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工夫的意思

gōng fu

工夫

拼音gōng fu

1.工夫常用意思: 做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词性名词
近义词 精力 , 功夫 , 时间

例句 1.我用了两天工夫才织好一条围脖,你可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心意。

2.工夫常用意思: 空闲时间。

词性名词
近义词 空闲 , 闲暇

3.工夫常用意思: 〈口〉时候。

词性名词
近义词 时间 , 时候

例句 1.从云霄飞车上下来,有好一会儿工夫,我觉得天旋地转,认不清方向。

工夫引证解释

1. 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

1. 艺文不贵,徒消工夫。 晋 《抱朴子·遐览》 葛洪
2. 到头身事欲何为,窗下工夫鬓上知。 唐 《秋日闲居寄先达》诗 杜荀鹤
3. 重行整理,又须费一番新工夫。 《书信集·致郑振铎》 鲁迅

2. 指花费时间和精力后所获得的某方面的造诣本领。

1. 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 唐 《商山道中》诗 韩偓
2. 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 宋 《夜吟》之二 陆游
3. 劳动也不是一天就能练出工夫来的! 《三里湾》三二 赵树理

3. 犹工作。

1. 今日我家里不曾做得了工夫,不好造次住得。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
2. 使彼代公做一二分预备工夫,亦于公何损焉。 《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 梁启超
3. 你们要分头到工人中间做工夫。 《子夜》二 茅盾
4. 白天下田做工夫,夜里个个是红军。 《红色歌谣·我们穷人心连心》

4. 时间;时光。

1. 使君自恨常多事,不得工夫夜夜听。 唐 《琵琶诗》 元稹
2.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宋 《西江月·遣兴》词 辛弃疾
3. 我急急赶去交卷,好进科场,那有工夫讲话。 清 《巧团圆·途穷》 李渔
4. 又采到了短歌三四十首,长歌两首,至今还没有工夫整理出来。 《瓦釜集·〈手攀杨柳望情哥词〉小序》 刘半农

5. 理学家称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为工夫。

1. 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无迹。 《朱子语类》卷六九
2. 至仲尼出,而大明厥韫,以知止之止指心体,以致知示工夫,以格物示功效……皆艮止、执中之正脉。 明 《明道篇》卷一 黄绾

6. 役夫;役徒。

1. 又下十五县,皆使左宗庙,右社稷,准之太庙,皆资人力,又夺人居宅,工夫万计。 《晋书·范宁传》


相关词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得来全不费工夫 水磨工夫 枉费工夫

工夫是什么意思

“工夫”一词在中文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时间:表示占用的时间或空闲时间。例如,“等了半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

  2. 精力和努力:指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花费时间和精力。例如,“他花了很多工夫来准备这场比赛”。

  3. 技能和造诣:指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和训练所获得的某种本领或造诣。例如,“经过训练学到的胜任工作的能力”。

  4. 理学中的涵养:在理学中,“工夫”指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

  5. 工作或任务:有时也指具体的劳动或工作。

  6. 细致和精微:表示做事细致、讲究。

需要注意的是,“工夫”与“功夫”虽然有时可以通用,但二者在某些语境下有细微的区别。“工夫”更侧重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功夫”则更多指本领或武术。

工夫在古代文学中的具体应用和例子是什么?

在代文学中,“工夫”一词具有多重含义,主要指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以及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所获得的造诣本领。例如,在唐代诗人杜荀鹤的《秋日闲居寄先达》中,他提到“窗下工夫鬢上知”,表明了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学习,才能在学问上有所成就。

此外,“工夫”也常用于描述文学创作中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宋代诗人陆游在其诗作《夜吟》中提到“六十餘年妄学诗,工夫处独心知”,这表明他在诗歌创作上的深厚造诣是经过长期努力和实践得来的。这种对文学创作的深入研究和不断磨练,体现了古代文人对“工夫”的重视。

另外,在儒家思想中,“工夫”还被用来形容心性修养的过程。南宋理学家陆九渊曾说:“在人情事物上做工夫”,强调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来磨炼心性,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这种“工夫”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实际生活中的不断实践和体验。

工夫与功夫在武术历史发展中是如何区分开来的?

在武术历史发展中,工夫与功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工夫(gōngf)通常指的是时间、精力和耐心的投入,强调的是付出的过程和量度。例如,在学习武术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练习,这种持续的努力和时间投入被称为工夫。而功夫(gōngfu),则更侧重于技能、技巧或能力的积累和发挥,强调的是技能的水平和能力。在武术中,功夫指的是通过长期训练所获得的高超技艺和实战能力。

工夫与功夫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过程和付出,后者则注重结果和表现。在武术修行中,没有扎实的技艺(工)无法发挥真正威力,而缺乏实战经验(功)则难以将技艺应用于实。因此,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武术修行的基础。通过持续努力和实战训练,武者可以提升技艺,增强实能力,达到武术修行的完美境界。

总结来说,工夫与功夫在中国武术中分别代表了时间和精力的入以及技能的积累和发挥。

在现代汉语中,工夫的含义有哪些变化或扩展?

在现代汉语中,“工夫”的含义经历了显著的变化和扩展。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 间与精力:传统上,“工夫”常用来指做事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例如,在晋代葛洪的《抱朴子·遐览》中提到“艺文不贵,徒消工夫”,唐杜荀鹤的诗中也有类似的描述。

  2. 技能与本领:“工夫”也可以表示通过长时间的努力获得的某种技能或本领。例如,唐代韩偓的诗中提到“始知名画有工夫”,这表明了通过长时间练习而达到的高超技艺。

  3. 工作与职业活动:在现代汉语中,“工夫”还被用来指具体的职业活动或工作。例如,梁启超在《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中提到“使彼代公做一二分预备工夫”,这里的“工夫”指的是具体的工作任务。

  4. 细致与精微:“工夫”还可以表示做事时的细致、精微和讲究的态度。这种用法强调了对细节的关注和对工作的认真态度。

  5. 理学中的涵养:在理学中,“夫”特指积功累行、涵蓄存养心性。例如,《朱子语类》中提到“谨信存诚是里面工夫”,这里的“工夫”指的是道德修养和内心修炼的过程。

  6. 役夫与役徒:古代文献中,“工夫”有时也指役使他人做事的行为,如《晋书·范宁传》中提到的“资人力,又夺人居宅,工夫万计”。

  7. 与“功夫”的区分:值注意的是,“工夫”和“功夫”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互换使用,但它们的含义有所不同。“功夫”一般指本领、造诣,而“工夫”则更多地指时间和精力。

  8. 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订,删除了“工夫”有本领义的提示信息,而“功夫”不再有时间义,这表明两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分工更加明确。

理学中工夫涵养的具体实践方法有哪些?

理学中的工夫涵养具体实践方法多种多样,盖了从心性修养到身体实践的各个方面。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实践方法:

  1. 即物穷理:这是朱熹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通过观察和思考事物来穷尽其道理,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和德性能力。

  2. 居敬工夫:朱熹强调“敬”的重要性,认为“敬”包含敬畏、谨慎、收敛和自我警醒等意义,是一种内外约束,能够提升个体履行道德责任的主动性。通过居敬工夫,可以克治人心中的私欲倾向,加深心性的涵养。

  3. 主静工夫:程颢和程颐提出了以“主静”为核心的修养方法,强调通过静坐来明心见性,达到心与理的统一。这种方法注重内心的直觉验和对万物生意的观照。

  4. 主敬工夫:程颐将周敦颐的“主静”改为“主敬”,并借鉴王弼的“性其情”,建构了以持敬和穷理为特色的修养工夫。这种工夫注重现实世界的实践,通过心气形的互渗作用于现实世界。

  5. 修九容:这是李二曲提出的具体实践方法,包括足容重、手容恭、头容直、目容端、口容止、气容肃、声容静、立容德、坐如尸等九种身体姿态和行为规范,通过这些规范来制乎外以养其内,内外交修。

  6. 识仁和定性:程颢提出以识仁和定性为特色的理学工夫论,重视向内的直觉体验,并把养气看作定性的手段。

  7. 涵养工夫:胡宏和张栻都强调了涵养的重要性。胡宏将涵养分为两个阶段,从识端倪到体认仁体之间的涵养,以及体认仁体之后的涵养。张栻则认为存养是整个工夫的根本,强调涵养深厚是良心苗裔发见和被识取的共同前提。

  8. 格物致知:王阳明在《大学》中提出六种“工夫”,其中第一种是格物致知,即通过静坐思虑来加强内心修养,体认天理和良知。

  9. 明善、穷理、道问学、博文、惟精:王阳明还提出了其他几种工夫,包括明善(试身的工夫)、穷理(尽性的工夫)、道问学(尊德性的工夫)、博文(约礼的工夫)和惟精(精通圣哲经典的工夫)。

工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工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1. 修身养性:工夫强调通过日行为来实现自我修养和提升。印光大师提到,要注重日用中的工夫,而不是拘泥于死板的理论或章句,这表明工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古人慧的结晶。儒家文化也强调“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即生活处处是修炼场,真正的修身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

  2. 实践生活:徐复观先生的哲学思想强调通过实践生活来实现我,认为所有的理论都要落实在人身上,而“工夫”则要围绕着“身”来做。这种观点表明,工夫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需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实践和体验。

  3. 茶文化:工夫茶作为一种泡茶方式,讲究细致入微的操作技巧,体现了品质生活的追求。这种茶文化不仅是一种饮品的享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修养方式。在潮汕地区,工夫茶是与人交往中的重要礼节,体现了待客之道和人际交往的细致入微。

  4. 伦实践:儒家文化中的“推己及人”是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工夫,孔子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将道德理念落实到具体行为中。这种伦理实践不仅提升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5. 精神修炼在佛教修行中,工夫同样被视作一种特殊的工作努力,包括心灵的修持与身体的锻炼。来果禅师指出,在动、静的关头把持住工夫,才能做到动、静都不碍自己。这种精神修炼不仅有助于个人内心的平静与专注,还能提升整体的精神境界。

工夫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体现在修身养性、实践生活、茶文化、伦理实践和精神修炼等多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