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发愤的意思

fèn

发愤

拼音fā fèn

1.发愤常用意思: 下定决心,振奋精神。

词性动词
近义词 振奋 , 奋发 , 发奋 , 努力
反义词 消沉 , 气馁
例词发愤图强

例句 1.我决定发愤读书,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2.他发愤练习,终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音乐家。

发愤引证解释

1. 勤奋;决心努力。

1. 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史记·孔子世家》
2. 乃发愤著论,杜门绝交,斯诚感激有为而然。 晋 《抱朴子·交际》 葛洪
3. 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 《宋史·文苑传五·苏洵》
4. 督尚书兄弟发愤为学,相继登第。 清 《漱华随笔·徐翁》 严有禧
5. 小菡要发愤读书,要争气。 《过年》 丁玲

2. 发奋振作。

1. 于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尔发愤,应若兴云。 汉 《东都赋》 班固
2. 时政平则文德用,而武略之士无所奋其力能,故汉世有发愤张胆,争膏身于夷狄以要功名,多矣。 《后汉书·班超梁慬传论》
3. 逆竖滔天,王室如毁,正是义夫发愤之秋,志士忘躯之日。 《南史·文学传·祖皓》
4. 有等人精神发愤,都待要习文演武立功勋。 元 《来生债》第一折 刘君锡
5. 自严嵩败,言官争发愤论事,一敬尤敢言。 《明史·欧阳一敬传》

3. 发泄愤懑。

1.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 《楚辞·九章·惜诵》
2.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3. 原兹文之设,乃发愤以表志。 南朝 梁 《文心雕龙·杂文》 刘勰
4. 〔庄周〕当战国之初,降衰周之末,叹苍生之业薄,伤道德之陵夷,乃慷慨发愤,爰著斯论。 唐 《庄子序》 成玄英
5. 左氏著《国语》,马迁抽《史记》,荀卿董子之流,皆有论撰,大抵因困屈穷阨,发愤述作。 明 《述归赋》 何景明

4. 激起愤慨;激于义愤。

1. 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史记·伯夷列传》
2. 董卓无道,陵虐王室……天子播越,宫庙焚毁,是以豪桀发愤,沛然俱起。 《后汉书·袁术传》
3. 逆胡刘聪,敢率犬羊,冯陵辇毂,人神发愤,遐迩奋怒。 《晋书·刘琨传》
4. 无位于朝,忧国遑遑。发愤抗言,忠鲠激昂。 宋 《祭雷道矩文》 司马光
5. 盖秦灭六国,四方怨恨,而楚尤发愤,誓虽三户必亡秦。 《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 鲁迅

5. 犹含恨。

1.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发愤且卒。 《汉书·司马迁传》
2. 慨慨马生,硠硠高致。发愤囹圄,没而犹视。 晋 《马汧督诔》 潘岳
3. 昭子以纳君不遂,发愤而卒。 唐 《史通·五行志杂驳》 刘知
4. 振前为乱卒所拥,实不反,诣源清自明。不能白,发愤自杀。 《明史·刘源清传》
5. 城陷,发愤投水死。 清 《江忠烈公神道碑铭》 曾国藩


相关词 发愤图强 发愤忘食 发愤自雄

发愤是什么意思

“发愤”一词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决心努力:表示有决心和毅力去追求目标或完成任务。例如,“发愤忘食”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奋,连吃饭都忘了。

  2. 发泄愤怒:指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内心的不满或愤怒。例如,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提到“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即用愤怒来表达对某事的强烈不满。

  3. 勤奋;发奋:与“发愤忘食”同义,表示有决心和毅力去追求目标或完成任务。例如,苏洵在27岁时开始“发愤为学”,即发奋学习

  4. 发奋振作:表示通过努力和奋斗来振作精神。例如,班固在《东都赋》中提到“赫尔发愤,应若兴云”,即通过努力和奋斗来振作精神。

  5. 发泄愤懑:表示通过某种方式表达内心的不满或愤怒。例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杂文》中提到“原兹文之设,迺发愤以表志”,即通过努力和奋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6. 激起愤慨:表示通过某种事件或情况激发内心的愤怒和义愤。例如,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提到“盖秦灭六国,四方怨恨,而楚尤发愤,誓虽三户必亡秦”,即通过历史事件激发内心的愤怒和义愤。

  7. 自觉不满足而奋力为之:表示有自觉的不满和追求,通过努力和奋斗来实现目标。例如,潘岳在《马汧督诔》中提到“慨慨马生,硠硠高致。发愤囹圄,没而犹眡”,即内心深处的不满和追求。

  8. 文学创作中的“发愤说” :指作家在遭受不幸或压抑时,将内心的愤懑转化为创作激情,从而创作出具有强烈情感的作品。例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发愤著书”,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不满。

“发”可以表示决心努力、发泄愤怒、勤奋、发奋振作、发泄愤懑、激起愤慨、自觉不满足而奋力为之等多种含义,具体解释需结合上下文来理解。

成语“发愤忘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如下:

历史背景

“发愤忘食”出自《论语·述而》,是孔子在回答叶公关于他的生活态度时所说的一句话。具体情境是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学生周游列国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接待了他,但对孔子不甚了解,便悄悄询问子路。子路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孔子事后得知后,对子路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为他为人勤奋,以至于忘记吃饭,快乐到忘记忧愁,甚至不知道自己将老去。

文化意

  1. 勤奋精神的体现
  2. “发愤忘食”形容一个人在努力学习或工作时,连吃饭都忘记了,以此来表达对勤奋的极度追求。这种精神体现了古人对学习和工作的高度热情和专注。
  3. 孔子中年时说出这句话,而非年轻时,这表明他通过不懈努力和快乐的心态,达到了忘却忧虑、不知衰老将至的境界。

  4. 与“乐忘忧”的关系

  5. “发愤忘食”后紧接着的“乐以忘忧”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当一个人全身心投入学习和思考时,凡尘之事抛诸脑后,进入沉浸式的境界,从而达到以此为乐的境界,忘记烦恼与忧愁。
  6. 这种精神不仅是做好学问的基础,也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7. 历史典故与引用

  8. 语在不同典籍中被引用,如汉荀悦的《汉纪·昭帝纪》、明王守仁的《传习录》以及中国台湾省《国语辞典》等,均以此成语来形容勤奋至极的精神状态。
  9. 在清代文康的《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中,有例句:“既这样发愤忘食起来,也好,就由你去。”这体现了发愤忘食的精神。

  10. 文化影响

  11. 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表达,也反映了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智慧和价值观例如,王羲之刻苦练字的故事进一步说明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在历史上的应用。
  12. 伟人如马克思、罗丹和陈望道等,都展现出发愤忘食的精神,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总结

“发愤忘食”这一成语不仅描述了孔子及其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勤奋精神,也体现了古人对学习和工作的高度热情和专注。这种神不仅是做好学问的基础,也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提到的“发愤一击”具体指的是什么事件或情况?

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提到的“发愤一击”具体指的是苏州市民在周顺昌被逮捕时,因激于义愤而奋起抗阉党的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天启六年(1626年),当时魏忠贤派缇骑到苏州逮捕东林党人、吏部员外郎周顺昌。周顺昌因居官清正,受到市民的拥戴,因此苏州城乡数万人为周顺昌免遭逮捕而不期群集。当缇骑开读诏书时,愤怒的群大声喧哗,哭声四起。市民颜佩韦率先向两台使讼周顺昌冤,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等四人亦偕诸生求其疏救,跪乞至午不起。缇骑持械大打出手,引起众怒,遂蜂拥而前,攀栏折楣,直前奋击,打死旗尉一人,余负伤鼠窜,毛一鹭赖苏州知府寇慎等保护得免事后,苏州府出动军队保护缇骑,并连夜将周顺昌解走。毛一鹭则飞章告苏州民反,并三上疏,欲以擒获首乱功解。城内外士民人人自危,颜佩韦等五人为保护当地群众,挺身而出,自系入狱。临刑时大义凛然,英勇就义。当地人士感五人之义,将他们合葬于虎丘之侧,题称“五人之墓”。

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感叹道:“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苏洵“发愤为学”的详细故事和其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

苏洵,字明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故事“二十七始发愤”不仅激励了无数后人,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洵“发愤为学”的详细故事

苏洵在年轻时并不重视学习,直到二十七岁才幡然醒悟,决定发愤读书。这一转变源于他的一次科举考试失败。当时,苏洵参加了进士考试和茂才异等考试,但均未中举。这次失败让他深刻反思,意识到自己需要更加系统地学习和积累知识。于是,他将以前的文章全部焚烧,闭门苦读诗书,决心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

苏洵的妻子程夫人对他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她不仅知书达理,还独立自主,懂得兴家之道。为了支持苏洵的读书计划她甚至卖掉陪嫁财产,经营丝绸生意,为苏家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在程夫人的鼓励下,苏洵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闭门苦读。在这期间,他广泛阅读了《六经》、百家之说,并深入研究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

经过五六年的时间,苏洵学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不仅掌握了六经、百家之说,还能够深刻理解古今治乱成败、圣贤穷达出处之际,其学识和积淀非常深厚。最终,苏洵的学问大增,文章受到肯定,尤其是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赞赏。

苏洵对后世的影响

苏洵的故事和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励志精:苏洵的故事成为了一个经典的励志故事,激励了无数人发愤读书。他的经历表明,即使在晚年,通过努力也能取得显著的成就。这种精神被广泛传播,成为教育孩子的重要素材。

  2. 文学成就:苏洵的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与儿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散文风格独特,反对浮夸,主张真知灼见其作品如《项籍论》分析了项羽战败的原因,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缺乏谋略的缺陷。

  3. 教育理念:苏洵对儿子的教育严格而有方法。他注重培养儿子的见解和才华,苏轼和苏辙均考中进士,苏轼官至翰林学士,苏辙官至副宰相。苏洵在《名二子说》中通过“轼”与“辙”的属性优劣来警醒二子如何扬长避短,如何为人处世。

  4. 社会贡献:苏洵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提出了改革军制的主张,提倡培养将才,以应对宋朝面临的内外挑战。他通过伯乐张方平和雷简夫帮助,让儿子苏轼和苏辙进入文坛,名声大振。

结论

苏洵的故事不仅展示了他非凡的志向和对读书的执着追求,还体现了他在逆境中寻找出路的勇气和智慧。

班固在《东都赋》中提到的“赫尔发愤,应若兴云”是如何体现发奋振作的精神的?

班固在《东都赋》中提到的“赫尔发愤,应若云”体现了发奋振作的精神。这句话描述了圣皇在掌握乾符、阐发坤珍、披阅皇图、考察帝文之后,表现出一种激愤而奋发的状态,如同云朵迅速升起。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圣皇在面对国家大事时的坚定和果断,也表现了他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精神。

“发愤”一词在古代文献中被广泛使用,通常指勤奋、决心努力,也指发奋振作、发泄愤懑、激起愤慨等。

司马迁在《史记》中“发愤著书”的具体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司马迁在《史记》中“发愤著”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具体内容

  1. 忍辱负重,完成巨著: 司马迁因李陵事件而遭受宫刑,但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坚持完成了《史记》。他在《报任安书》中提到:“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段话表明,司马迁认历史上许多伟大人物都是在遭受挫折后,通过著书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2. 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歌颂反抗斗争的历史人物: 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记录了历史事实,还通过褒贬历史人物,揭露了统治者的荒淫无道,歌颂了敢于反抗和斗争的历史人物。这种做法将个人的不平和愤怒之情宣泄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启迪后人。

  3. 继承原“发愤抒情”的传统: 司马迁在《史记》中高度赞扬了屈原的文学成就和人格精神,并继承了屈原“发愤抒情”的传统。屈原在被放逐后创作了《离骚》,大胆质疑传统,挣脱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束缚。司马迁也通过《史记》表达了自己对社不公的愤懑和对理想的追求。

影响

  1. 文学与史学价值: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思想不仅体现在《史记》中,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鲁迅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表明《史记》在文学和史学上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2. 激励后人: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精神成为一种象征,既是一种从逆境中崛起的精神,也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艺术心理。他的经历和作品激励了多文人在面对困境时依然坚持创作。

  3. 对先秦美学思想的批判与继承: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是对先秦“中和”美的文艺思想的批判继承。他通过自身经历,将个人的苦难与社会的不合理联系起来,形成了一种普遍性的公愤。这一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4. 历代文人的继承发展: 司马迁的“发愤著书”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名人文士都继承和发展了他的观点。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了类似的“发愤著书”精神。

马迁在《史记》中“发愤著书”的具体内容包括忍辱负重完成巨著、揭露统治者的荒淫、歌颂反抗斗争的历史人物以及继承屈原“发愤抒情”的传统。