》
2. 缅酋瓮借牙攻陷木邦。 清 《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 昭梿
3. 〔敌人〕五月十九日终竟把这个陇海线上的重镇攻陷了。 《洪波曲》第七章一 郭沫若


攻陷是什么意思

在军事上,它通常指通过攻击手段使敌方的城池、阵地等被占领或失守。例如,《晋书·文帝纪》中提到“护军胡烈攻陷关城”,以及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中提到“缅酋瓮藉牙攻陷木邦”。

“攻陷”也可以用于比喻意义,表示深陷入某种境地或思想活动中,如“陷入沉思”。此外,在现代汉语中,“攻陷”常用于描述战争中的攻城略地,或者在更广泛的语境中表示取得某个目标或位。

“攻陷”的近义词包括“攻克”、“占领”、“攻下”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通过武力或其他手段取得控制权的意思。

根据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攻陷在古代战争中的具体应用和案例是什么?”因为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没有直接提到“攻陷”这一具体概念或其在代战争中的应用和案例。然而,可以从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提取一些与攻城战相关的背景信息,以帮助理解古代战争中攻城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相关背景信息

  1. 攻城战的重要性
  2. 攻城战在古代战争中被视为下策,但若成功则能扩大版图,提升军事实力。攻城战需要满足粮草充足、人员充足和攻城武器足够的条件。
  3. 攻城战对攻守双方都是巨大考验,攻下重要城池能占据资源、减少粮草压力、切断交通要道和阻滞情报传达。

  4. 攻城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5. 古代攻城战的方法包括水攻、火攻和攻。水攻利用自然水灾或人为决堤,火攻使用火箭和火药武器,土攻则通过地道作业破坏城墙。
  6. 攻城器如投石车、云梯和挖地道等手段被发明出来以增加攻城几率。

  7. 著名案例

  8. 元丰五路攻夏战役展示了攻城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反映了古代攻城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9. 钓鱼城之战:南宋时期的钓鱼城展示了其地势险要和防御布局,成功抵御了蒙古军队的进攻。
  10. 襄樊保卫战:同样展示了攻城战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11.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攻打安条克:通过围困战术展示了攻城战的策略。

  12. 心理战和攻心战

  13. 攻城前常采取“攻心战”,宣传优待投降军民,顽固抵抗则屠戮全城。屠城成为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的无奈之举。
  14. 亚述人认识到攻城战的心理层面,在直接攻击前,经常进行心理战,通过大声宣布、展示俘虏和部署恐怖图像等战术,使被围民众感到恐惧和不确定性。

  15. 攻城器械和技术

  16. 投石车在战国时期被大量使用,三国时期改进为霹雳车,宋朝时期达到发展高峰,射程可达500米,命中率高,常用于攻城战争。
  17. 亚述人精通攻城器械和投石机,这些强大的战争机器能够发射大石或易燃物,从城墙上投掷,扰乱防御并破坏被围困城市的秩序。

结论

虽然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没有直接提到“攻陷”这一具体概念,但通过上述背景信息,可以了解到古代战争中攻城战的重要性和复杂。攻城战不仅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资源支持,还需要运用多种战术和器械来实现最终的攻陷目标。

攻陷的比意义在现代汉语中有哪些具体例子?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回答问题。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没有具体提到“攻陷”的比喻意义在现代汉语中的具体例子。

攻陷与其他近义词(如攻克、占领)在使用上何区别和联系?

攻陷与其他近义词(如攻克、占领)在使用上的区别和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含义
  2. 攻克:指战胜敌人或完成一个项目、难题。古代多用于战争,现代则扩展到完成项或难题。
  3. 占领:用武装力量取得某个地方,并将其控制。
  4. 攻陷:特指攻破敌人的防御工事,通常用于描述军事行动中的攻城略地。
  5. 攻下:有占领、夺得打败等含义。

  6. 使用场景

  7. 攻克:可以用于描述攻克技术难关、攻克敌军据点等,不仅限于军行动,还可以用于比喻克服重大困难。
  8. 占领:主要用于描述通过武力取得并控制某个地方,强调的是控制权的转移。
  9. 攻陷:主要用于描述军事行动中的攻城略地,强调的是攻破敌人的防御工事。
  10. 攻下:同样用于描述军事行动中的占领,但也可以用于比喻意义,如“攻下技术难题”。

  11. 语义侧重点

  12. 攻克:侧重于战胜或完成任务的过程。
  13. 占领:侧重于取得并控制某个地方的结果。
  14. 攻陷:侧重于攻破敌人的防御工事的过程。
  15. 攻下:侧重于占领或夺取的过程,有时也用于比喻意义。

  16. 近义词的交叉使用

  17. 攻克、占领、攻陷、攻下等词语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具体选择哪个词语需要根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境来决定。例如,“攻克城池”和“攻陷城池”都可以描述军事行动中的攻城略地,但“攻克”更强调战胜的过程,而“攻陷”更强调攻破防御的过。

虽然这些词语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在使用上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在同文化或语言背景下,“攻陷”这一概念是如何被理解和表达的?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全面回答“攻陷”一概念在不同文化或语言背景下是如何被理解和表达的。然而,可以从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提取一些相关信息来部分回答这个问题。

  1. 汉语中的“攻陷”
  2. 在汉语中,“攻陷”通常指在战争中攻克敌人的防御工事或占领某个地方。例如,《晋书·文帝纪》中提到“护军胡烈攻陷关城”,以及《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中提到“缅酋瓮藉牙攻陷木邦”。

  3. 英语中的“invasion”

  4. 英语中的“invasion”(入侵)通常指一个地理治实体的大规模军事进攻,目的是征服、解放或重新建立对某地的控制。这个词源自拉丁语“invasio”,意为“进入、侵犯”。

  5. 法语中的“prise d’assaut”

  6. 法语中的“prise d’assaut”(攻占)与英语中的“invasion”类似,通常指通过暴力手段占领某个方。

  7. 历史事件中的“攻陷”

  8. 在历史上,许多事件都涉及“攻陷”这一概念。例如,巴比伦军队在公元前586年攻陷耶路撒冷,导致第一圣殿的毁灭和大量犹太人的流放。类地,法国尼斯在1543年被奥斯曼海盗巴尔博亚攻陷。

  9. 文化背景中的“攻陷”

  10. 在犹太教中,巴比伦人攻陷耶路撒冷后,Urim和Thummim的使用逐渐衰落。这表明“攻陷”不仅是一个军事概念,还深刻影响了文化和社会结构。

虽然我搜索到的资料主要集中在汉语和英语中对“攻陷”的理解,但可以看出,“攻陷”这一概念在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都有类似的含义,即通过暴力或军事手段占领某个地方。

攻陷在现代军事战略中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是什么?

根据提供的信息,无法直接回答“攻陷在现代军事战略中扮演的角色和重要性是什么”这一问题。我搜索的资料主要集中在现代战争中的战略穿插与分割战术、传统战术思想的现代化应用、空中突袭、轰炸技术、要塞攻防战的历史意义以及进攻策略的演变等方面,但没有直接提到“攻陷”这一具体概念在现代军事战略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然而,可以从我搜索到的资料中推导出一些与“攻陷”相关的间接信息:

  1. 战略穿插与分割战术:现代战争中,通过快速机动和突然袭击分割敌军,削弱其整体战斗力。这种战术的实施条件包括精确情报、快速反应部队、空中掩护与后勤保障以及高效的指挥控制系统。具体操作步骤包括选择突破点、快速渗透、形成合围、封锁逃逸路线和逐个消灭。这些战术的目的是通过攻陷敌方的关键位置来削弱其整体战斗力,从而取战场优势。

  2. 传统战术思想的现代化应用:尽管现代战争的技术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传统的穿插迂回、分割包围和围点打援等战术思想依然具有持续的价值。这些战术思想通过高精度武器系统和信息化指挥控制系统的支持,实现更精确的敌方弱点识别和快速部署,到快速打击敌人关键能力的目的。这表明,攻陷敌方关键位置仍然是现代战争中提高作战效能的重要手段。

  3. 空中突袭:空中突袭作为一种游戏改变的战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机动性。从历史上的诺曼底登陆到现代的空中突袭,这种战术在现代战争中继续发着重要作用。空中突袭通过快速、突然的攻击,攻陷敌方的关键目标,从而改变战场局势。

  4. 炸技术:现代战争中的轰炸技术已经从传统的直接打击发展到精确打击和战略轰炸。这种技术不仅能够摧毁敌方的军事目标,还能对敌方的经和政治中心造成重大影响。轰炸技术的现代化应用进一步强调了攻陷敌方关键目标的重要性。

  5. 要塞攻防战的历史意义:历史上的要塞攻防战展示了攻陷要塞的重要性和战术演变。例如,在旅顺攻防战中,日军通过长时间的围攻最终攻陷要塞,改变了日俄战争的结局。这表明,攻陷要塞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在现代战争中,虽然技术手段有所不同,但攻陷敌方键位置仍然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