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原本的意思

yuán běn

原本

拼音yuán běn

1.原本常用意思: 原来;本来。

词性副词
近义词 本来 , 原先 , 原来

例句 1.他原本是学医的,后来改行搞戏剧了。

2.原本常用意思: 最初的刊本;底本;原稿。

词性名词
近义词 底本 , 蓝本 , 原稿
反义词 复本

例句 1.这部小说的原本早就已经散失了。

3.原本常用意思: 翻译所依据的原书。

词性名词
近义词

例句 1.他将这本书的日文原本翻译成了中文。

4.原本常用意思: 初刻本。

词性名词
近义词

原本引证解释

1. 事物之所由起;根源。

1. 今长安天子之都……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 《汉书·匡衡传》
2. 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北齐 《颜氏家训·勉学》 颜之推
3. 〔崔信〕以章武精敏,每访辨论,皆洞达玄微,研究原本,时人比晋之张华。 唐 《李章武传》 李景亮
4. 正逐物求知,各有原本。 清 《〈坚瓠秘集〉序》 尤侗

2. 追溯事物的由来。

1. 式美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 《管子·小匡》
2. 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文选·枚乘〈七发〉》
3. 原本定罪,穷理辩刑,而腆竟获宥,克复本职。 唐 《柳公行状》 柳宗元

3. 本来;原来。

1. 那道小河子北边的一带大瓦房,那叫小邓家庄儿,原本是二十八棵红柳树邓老爷的房子。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
2. 所可假定的,是某一种情绪存在时的生活状态,原本应当由实际生活引起的。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 洪深
3. 姚长庚夫妇原本有两个儿子,都没了,剩下个女儿,拿着像眼珠子一样宝贝。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 杨朔

4. 第一次写成或刻成的书本。

1. 然则《史记》曾经删定,非本书矣。更不知删去何等,或删本与原本并行,后世独行原本耳。 明 《书影》卷三 周亮工
2. 若是,则何以原本不传而传其抄本也。 清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 李渔
3. 此书原本还要阔大一点,是毛边的,已经旧主人切小。 《鲁迅书话》 阿英

5. 翻译所根据的原书。

1. 苏俄排演原本《莎士比亚》。 《花边文学·又是“莎士比亚”》 鲁迅
2. 虽然就原本说来篇篇都是珠玉,毕竟还只是三篇,还有四篇未曾译出。 《生活的况味·专斋随笔》 周作人


原本是什么意思

“原本”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多重含义和用法。根据不同的语境,“原本”可以表示以下几种意思

  1. 事物的起源和根本:例如,在《汉书》中提到教化和风俗的根本,以及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关于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的根源。

  2. 追溯事物的由来:例如,《管子》中提到通过比较和对应来穷尽事物的根源。

  3. 原来、本来:例如,《儿女英雄传》中提到小邓家庄原本是一片红柳树和邓老爷的房子。

  4. 原来的版本或作者的底本:例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原本不传而传其抄本的情况。

  5. 根据:例如,《文选》中提到博辩之士根据山川和草木来阐述道理。

此外,“原本”还可以指代原稿、手稿、原版磁带、原文,也可以表示出生、形成或产生(仅用于被动语态)。在法律和文献学上,“原本”通常指最初的原件或底本,如判决原本、公正证书原本等。

总结来说,“原本”在中文中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表示事物的起源和根本,也可以表示原来的版本或状态,还可以用于追溯事物的由来或作为法律和文献中的原始文件。

“原本”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和例子是什么?

在古代文献中,“原本”一词具有多重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许多古代文献中,“原本”常用来表示某一事件或状态发生之前的情况。例如,《史记·陈丞相世家》中提到:“陵本无意从帝,以故晚封,为安国侯。”这里的“本”即表示“原本”,意指之前的情况是项羽没有打算跟随刘邦,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种用法强调对过去事实的追溯,通常带有对比意味,即“之前如此,后来不如此”。例如,《汉书·地理志下》中提到:“宋虽灭,本大国或地区,故自为分野。”这里的“本”表示宋国在灭亡之前是一个大国或地区。再如,《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提到:“于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这里的“本”表示追溯娄敬最初提议定都秦地的事实。

在某些情况下,“原本”还用来表达事情与预期相反的情况。例如,《拾得诗·后来出家子》中提到:“本来求解脱,却见受驱驰。”这里的“本来”表示原本希望达到解脱,但结果却反。

在一些辩解或解释的情境中,“原本”也用来说明事情的起因或背景例如,《汉书·景十三王传》中提到:“本为王教修靡夫人望卿弟都歌舞。”这里的“本”表示原本的原因或背景。

古代文献中还有其他与“原本”相关的用法。例如,《几何原本(Euclid’s Elements)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整理前人积累的几何知识,并汇编成的经典著作,其名称中的“原本”表示这些知识的原始来源和基础。

“原本”在古代文献中的具体用法多样,既有表示时间上的“之前”,也有追原事实的对比意味,还有事与愿违的表达方式,以及作为辩解或解释的原因说明。

“原本”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原本”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过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包括其历史背景、语义变化以及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情况。

从历史文献来看,“原本”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具有追原的意味。例如,在《史记》中,“原”常用于表示事物的起源或根本,如“原本定天下的,是诸将和我”。这种用法反映了“原本”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的时间副词义,即表示与后来的事实相反的情况。例如,《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提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这里的“本”可以理解为“原本”,表示追原的意思。

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一词的含义逐渐丰富和扩展在现代汉语中,“原本”不仅保留了其原有的时间副词义,还发展出了多种新的用法。例如,“原本”可以表示事物的起源、根本、推溯本源、原来、本来、原来的版本或作者的底本以及根据等。这些用法涵盖了从时间上的追溯到对事物本质的探讨,体现了“原本”一词在代汉语中的多重含义和用法。

此外,“原本”一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也有所不同。例如,在表达事实与预期相反的情况时,“原本”可以表示事实与后来的事实相反。而在表达对比的意思时,“原本”也可以来表示一种对比关系。这些用法反映了“原本”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原本”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演变过程体现了其从古代文献中的时间副词义逐步发展到现代汉语中的多重含义和用法。

在法律和文献学领域,“原本”具体指什么,有哪些实际应用案例?

在法律和文献学领域,“原本”通常指的是最初制成的原始文稿,即文书制作人将有关内容加以记载而最初制成的那份文本。这个概念在司法实践中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其他各种副本、影印本、节录等的基础和来源。

实际应用案例:

在民事诉讼中,判决书的原本是法院内部留底之用,通常不会直接送达给当事人。送达当事人的那份判决书虽然也具有法律效力,但并不被为原本。例如,在日本,民事判决原本是按判决言论年份编写的簿册,包含事件记录和相关文件,这些记录可供公众查阅或复制。

在公文管理中,原本的利用受到严格限制。例如,某些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文化产或具有历史意义的公文书原本可能会被限制使用,以防止劣化并确保其保存状态。

在美国,据《联邦证据规则》,原本是指一份文件或记录本身或任何旨在具有相同效果的副本。这意味着在法律诉讼中,原本和副本都可能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但具体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解释。

在古籍整理和著作权保护方面,“原本”指的是古籍最初的版本或手稿。例如,中华标点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被认为是历史事实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的复制件。

“原本”与其他类似词汇(如“本来”、“原来”)在使用上有何区别和联系?

“原本”与其他类似词汇(如“本来”、“原来”)在使用上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以下是对这些词汇的详分析:

联系

  1. 形容词用法
  2. “原本”、“本来”和“原来”都可以作为形容词使用,表示“以前的、没有改变的”。例如:“这是它原本/本来的颜色,不过现在已经穿了好几年,颜色都变了”。

  3. 副词用法

  4. 这三个词都可以作为副词使用,表示“以前的情况跟现不一样”。例如:“我家原本/本来住这儿附近,不过这里以前不像现在有这么多楼房”。

区别

  1. 语义上的差异
  2. “原本” :通常用于书面语,强调事物的初始状态或本质特征。例如:“他原本是一个诚实的人,但后来变了”。
  3. “本来” :可以分为两种用法:
  4. “本来1a” :表示行为或性状的“原初”状况,强调某种动作行为或性状的“原先”状态。例如:“他本来爱佩珊,后来荪甫反对,博文就退避了”。
  5. “本来2” :表示按道理应该这样,含有虚拟意味。例如:“这本书本来应该昨天还给你,真不好意思”。
  6. “原来” :表示发现真实情况或最初的、未改动过状态。例如:“原来是你呀,我以为是小王”。

  7. 语法功能上的差异

  8. “本来” :可以修饰形容词、动词和其他副词,在句中作状语。例如:“本来1a荒凉单调的地面变像苏绣广绣般美丽了”。
  9. “原来” :通常用于表示发现真实情况,语气较为口语化。例如:“原来,我几乎没认出来”。

  10. 使用场景的不同

  11. “原本” :多用于书面语和正式场合,强调事物的本质或初始状态。
  12. “本来” :既可以用于书面语也可以用于口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是表达按道理应该这样的情境。
  13. “原来” :多用于口语,强调发现真实情况或说明最初的、未改动的状态。

结论

“原本”、“本来”和“原来”使用上有一定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它们都可以作为形容词和副词使用,并且都表示与过去相关的情况。然而,它们在语义、语法功能和使用场景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原本”更偏向书面语和正式场合,强调事物的本质;“本来”则有多种用法,既可以表示原先的状态,也可以表示按道理应该这样;

关于“原本”的词源和历史背景,有哪些详细的研究或资料?

关于“原本”的词源和历史背景,有几篇详细的研究和资料可以参考。

首先,浙江大学汉语史究中心的简报中提到,清人顾炎武和郝懿行曾讨论过“原本”一词的来源。他们指出,“元者,本也”,在唐宋时期,“本官曰元官,本籍曰籍,本来曰元来”。后人以“原”字代之,但并不清楚其具体解释。古人也有称“原官”的情况,如后汉张衡在《应间》中提到:“曩滞日官,今又原之。”注释中引用《尔雅》:“‘原,再也。’”因此,“原官”即再官之义。

此外,关于欧几里得的《原本》(Euclid’s Elements),有多篇文献讨论了其几何学和算术理论。这些文献指出,《原本》是数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涵盖了点、线、面、角、多边形、圆、比例、相似形等几何学概念的定义和性质,以及数字的性质、运算规则、方程的解法等算术理论。欧几里得在书中提出了许多几何学原理,包括平行线定理、角的和等于两倍的对角线与底边的夹角等,并且使用反证、归纳法等证明方法。

另外,有文献提到亚历山大时代希腊人的《原本》,然我们没有直接看到亚历山大的版本,但我们知道他在自己的编述本中作了若干改动,添补了一些定理的新例子和逆定理。这表明《原本》在不同历史时期经了多次修订和补充。

关于“原本”的词源和历史背景,既有汉语史方面的研究,也有对欧几里得《原》的详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